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高黎贡山于1983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自然保护区,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被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列为A级(全球重要的)自然保护区。1997年,被中国人与生物圈委员会接纳为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成员。2001年,被世界人与生物圈网络接纳为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4]。该保护区主要是保护高黎贡山中南端较完整的我国纬度最南的高山、亚高山植被垂直带自然景观和异常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类型多样的森林生态系统和种类繁多的珍稀濒危动植物资源,是全球和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最关键的地区之一。保护区建立十多年来,在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对保护区的建设与有效管理因地制宜地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对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之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为了使自然生态环境免遭破坏,防治人类活动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促使人类和环境协调发展,对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进行调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保护区野生动植物的调查统计,对其生物多样性的特点、现状及其限制因素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最终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1 保护区的基本概况 paper51.com
1.1 自然状况[1] copyright paper51.com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云南西部怒江州和保山市境内(N:24°40'-28°30',E:98°34'-98°50'),由北、中、南部不相连的三段组成,地跨隆阳、腾冲、泸水、福贡和贡山五县(区),西面与缅甸接壤。保护区呈南北向窄长形,南北长135km,东西宽平均9km,部分地段为中缅国界约70余km,总面积为405549 hm2,其中南段在隆阳区、腾冲县境内,总面积为81443hm2,位于怒江州范围内面积为40316 hm2。 copyright paper51.com 保护区的西北面是缅甸克钦邦著名的野人山一带。西面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腾冲火山热海,东面是举世闻名的怒江大峡谷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保山市,由于这里是通往缅甸、印度的南方丝绸古道的必经通道,渊源流长的历史文化、民族宗教和人文景观在保护区内有丰富的沉淀,更增添了高黎贡山的神奇色彩。 http://www.paper51.com 1.2 周边社区的社会经济状况[3] copyright paper51.com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南段)周边地区共涉及保山市隆阳区、腾冲县的7个乡72个村民委员会847个村民小组(社)37784户165450人。其中保山市隆阳区涉及潞江、芒宽2个乡,共31个村民委员会323个村民小组(社)17945户73482人;腾冲县涉及明光、界头、曲石、上营、五合5个乡41个村民委员会524个村民小组(社)19839户91968人。周边社区居住着多种民族,有汉族、傣族,彝族,僳僳族、白族、回族、苗族、德昂等民族。另外,保护区东坡还有2个国营农场,5个糖厂。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周边社区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家庭种植业和养殖业。东坡主要种植水稻、甘蔗、咖啡、玉米、亚热带水果,西坡以种植水稻、小麦、烤烟、油菜、玉米为主。在山区和半山区,核桃茶叶是农民主要的收入来源之一,不少农民进山采集野菜、蜂蜜、药材等森林小产品,到市场上出售也可获得一些收入。家庭养殖是农户最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2 复杂多样的生物多样性 paper51.com 高黎贡山以其独特的地质地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壮丽奇特的自然垂直景观,珍稀繁多独特的动植物种类、众多的人文景观及十余种民族的特色文化与民族风情,早为世人所瞩目。 copyright paper51.com
2.1 数量繁多的物种多样性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高黎贡山北与西藏境内的伯舒拉岭相连,南达中印半岛的缅甸境内,横亘在中国西南部,长达600余km,相对高差达4605m。在第三、第四纪冰川时期[3],这里受寒冷气候影响很小,所以就成了世界各地动植物的避难所,形成了野生动植物南北迁移的走廊,因此这里的生物种类十分复杂,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之一。 copyright paper51.com 由于高黎贡山生物区系复杂,物种类型多样,特有种和珍稀种较多,加之仪态万千的自然植被,形成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一些热带型的动植物可沿河流上溯,分布在高黎贡山保护区内地势较低的沟谷中;一些北方青藏高原的动植物,可沿山脊南下,分布在海拔较低而地势较高的山体上部,产生了古热带区系和泛北极区系成份交汇过渡的现象。因此,高黎贡山保护区内融合了青藏高原、中印半岛及本地种属的动植物,形成了保护区内动植物种属复杂、新老兼备、南北过渡的格局。素有“南北动物交汇的走廊”、“稀有动物的避难所”、“物种基因库”、“天然植物园”、“自然博物馆”等之称。 copyright paper51.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