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矿产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1]。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人类对矿产资源的深度利用,对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首先,由于矿藏的不可移动性,在矿区资源的采、选、冶过程中,排放的大量废石、尾矿占用破坏和污染大量的土地。日益加剧人多地少的矛盾,同时制约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2]。其次,在矿区资源的采、选、冶过程中,产生的污水会危及周围环境,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导致生态系统退化、地表水地下水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农作物减产,影响人类正常的生活与工作,甚至引发环境公害。再次,矿石、废石装载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废石氧化过程中释放的大量有害气体,废石风化形成的细粒物质,以及尾矿风化物等,对区域环境空气造成污染。最后,对矿区大面积以及不合理开采,造成地层悬空,引起地表塌陷,自然灾害加剧。因此,对矿区废弃地的治理和研究始终是恢复生态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3]。为尽快恢复和改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本文通过野外群落调查,对安定镍矿周边主要植物群落云南松林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矿区植被恢复云南松的树种配置方案,以使恢复的云南松在短期内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copyright paper51.com
1矿区自然环境及开采状况 paper51.com
安定镍矿位于云南省元江县因远镇安定村,元江县与墨江县交界处,东经101°45′~101°46′,北纬23°29′~23°31′。气候属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7℃,常年降水量1100~1200mm,日照实数为2139.3 h,土壤类型主要为红壤及碎石混合的黄棕壤,其地带性植被类型则是以松科、樟科、山茶科、杜鹃花科、唇形科等植物为优势种的半湿润常绿阔叶林。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矿区是风化残余的矿床,早在1957年就被发现,2001年9月开发镍矿至今已有10年历史。矿区范围北起四十八两山,南至锅底塘梁子,南北长约3.5km,东西宽约0.5~1 km,面积约2.5km2[4]。已探明储硅酸镍矿量约53.13万t,平均含镍0.93%;钴储量约1.5万t,平均含钴0.03%,属露天开采矿山,品位低,易开采 [5]。镍加工能力2000t/年,目前在进行设备的改扩建,完工后镍生产能力将提高到5000t/年。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