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背景 地膜覆盖栽培,是将地膜紧密地贴盖在畦或垄的表面,并按照不同作物的行株距,在膜上打孔或扎眼后进行播种或栽植秧苗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由于耕作的地面为地膜所覆盖,有效地改变了土壤和近地面的生态条件,使覆盖下的土壤具有增温、保温、保水、保肥,抑制杂草生长等作用,加速微生物繁殖和提前活动,促进土壤养分分解和矿化过程,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对脱贫致富做出重大贡献,深受农民欢迎。因此被誉为种植史上的“白色革命”。通海县于80年代引进该技术,到2006年使用面积达233645hm2。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应用大幅度提高了农作产量,促进了通海县农业的发展。地膜覆盖技术已逐渐推广应用到40多种农作物的种植上,尤其是在蔬菜、玉米种植方面应用广泛,并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但随着地膜应用范围的扩大,其副作用也随之显现出来,尤其是土壤中残膜的不断积累。残存的地膜会对土壤结构产生不良影响,造成农作物减产,破坏自然景观,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如何减少农田地膜残留,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此作了初步探讨。 paper51.com 2 通海县地膜使用与残膜污染情况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2.1通海县地膜使用状况 http://www.paper51.com 通海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中亚热带湿润凉冬高原季风气候,年温差小而昼夜温差相对较大。农田面积为160平方公里。在四面环山的平坝中镶嵌着面积36平方公里的杞麓湖,成为供给坝区用水及调节气候的重要因素,湖四周为平坦肥沃的农田。有利的气候优势和地势,使得农业成为了通海县的经济支柱。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海县于80年代开始推广地膜种植技术,到现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已推广应用到蔬菜、瓜果、水稻育秧、烟叶种植等各个方面。过去5年的农膜使用量统计数据显示,通海县农膜使用量一直保持持续增长的趋势。2002年农膜使用量仅为4千多吨,2004年,通海县提出了以“绿色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理念,农田使用面积快速增加,农膜的使用量也大幅度增加。到2006年,农膜使用量就高达七千多吨。 paper51.com
表1通海县2002年——2006年地膜使用量 paper51.com Table1 Tonghai County in 2002 —— 2006 film usage http://www.paper51.com 时间/年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土地面积/亩 copyright paper51.com 农用地膜使用量/t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农用地膜残留量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2002年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161866 paper51.com 485598 paper51.com 161866 paper51.com
2003年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185805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557415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185805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2004年 copyright paper51.com 199803 paper51.com 599409 paper51.com 199803 paper51.com 2005年 paper51.com 211879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635637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211879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2006年 http://www.paper51.com 233645 paper51.com 700935 http://www.paper51.com 233645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