论文无忧网提供:计算机毕业论文范文|计算机毕业设计|计算机毕业论文
栏目导航 工商管理 环境科学 旅游管理 市场营销 信息管理 代写论文
当前位置: > 管理论文 > 环境科学 >

寻甸县先锋乡煤炭露天开采的环境问题及综合治理

1 先锋乡及其煤炭资源概况

先锋乡位于寻甸县西南部,距寻甸县城42km,距云南省会城市昆明80km。地处东经102°54´—103°03´、北纬25°26´—25°33´间,平均海拔1925m。东连羊街镇,西靠柯渡镇,南与嵩明县接壤,是典型的河谷槽区。 copyright paper51.com

全乡下辖9个村民委员会,89个村民小组,103个自然村。2007年,全乡总户数5808户,人口21911人,其中:农业户共计5428户,农业人口21274人;非农户数564户,非农业人口637人。农业人口中,乡村劳动力资源总数12672个;劳动年龄内人口数11815人;从事农林牧渔业人数10096人;从事第二、三产业人数为421人,分别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的79%和0.3%。 http://www.paper51.com

全乡国土总面积157km2,土壤主要为棕壤土、沙壤土、红壤土等。境内有高山、中低山、河谷,先锋河贯穿全境;拥有小二型水库1座,坝塘3个,年畜水量69.5万m3;区域内年均气温在14.2℃,最高气温15.8℃,最低气温12.4℃。年降雨量1100mm, 适合种植烤烟、水稻、玉米、小麦、大麦、蔬菜等农作物。有耕地面积1059.8hm2,人均耕地0.0493hm2,林地8279.67hm2。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366元。寻甸地处亚热带植被区,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原生植物群落已大部分消失,现状植被为次生林。植被类型主要为云南松、火棘、圣诞、旱冬瓜、扭黄毛、狗牙根、紫荆泽兰等,矿区内耕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洋芋、烤烟等。 http://www.paper51.com

先锋乡境内储有丰富的褐煤、磷矿、硅藻土三大资源,其中褐煤储量2.3亿吨,最深煤层厚度264m,平均厚度57m,矿区面积12.5km2,平均发热量3700—4000j/kg,具有分布广、被土浅、发热量高等特点;磷矿储量5千万t,平均品位30%;硅藻土储量1.9亿t,平均品位28%[2]。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先锋乡煤炭生产在全县乃至全市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先锋乡煤炭资源丰富,分布较广,目前,只有褐煤资源得到开发利用,全乡共有5个村委区域储有褐煤,分别是普鲁村委会、富鲁村委会、鲁土村委会、窑上村委会、白子村村委会。共有煤矿7个,分别是省投省属先锋煤业公司和乡村共办的松富煤矿、且买姑煤矿、姚家村煤矿、郭家山煤矿、贾白山煤矿、鲁支本煤矿。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2 先锋乡煤炭开采的环境问题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所谓生态环境问题,集中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被打破,其问题实质主要指由于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破坏和污染。煤炭矿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伴随矿区的开发建设而产生的,是人类沿着传统工业文明的轨迹向前发展的必然结果。传统工业文明的价值指针是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它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认为人是自然的主人和拥有者,自然被演绎成僵死的原料仓,毫无内在价值而言;人的使命就是去征服和占有自然,使之成为人类的奴仆。受上述思想支配,在长期的煤炭矿区开发实践中,人们始终不承认煤炭资源及其环境本身的价值,更认识不到矿区生态环境是资源。其结果必然是大量煤炭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浪费,矿区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和难以恢复治理。 copyright paper51.com

2.1对植被的破坏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矿区原址为农田和林地,生态系统完整。煤矿区植被的破坏主要是由于露天煤矿开采剥离、煤矿工业场的建设、煤矸石堆放、开山修路引起的。先锋乡煤矿采用露天方式开采褐煤,山体剥离强度大,对地表和植被有较大的破坏性。据调查,先锋乡因开采煤矿而直接破坏的林地面积累计达44.35hm2,破坏农田面积为100.7hm2[3]。由于绿色植物这一生产者的减少,改变了生态系统能量转化的途径,改变了水分和营养元素的系统内循环途径,进而影响到土壤物理、化学成分以及动植物和微生物等土壤生物区系的种类和数量。同时,由于开采煤炭而大量的砍伐植被使地下水位下降,地表含水层含水量减少,使开采区周边的大多植被因缺水而枯死。植物作为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它的破坏使得矿区土地及其临近地区的生物生存条件破坏,生物量减少,生态系统结构受损、功能及稳定性下降,导致生态系统退化,引起水土流失。

copyright paper51.com

2.2对土地的破坏

http://www.paper51.com

2.2.1 土地挖损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露天采煤是把煤层上方的表土和岩层剥离之后进行的,因此,对土地损毁的最主要形式表现为直接挖损。露天煤矿开采对土地的毁损相当严重。据调查与资料统计,露天矿正式投产后每开采万吨煤要挖损0.2~1.8hm2土地,到目前为止,先锋乡煤矿的露天采掘场挖损占地约为200hm2。露天开采彻底改变了土壤养分的初始条件,且增加了养分流失的机会。 copyright paper51.com

2.2.2土地压占  copyright paper51.com

煤炭工业的占压土地包括两类,一是露天采矿剥离表层土堆积而形成的外排土场。另一类是煤矸石堆积而压占土地。先锋乡煤矿采用外排土方式,外排土场压占土地量约为采掘场挖损量的1.5~2.5倍,现在先锋乡煤矿露天外排土场压占土地面积约达400hm2。据统计,先锋乡煤矿煤矸石的堆积量达6000 t,占地20hm2,并且每年新增排放量约为60t,占地约0.2hm2。

http://www.paper51.com

2.3水土流失 paper51.com

煤矿建设和生产要开挖地表,弃土弃渣,破坏土地和植被,从而减少了地面植被的覆盖。植被覆盖率的减少改变了地表径流和地表的糙度,使土壤抗蚀指数降低,加之开采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扰动原地面,破坏原有的土壤结构,使土壤松散,降低土地生产能力,在雨季就会加剧了水土流失。植被的水土保持作用主要是指在降雨时通过截留、渗蓄等途径吸收降雨,减少地表径流,以水分暂时储存的方式防止水土流失[4]。植被一般可分为3个层次,即冠层、枯落物层和含根土壤层,这3个作用层在防止土壤侵蚀中各有其重要作用。冠层由于具有较大的截留容量和附加截留量,减少了林地的有效降水量,延长降水沉降地表历时,因而降低雨滴对土壤的侵蚀力。植被的地上部分及其地被物能够拦截降水,避免雨滴直接打击地表,大大降低雨滴的降落速度,有效削弱雨滴击溅地表的动能,从而控制了土壤侵蚀的发生。土壤含根层的存在,改变了土壤的一些物理性质,如土壤的机械组成、土壤的松紧程度等,使土壤具有丰富的空隙度,物理性状优良,在雨水降落到土壤时,水分能够在土壤基质的吸持和毛细管作用下被保持在土壤中,持水性增强。由植被破坏而引发的水土流失使耕地表土变薄,质地粗化,土壤肥力下降,蓄水能力降低,农林牧业生产量降低,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的威胁。 严重的水土流失还会导致区域生态恶化,水旱等自然灾害加剧。同时,水土流失对当地和河流下游的生态环境、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都造成极大的危害。据调查,先锋乡煤矿水土流失的面积约为44km2[3]。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2.4 对水环境的影响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2.4.1 对地表水的污染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先锋乡煤矿绝大部分位于山区,地形复杂,河谷切割很深,沟谷径流较少,大部分为季节性河流,当煤矿开采沉陷影响到地面时,造成地表开裂和塌陷,使得地表水渗入地下或矿坑,因而使地表径流减少,水库蓄水量下降。此外,大量的矿坑污水排向河道后,呈浓黑色,不仅严重污染了流域内地表水,还可能通过渗漏污染地下水。例如在白子村、富鲁村等地均有此类现象。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矿井废水中悬浮物等污染物浓度较高,造成河道严重淤塞,部分河段河床抬高超过1米,导致行洪困难,严重影响沿河两岸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特别是含FeS2矿煤层在遇水的情况下则形成H2SO4,使矿井水的酸性加大,将严重污染地面水体。矿区道路破烂不堪,煤泥水遍地横流。尤其是雨水季节,地面径流污染更为严重,使其丧失了景观和灌溉功能,严重影响农田的灌溉,并造成沿河两岸土壤板结。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分隔线----------------------------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