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湿地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自己的科学理论和方法论是在20世纪初。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加拿大和英国等都成立了湿地研究的专门组织。1974年西德首次利用人工基质、土壤和水生植物建造了一块处理生活污水的人工湿地[1,2],开创了利用人工湿地系统处理废污水的先例。1980年,第一届国际湿地会议在印度顺利召开,标志着湿地的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1986年美国的W.J.Mitsch和J.GGosselink合著的《湿地》出版,该书是当前关于湿地研究最综合和最全面的著作[3]。到目前为止,欧洲己有数百个人工湿地用于处理废污水,美国也有600多个人工湿地用于处理工农业废水[4]。在亚洲,日本和韩国已建造了许多人工湿地,且运行效果良好。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我国对湿地的认识在古代就有所记载[5],1990年7月,我国在深圳建起了第一个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且运行效果良好。此后,相继在北京和天津等地建立了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污水[2]。1992年,我国正式加入《国际湿地公约》并将“湿地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列入《中国21世纪议程》的优先发展领域。1994年全国首届“中国湿地研讨会”的召开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湿地保护与科研工作的发展。 paper51.com 近年来,星云湖水体富营养化加剧,水体污染严重,水质迅速下降至劣V类,藻华爆发频繁,湖泊良性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严重制约了流域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实施星云湖入湖河流河口湿地生态特征及净化功能研究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通过河口湿地净化入湖河水及恢复河口良性生态系统,拦截陆源污染物,减轻星云湖入湖污染负荷,逐步恢复和建立星云湖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重建星云湖良性生态环境,提高湖泊自身净化功能,促进星云湖水质及生态保护目标的实现。 copyright paper51.com 1区域基本概况 http://www.paper51.com 1.1星云湖概况 paper51.com 星云湖位于云南省某某市江川县境内,径流面积为373km2,属珠江流域南盘江水系的源头湖泊,为滇中高原陷落性浅水湖泊,是抚仙湖的上游湖泊,湖泊呈南北向不规则的椭圆型,湖体南北长10.5km,东西平均宽3.2km,湖岸线长36.3km,海拔高程1722.50m时,湖面面积34.33km2,最大水深10.81m,平均水深6.01m,湖泊库容为2.098亿m3,湖泊的来水主要靠降雨补给,湖泊多年平均来水量4886万m3。湖水经唯一的出湖河流隔河流入湖仙湖,最大下泄流量21.6m3/s。 http://www.paper51.com
1.2入湖河流概况 paper51.com 星云湖主要有十四条季节性河流,本文主要针对六条河流为主要研究对象即周官河、旧州河、大寨河、学河、周德营河、大龙潭河。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周官河:发源于云平村,自西往东流经下高桥、下大河嘴入湖。全长6.1km,径流面积8km,最大洪水量8m3/s,落差18m,平均坡降3‰。 河口两侧的湖滩地在70年代被围垦用于建造鱼塘,现有鱼塘面积130亩,藕田30亩。河口区有700m长的水泥岸堤,在岸堤外侧30m宽的近岸带内水草生长茂密,优势种类为狐尾藻和苦草,局部岸段有较多的水葫芦。 copyright paper51.com 旧州河:发源于冲底河,自南往北流经捧寨,于麦坝村西汇大寨河,经马料庄村北入湖。全长11.9km,河宽3m,径流面积11.5km2,最大洪水量10.07m3/s,落差248m,平均坡降26.1‰。河口两侧湖岸生长着柳树,湖岸低洼处生长有茭草和水葫芦。河口区湖底比较平缓,水深小于3m的浅水带宽度约300m,有极少量的狐尾藻分布。 copyright paper51.com
大寨河:发源于哨房,自南往北流经水箐沟、大寨水库,于麦坝村西与旧州河汇合,经马料庄村北入湖。全长13.3km,河口区为原河蟹养殖围栏区,湖底比较平缓,水深小于3m的浅水带宽度约100m,没有水草生长。沿岸生长有杨、柳,浅水区有少量茭草生长。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学河:发源于龙街太子箐,自北向南流经龙街入湖。全长5.1km,河宽3m,径流面积7.5km2,最大洪水量9.9 m3/s,落差15mm,平均坡降3‰。 paper51.com 周德营河:发源于庄科后门,自北向南流经周德营入湖。河宽2.5m,径流面积7.5km2,最大洪水量3.9 m3/s,落差15mm,平均坡降3‰。 paper51.com
大龙潭河:发源于大红山南麓,自西往东流经大龙潭水库、麦黑冲、渔村入湖。全长8.5km,河宽4.5-6.5m,径流面积3.8km2,最大洪水量18.1 m3/s,落差173m,平均坡降22‰。 paper51.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