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改革开发以来,富源的经济有了飞速的发展,但是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煤电一体化”充分利用了富源县的煤炭资源优势,以煤炭为核心,发展循环经济,能够有效地解决富源县的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矛盾。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1. 富源煤炭资源概况 http://www.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 富源县煤炭资源较为丰富,煤炭储量大、分布广、种类多、煤质好,全县3251km2国土面积中,有煤面积达1088km2, 占全县国土面积的33.5%,现有主焦煤、气肥煤、1/3焦煤、贫瘦煤、无烟煤等多个品种,煤炭远景储量240亿吨,探明储量达71.71亿吨,精详查保有储量57.95亿吨,占全县保有储量的82.24%,全县11个乡镇有10个乡镇产煤,有煤村委会96个, 占村委会总数的56%[1]。境内的老厂无烟煤矿区,探明储量42.98亿吨,是我国西南最大的无烟煤田;恩洪北矿区的主焦煤质地优良,被云南省定为省内最大的炼焦煤基地之一;后所、庆云两个矿区为省内最大气肥煤基地[1]。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1988年富源被列为全国重点产煤县后, 富源县委、政府把煤炭产业作为重要经济支柱来培育。特别是2003年以来,随着全国能源供销两旺,富源的煤炭产业也不断发展壮大,财政收入也迅速增加,煤炭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一直呈上升趋势。以2006年为例,全县煤炭产量达到1519万吨,煤炭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65.1%,实现税费收入7.2亿元,全县经济对煤炭产业的依赖程度由此可见。比照资源型城市的特征(煤炭采选业产值超过1亿元。且其占城市工业产值的比重在7%以上)[2] ,富源是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县,煤炭作为主要能源,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它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不会改变。 http://www.paper51.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