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无忧网提供:计算机毕业论文范文|计算机毕业设计|计算机毕业论文
栏目导航 小学教育理科 小学教育文科 代写论文

云南某小学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探析

攻击性行为(也称侵犯性行为),是指个体有意伤害他人身体与精神,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范围。攻击性行为有不同的分类。劳伦茨和雷斯把攻击分为:感情性攻击与工具性的攻击;兰格斯伯兹和比约昆斯特根据攻击行为的表现形式把攻击分为:身体攻击、语言攻击和间接攻击;道奇和考依把攻击性分为:反应性攻击和主动攻击。另外,还有人把攻击性行为分为他人驱动的攻击和无原因的攻击。 http://www.paper51.com

根据班图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儿童攻击性的行为是通过外部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观察与模仿性获得。弗洛伊德认为,攻击性是人的一种本能,人的敌意和攻击性能量不断积聚,到达一定程度时就会以暴力或破坏性行为来宣泄。这种有意伤害包括直接的身体伤害(打人)、语言伤害(骂人、嘲笑人)和间接的心理上的伤害(如背后说人的坏话、造谣污蔑)。有伤害他人的意图但未造成后果的攻击性行为仍然属于攻击行为,但孩子们在一起玩耍时无敌意的推拉动作则不是攻击行为。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攻击性行为是个体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反社会性行为,其表现影响小学生的人格、品德和良好行为的形成和发展,同时也是个体社会化成败的重要衡量标准,应该引起社会的重视。

http://www.paper51.com

一、某小学学生攻击性行为的状况 copyright paper51.com

研究表明,小学生中的言语攻击最多,然后是身体性攻击,间接攻击行为最少。2-3岁孩子常采用踢打对手的方式,争夺玩具和其他物品,他们的攻击性常表现为工具性攻击。年龄稍大些的儿童或小学低年级儿童的身体性攻击越来越

copyright paper51.com

少,采用戏弄、说坏话或叫绰号等方式。然而在云南某小学里的情况似乎不太一样。笔者在实习学校,首先注意到:这里的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相当频繁。如:赵某经常帮其他人取绰号,叫班长“香菇头”。又如:李某在一次开运动会时无意踩了谢某的脚,事后谢某把李某的书包丢在垃圾桶里,并且用一把木质的扫帚朝李某打了一棒,结果把木棒打成了两节,把李某的手打得红肿。有一天笔者看见六年级(四班)的六、七个男生一齐打他们班上的一个女生的头,那个女生根本不敢还手。后面初步估计小学生的身体性攻击最多,其次是言语攻击。笔者感到好奇,为什么这个学校会有那么多的小学生存在攻击性行为呢?于是作者在实习的三个月里进行了连续的访谈和调查。 copyright paper51.com

------分隔线----------------------------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