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摘要. I copyright paper51.com Abstract II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1松山抗战遗址概况. 1 http://www.paper51.com
1.1地理位置. 1 copyright paper51.com
1.2地形与范围. 1 copyright paper51.com 1.3资源特点. 1 paper51.com 1.4松山抗战遗址旅游现状分析. 2 http://www.paper51.com
1.5松山抗战遗址旅游资源开发的意义. 3 http://www.paper51.com 2松山抗战遗址旅游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 5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2.1经济基础薄弱. 5 http://www.paper51.com 2.2 缺乏旅游相关人员的参与. 6 copyright paper51.com 2.3旅游产品结构单一. 7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2.4宣传促销力度不够,景点知名度低. 8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3松山抗战遗址旅游开发措施. 9 http://www.paper51.com 3.1 集中精力解决经济问题. 9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3.2解决旅游相关人员缺乏问题. 10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3.3注重旅游开发的多样性. 11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3.4加大松山抗战遗址营销力度. 12 paper51.com 3.5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4 http://www.paper51.com 参考文献. 15 http://www.paper51.com 致 谢. 16 paper51.com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松山抗战遗址旅游开发研究 paper51.com 刘东弟 http://www.paper51.com paper51.com 1松山抗战遗址概况 paper51.com 1.1地理位置 paper51.com 松山位于云南省龙陵县腊猛乡、怒江西岸高黎贡山脉与滇缅公路(320国道,也称昆畹公路)交叉点,距离龙陵县城40公里、怒江惠通桥(红旗桥)40公里、芒市65公里、保山160公里、昆明605公里。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1.2地形与范围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位于龙陵县腊勐乡大松山,属横断山系高黎贡山山脉,由大小二十余个峰峦构成,海拔2200米的主峰顶上,北、东、南三面可俯瞰气势恢弘的世界第二大峡谷——怒江峡谷。怒江东岸的高山峭壁与西岸的松山对峙,形成惊涛拍岸、飞峰插云的怒江天堑。著名的滇缅公路经惠通桥越过怒江后,在该山的悬崖峭壁间盘旋四十余公里。大有“一夫挡关,万夫莫开”之势,是滇缅公路的咽喉要塞,被美国军事家称为“东方直布罗陀”。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