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网络的触角如今已经伸展到了世界各个角落,全世界无论什么行业几乎都和网络沾上了关系,教育也不例外。网络教学的兴起,即电子教务的出现,给很多教学单位带来了很多方便,不可否认,也有些电子教务并没有给教学带来太多的好处,但总体形势是很好的。一个良好的电子教务,必须同时具备科学性、教育性、技术性和艺术性。
本文将介绍利用网络技术建设一个网络电子教务,首先从前言与系统分析开始,然后会介绍系统设计。本系统使用ASP技术搭建,原因是ASP技术在如今来说已经是非常成熟的一门技术,对于建设一个电子教务将是非常方便。本系统具有学习功能、教学功能和管理员管理功能。
本系统的学习功能该部分主要针对学生设计,学生选择各科课程的电子教案进行学习,了解其学习方面的通知,习题作业通知,教师的答疑情况。开设电子公告板BBS,组织热点讨论,引导学生进行网上交流,引导学生对有关问题进行思考判断,进而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校的网站建设,使网络成为教学的另一个战场。
本系统的教学功能为各科教师提供一个平台,使得课件或电子教案的发布更为简单,并为教师提供网上答疑版块,便于教师与学生交流,也为今后各学科教师自行制作相关专题子网站提供方便。
本系统的管理员管理功能包括学生管理、教师管理、管理员管理、课程管理、班级管理、学院管理、专业管理、课程开课信息管理、讨论区管理。
这些功能是系统运行的所需要的一些初始管理。在教与学中,本系统的学习公告和作业公告是学生了解教学通知的窗口。课程答疑和讨论交流能够促进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课件上传和下载给学生补充课下学习资料。
关键词:教学,网站,网络学习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websit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 03-4 MoWen
Supervisor QiJian-dong
Abstract
The network antenna extends now already having arrived at each corners of world, all over the world no matter which industry almost the sum network has all been stained with relation, education neither exception. Network teaching being on the rise, appearing being teaching website, have brought about many for many teaching units denying convenient, forbidden ,that also some teaching website have not brought very much benefit, but population circumstances to very much benefit but population circumstances teaching is very good. A fine teaching website, must be scientific, has the education significance, technicality and artistic quality at the same time.
This article introduced constructs a network teaching website using the network technology, it starts from the foreword and the system analysis, then introduce the system design, the end to introduce system implementation and some my attainments and experience in the developing process. This system has been build by ASP Technology .The reason is that ASP Technology now is very mature. Teaching website build by it would be easy. The function of this system included study notice, homework notice, Curriculum Q/A, Curriculum study Material upload and download, discussion BBS. study notice and homework notice are a window of teaching. The BBS can be used to enhances teaching quality. Curriculum study Material upload and download, this function can help student study after class.
Key words: teaching, website, internet learning
目录
1 前言. 1
1.1电子教务发展的概况. 1
1.2电子教务建设现状. 2
1.3电子教务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2
1.4电子教务的发展趋势. 3
1.5本论文的组织结构. 3
2 电子教务系统分析与实现. 4
2.1系统分析. 4
2.1.1系统建设目标. 4
2.1.2网站的功能需求. 4
2.1.3系统用户类和特性. 6
2.1.4系统运行环境. 6
2.1.5用户界面需求. 6
2.1.6系统输入与输出数据. 8
2.1.7性能需求. 9
2.1.8安全性需求. 10
2.2系统实现. 10
2.2.1系统数据流图. 10
2.2.2系统框架设计. 12
2.2.3系统子系统划分以及子系统设计. 13
2.2.4系统数据库设计. 14
2.2.5系统业务流程图. 14
2.2.6系统编程环境. 16
2.2.7系统程序设计. 17
2.2.8系统程序测试. 18
3 结论. 19
3.1系统核心界面最终效果. 19
3.2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内容. 21
3.3系统待改进之处. 22
致谢. 23
参考文献. 24
1 前言
在网络发展得如此迅速的情况下,大都高校的教师都已经采用课件的形式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例如用PowerPoint或其他的教学软件来丰富课堂,这样大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也使课堂气氛得到了活跃,这样的教学方式既方便老师,也使学生以最大的学校效率去学习[1]。尽管这些措施在课堂内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与好处,但对课下却没什么帮助。课下的复习对于学习来说也是非常关键的,因而在网络发展得如此发达的形势下,对课下学习进行改革是势在必行。
建立电子教务是教学信息化,网络化的最佳途径,也是当前教学辅助手段的大势所趋[2]。若解决了如今电子教务中既能满足群体教学,又能解决个性交互需要,此举的对于教育事业,对于国家来说,其意义将是非常巨大的。
从教学模式来看,建设出好的电子教务能让教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现代教学模式,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2]的“三中心”教学模式。
从学生的学习来看,建设出好的电子教务将是学生课堂学习强有力的补充,利用网站,教师发布课程学习资料、布置作业、进行网上答疑,学生和老师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可使用电子邮件、BBS、讨论讨论等进行在线或非在线信息交流[3],学生之间亦可以相互讨论。
从学生和老师的交流来看,建设出好的电子教务将为学生和老师在情感交流方面架起情感的桥梁。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手段,建设好的电子教务,推进国家的教育事业,此任务是教育以及国家对于网络建设工作着来说是迫不及待的[4]。
1.1电子教务发展的概况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行高校教育改革,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手段的应用与推广已是变革中的重中之重。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国家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具体在计算机使用方面,已体现全面要求大学生必须通过等级考试,初步掌握计算机的使用,而网络又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核心。在这样形势下,很多电子教务开始涌现,给传统教学带来了一次强力冲击,新的一轮教学改革已经展开。电子教务作为一个学习的平台,具有信息量大、交换便捷、易于互动等优点,它的应用多少与好坏直接展示了教育提升的水平和档次。但现如今的电子教务并没能充分利用这一点。
电子教务一般有教师个人电子教务和单位的电子教务(例如专业电子教务),教师个人电子教务大都是自己建设或找人建立起来的;单位的电子教务是单位组织人员建立起来的。无论是哪种方式建立起来的,一般都没有对如何利用网络或者说网站来达到教学互动交流这个问题。这样就造成了电子教务的发展良莠不齐的状况,且大部分电子教务的利用效果都不尽人意,甚至有些学生都不知道它们的存在。
电子教务的建设对于教育事业方面的需要还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的教育机构的庞大以及网络的发展是电子教务建设程度不能满足需要的主要原因。而且电子教务到如今,国内还没有一个好的评价体系[5,6]。
很多电子教务都是的用文章发布系统加留言板建设而成,有的可能会加上个论坛来加深交流。文章发布系统一般作为课件发布用,供学生下载课件用,而留言板作为答疑工具来用,当学生有疑问时可以发帖向老师提问。论坛的作用和留言板差不多。这种网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电子教务的要求,但这远远不够。
在交流手段上,老师会在电子教务上发布自己的电子邮件,以供学生向自己提问,以解决学生自己独立解决不了的问题[7]。
但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学生和老师的计算机水平的基础上,这样操作都需要他们对计算机操作很熟悉才行,这也是电子教务应用推广难的一个原因。
1.2电子教务建设现状
电子教务以个人电子教务居多,且很多都只是以信息发布系统建立起来的课件发布系统而已,还远远不符合教学的要求。在很多高校都是教务处建立的,这些电子教务在功能上就有些偏了,不是很符合教学的要求。电子教务的建设现状整体来说还很差,无论是从规模还是质量上都还不能承担教学中的课下学习环节的补充。
1.3电子教务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出现的问题有很多,电子教务到现在为止发展不是很好。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 教学内容在电子教务上的组织形式没能让它们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例如,在课件上不应该只是课件下载而已,而是一个知识库,根据知识点组织起来的知识库,这个知识库也不是简单数字化的数据库,而是已经把各个知识点关联起来的知识库。
(2) 电子教务在交互设计上陷入了瓶颈。在交互设计上,国内很多电子教务都只是停留在留言板答疑的水平上,并没有把 Web 2.0 的理念融进去。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
很多教学单位或个人并没有真正把电子教务重视起来,而是简单的把它当作一种可有可无的教学手段,这样的想法到了网站设计者那,当然也就不会设计出多好的电子教务来了。教师和老师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也是一个制约因素,例如一个小学生可能他会网上聊天,但不一定会在网上看电子书。这些因素在电子教务的设计上,是不能忽略的。当然啦,这也是和当今的网络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的,试想,给一个没有网络的山村小学建设电子教务,这就完全没有必要,建了也是浪费。还有一个原因是,中国在教育电子教务上缺乏一种评价策略。目前,我国相关的研究也只局限于介绍评价方法、评价实施过程以及如何量化调查结果等。至于具体的评价要素、评价指标 体系可以说还是空白,而这些在国外已经开始建设这一评价体系[9]。即使在美国等远程教育发展较完善的国家,通行的认证原则也是一些定性的指导思想[10],进行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就是为了促进电子教务不断改进质量,为公众提供满意的教育服务。
1.4电子教务的发展趋势
Web 2.0 已经烧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所以以后的电子教务一定是以 Web 2.0 理念为核心的网站,即将网站用户为核心的网站,而不是以网站内容为核心。这对于传统网站设计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一个发展方向。按照 Web 2.0 理念要求,电子教务要在各个方面进行改善,进而达到通过社区达到教学辅助的效果。
1.5本论文的组织结构
本论文将先从系统分析开始,然后到系统实现部分,然后是结论。在系统分析中的将会介绍系统需求分析,详细描述系统的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安全需求以及界面需求,描述系统输入与系统输出。系统实现部分将介绍系统流程框架、子系统划分、系统业务逻辑、数据库设计、程序设计以及程序测试等内容。在结论中,展示系统的核心界面的最终效果、介绍论文的主要工作以及系统的待改进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