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上课统一时间为14天,所以,可能会出现同一门课集中几天上完,其他时间没有课,这样会失去教学意义,解决方法是,我们对个门科目顺序排课,每个科目多次分配,也就是说,对于一门科目课程,一大周上多次,但是我们在排这门课目课程时,一次性把这门课派完,当给一个科目排课时,当这门课时正因为教学计划表是由人工而订的,对某一门科目来说,对应授课教师的教研室不可能不把教师和学生情况做以分析,不能出现某一科目上课人数相对少,但是授课教师人数相对多的情况,那会浪费教师资源,所以分析教学计划表teaching plan表,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恰好对应 ,没有
学生问题了,因为教研室已经为学生做好了计划,那么,教学资源问题就剩下教室、教师的问题。虽然教师已经由人工分配完毕,但是,却需要教师上课的时间,如果教师相距授课地点很远,那么时间问题更为重要,关系有两种:第一,就是教室不足,如果判断教学资源紧张,会完不成教学任务,就移动学生去临近校区上课;如果教学资源不紧张,就需要等其他时间上课完成教学任务。第二,教师远距离上课问题,我们把教师、教室、学生等问题再以下讨论。
需要把表转化为计算机便于操作的数据库,根据教学计划关系表,我们
把其中的授课教师编号和学习该科目专业项设为‘char’型,如果一课程科目需要多个不同类型的教室和多个相关科目的教师,就在该项中用符号分隔开,我们在对数据操作的时候,对‘char’型数据虽然简单,但是却会造成数据混乱,每一次都要对数据进行判断,增加数据库开销,所以我们把‘char’型数据的每一项从teaching plan (教学计划)表中分离出来,对应每条依次放入到course plan blank(课程任务)表的各项中,我们在排课时对course plan blank(课程任务)表中的数据进行操作,分配上课时间、上课地点等等,当对course plan blank(课程任间确定后,如果把这门课时间在weeks项加上7,复制
同样内容到该项,判断上课次数是否和规定的上课次数是否相同,如果上课次数大于学校规定的上课次数,删除该项,如果上课次数不大于学校规定上课次数,那么把weeks项加上2,找到教师和教室都符合上课条件的时间上课,如果上课条件不符合,可以向后推移一天或几天(星期天除外),重新找符合上课条件的教室和原来上课的教师,这和就省去很多时间、教师等方面冲突的麻烦。
学校根据自己的教学资源情况,制订教学计划表,因为开课任务书是由各教研室根据自己校区的教学资源情况而,也就是说,系统数据库被各专业自行维护更改,而不是统一由教务处更改,减少数据库维护的难度和工作量,同时,由于这一部分由人工维护,大大减少了系统的开销。
务)表的数据分配时间、教室完毕,再把course plan blank(课程任务)表的数据转换到course form(课程)表,对应一个科目需要的所有教师和所有类型的教师全部分配到对应的teachernumber和 professionnumber项中,同时把course plan blank(课程任务)表中的day和times项中的数据转换成规范的上课时间,放入到course form(课程)表中,时间转换对应表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