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目前学校现有设备和教学资源的情况,充分科学的将其利用起来,使学校教职工及学生,更全面的利用信息化管理和信息化教育资源,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教学能力和学习能力。在满足目前使用的情况下,考虑今后的长远发展,在设计时充分预留硬件及信息资源的发展空间,以适应今后多媒体教学和信息资源共享的需要。为“校校通”工程的创建和运用,建立科学、实用的基础,在整体设计上,考虑将中学建成教育系统实行“校校通”工程,以及教育资源、教学信息共享的中心。 2.1 系统综述 目前,多媒体教学、办公管理为一体化、智能化网络。由于Internet的信息和服务内容极大丰富、网上教学、网上图书馆,使得用户入网需求急剧增加。同时,校园内的智能化,不但可以利用网络教学进行现代化的校园管理,还可为教学区用户提供增值服务,比如Internet访问,网上教学,网上图书馆,视频点播,教学服务。智能化教学网络属于园区网络。其物理网络传输技术即可以采用以太网等局域网络技术,又可以采有线电视网络数据传输或数字用户线路等广域宽带接入传输技术。与传统园区网络相比最大不同点是,它是一个公用的运营网络。 1、智能化教学网络设计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基础物理传输网络设计,包括物理线路、传输协议等。 网络逻辑设计,包括路由服务、网络流量控制等。 网络运营管理平台设计,包括基于用户的认证、网络安全、服务质量等。 Internet服务网络平台设计,包括防火墙、WebCatche、LoadBalanceServer等。 2.2 校园网设计思路 3.1.4布线管理方案 关于线路建议如下: 建筑群布线子系统的走线设计: 光纤在从南教学楼内通过楼内的弱电井引出,之后采用挖地沟直埋方式进入其他需布线的楼宇。 垂直干线子系统的走线设计: 垂直干线子系统,是由一连串通过地板通空对准的接线间组成的.用于系统使用的典型接线间,其最小尺寸是100mmx50m,天花板高度为320mm. 1.干线的垂直部分: 垂直部分的作用是提供弱电井内垂直干线的通道.这部分采用预留电缆井方式,在每层留的弱电井中留出专为布线系统的大对数电缆通过的长方形地面孔.电缆井的位置设在靠近支持电缆的墙壁附近,但又不妨碍端接配线架的地方。 预留的电缆井的大小,按标准的算法,应至少是要通过的电缆外径的3备.此外,还必须保留一定的空间余量,以确保在今后系统扩充时不至于要安装新的管线。 2.干线的水平通道部分: 水平通道的作用是,提供垂直干缆从主设备到其所在楼层的弱电井的通道.这部分也采用走吊顶的轻型装备式槽形电缆桥架的方案.所用的线槽由金属构成,用来安放和引导电缆,可以对电缆其机械保护的作用,同时还提供了一个防火,密封,坚固的空间使线缆可以安全延伸到目的地.与垂直部分一样,水平通道部分也必须留出一定的空间余量,以确保在今后系统扩展时不致需要新的管线。 水平子系统的布线方式水平子系统完成由接线间到工作区信息出口线路连接的功能,根据的实际情况,水平布线系统设计如下:绝大部分水平走线采用走吊顶的轻形装配式槽形电缆桥架的方案.装配式槽架是一种闭合式的PVC线槽 ,从弱电井(楼层机柜)引向各个设有信息点的房间。本方案采用PVC线槽作为穿线管路,走廊内主干采用40X20规格的PVC线槽,房间内采用25X15规格的 PVC线槽. 光缆的走线可直接原有的电缆井内布设,抗潮湿、干扰。 环境建议 : 通常情况下,一个综合布线工程的实施由以下主要阶段组成: (1).工地现场勘查 (2).综合布线系统施工方案的设计 (3).设备到货验收 (4).电缆桥架和预埋管的安装配合 (5).电缆和光缆的敷设及标记 (6).主配线架和各楼层分配线架的安装 (7).所有信息插座及其附件的安装 (8).电缆和光缆的端接及测试 (9).综合布线系统的整体性能测试 (10).编写综合布线工程的文件档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