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设计的目的是确定系统如何完成预定的任务,也就是确定系统的物理配置方案,并且进而确定组成系统的每个程序的结构。首先需要从数据流图出发,设想完成系统功能的若干种合理的物理方案,分析员应该仔细比较这些方案,并且和用户共同选定一个最佳方案,然后,进行软件结构设计,确定软件由哪些模块组成以及这些模块之间的动态调用关系。进行软件结构设计时应该遵循的最主要的原理是模块独立原理,也就是说:软件应该由一组完成相对独立的子功能模块组成,这些模块之间的接口关系应尽量简单。需求分析阶段确定的系统逻辑模型是以后设计和实现目标系统的基础,因此必须准确完整地体现用户的要求。系统分析员通常都是计算机软件专家,技术专家一般不喜欢着手搞具体设计,然而,一旦分析员开始谈论程序设计的细节时,就会脱离用户,使他们不能继续提出他们的要求和建议。软件工程使用的结构分析设计的方法为每个阶段都规定了特定的结束标准,需求分析阶段必须提出完整的准确的系统逻辑模型,经过用户确认之后才能进入下一阶段。
需求分析是软件生命周期的一个重要阶段,它根本的任务是确定为了满足用户的需要必须做什么。具体地说,应该确定系统必须具有的功能和性能,系统要求的运行环境,并且预测系统发展的前景,必须仔细分析系统中的数据,既要分析系统中的数据流。又要分析长期使用的数据存储,通过分析应该得出用数据流图、数据字典,为系统的设计奠定基础。
在这一章里,我将给出系统的数据流图,功能结构图,系统分析说明书,为系统的设计奠定基础。
3.1数据流图
数据流图描绘系统的逻辑模型图,其中没有任何具体的物理元素,只是描绘信息在系统中流动和处理的情况。因为数据流图是逻辑系统的图形表示,即使不是专业的计算机技术人员也容易理解,所以是极好的通信工具。此外,设计数据流图只需考虑系统必须完成的基本逻辑功能,完全不需要考虑如何具体地实现这些功能,所以它也是软件设计的很好的出发点。《银行代发薪资系统》主要是为了对员工信息的数据处理及当前月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