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幼儿主体性的理解 认识论上定义的主体是指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是与认识和实践的客体相对应,相关联而获得其规定性的。具体说是指从事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人。从中可以看出认识论上定义的主体是相对于认识的客体而言的人。因为只有人能主动的去认识和实践,而主体和人是就不同方面而言的,前者主要是从活动方面,后者主要是从存在方面,分别反映人的不同性质,因此在使用中不能随意地代换。主体是人,但人并非都总是主体,只有在与一定客体的关系中通过自己的自觉能动活动而获得对客体的主动态势,发挥出能动的积极作用,并取得支配地位的人,才会成为主体。主体性是指人作为活动主体区别于一般人,特别是区别于活动客体的特殊性。它是作为消极、被动盲目的客体性的对立面而提出的是在同客体的对比中来提示主体的特性,即表现为主动,独立和创造性。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二)幼儿主体性在幼儿游戏中的意义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关于人的主体性问题的研究,反映了现代人类对自身的本质力量,价值及发展前途的认识和关注,也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在各个实践领域中主体力量的提高而导致的人类对自卑存在的状态的一种反思。 http://www.paper51.com 在现代教育中,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已基本取得共识,而在学前教育中,幼儿的主要活动游戏是一种主体性活动,那么幼儿主体性的发挥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一个时代的热门研究对象,而且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通过增强幼儿的主体意识,发展幼儿的主体能力和培养幼儿的主体人格,使他们在掌握人类社会优秀文化的基础上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和自身发展的主体,最终成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从而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二、游戏中影响幼儿主体性发挥的因素 http://www.paper51.com (一)游戏的本质属性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游戏是游戏者能动地驾驭活动对象的主体性活动,它现实直观地表现为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活动。游戏的本质特征是为了寻求快乐而自愿参与的一种活动,是一种由内在动机所策动的快乐的活动,它具有主动性、兴趣性(趣味性)、社会性、具体性、约束性等特点。游戏具有以下本质属性: copyright paper51.com 1、游戏是幼儿主动的活动。游戏是幼儿主动的而非被动的活动。游戏活动的动机是:幼儿高兴自愿而且是积极的去玩,是幼儿内部需要而进行的,并不是什么人叫他去而不得不做的事,与上课或无所事事相对立的对立面。 http://www.paper51.com
2、游戏是幼儿独立的活动。游戏是幼儿自行控制不是被外人控制的活动,是幼儿活动的形式,幼儿活动当然是幼儿自己的活动,在游戏活动中以幼儿自身为主,并对材料、内容及朋友等进行选择、分配,幼儿自己是主角,也是活动中的指导性人物,他也就可以随意、自由的对其它事物或人进行支配,没必要别人教他怎么做,是他自己独立的去决定去支配。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3、游戏是幼儿创造性的活动。对幼儿来说游戏是即兴的,什么时候只要不受约束他都可以进行游戏,而且往往是因为对象的不确定,幼儿就创造性地给对象赋以新的名字、用途以及玩法等。有的幼儿可能还会自己给游戏定规则如准许别人怎么玩,不准许别人怎样玩等,都有一套自己特定的规则等,这些都是创新创造的表现。 copyright paper51.com
(二)游戏中影响幼儿主体性发挥的因素 paper51.com
1、物质环境方面,物质环境的创设不能体现幼儿的主体性。在幼儿教育的环境创设中,普遍都是教师主导环境的创设,很少有幼儿的参与,幼儿处于被动状态,被教师所创设的环境固定了空间,视线以及思维等。 http://www.paper51.com 2精神环境方面,忽视了构造和谐的精神环境。现在的幼儿教育中过度的关注外在形式和材料的准备,忽视了平等和谐的精神环境,而且受到传统的教师主体地位的影响,教师很少关注到幼儿的心理态度等。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3、人为因素。在现代的幼儿教育中教师是游戏的导演、设计者,幼儿只需按照教师的计划去活动,幼儿在游戏中处于被动的地位,缺乏自主性。 copyright paper51.com
4、幼儿自身的问题。因幼儿时期身心各方面发展不成熟,正处于一生之中最大限度地依赖于成人的时期,他们的主体性也正处于一个发展、壮大的过程之中,他们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与其受动性依附性和模仿性是相辅相承的,表现为主动性与受动性,独立性与依附性、创造性与模仿性的对立统一。 http://www.paper51.com 三、游戏活动中发挥幼儿主体性的对策。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一)环境创设及物质材料准备应充分体现幼儿主体性 http://www.paper51.com 《纲要》里面讲道:环境是幼儿教育的一大特点,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幼儿是在环境作用下获得发展的,教育环境只有达到物质与精神的协调统一,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幼儿的主动参与。 http://www.paper51.com
在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或者班级环境创设过程中,可以让幼儿加入,甚至可以邀请幼儿来参与环境布置或让幼儿自己设计,而不是全部都是教师统一安排布置,因为环境是为幼儿准备,将来它是幼儿用来活动和游戏的地方,这样,让幼儿亲自参与环境创设和布置更能体现幼儿的自主性,给他们支配自己的机会,这对幼儿今后主动适应社会生活,有着深远的意义。 paper51.com
在物质材料准备中应提供能够满足幼儿需要的玩具和材料。围绕游戏目标和年龄特点,提供适宜的玩具和材料。幼儿认知方或是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并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这样的方式进行的,幼儿与环境是一种互动的关系,当这种关系出现矛盾时,环境材料超出或低于幼儿发展水平时,幼儿的主动性则不会被激发;当这种关系融洽时,幼儿的态度是积极的行为表现上是主动的。 copyright paper51.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