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巨大财富、知识与力量的同时,人类优良的传统道德、价值观念和信仰也陷入了迷惘状态,道德失落,令人担忧。社会道德教育滑坡也严重的影响到了儿童的身上。学校作为道德教育的一个主阵地,应发挥其重要作用。然而道德教育课几乎成为学校课程中最没有吸引力的课程,不仅学生厌弃,老师们也无能为力。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学校德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谈些自己的看法: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一、小学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copyright paper51.com 第一,德育内容与目标脱离小学生的现实生活。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从目标上看,传统德育的目标实在太高深,要求小学生的话语体系是“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而学生看到的只是活生生的实际。比如: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会因一个公交车的座位而相互争吵,会因一件小物品的归属权而大打出手,兄弟姊妹间会因对父母的赡养问题闹得反目成仇等等。人们很少看到相互谦让、爱父母、爱他人。同时传统德育的内容又是抽象的,少年儿童难以理解。道德是一种文化传统的积累,过分强调了理念而忽视了具体的道德内容,使德育成为一种乏味的说教。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从教学内容上看,教学内容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小学德育课是依据“德目”来构建教学内容的,它按三个阶段设置教学内容。一至二年级的教学目标由10个“德目”组成,即“热爱祖国”、“孝亲敬长”、“团结友爱”、“文明礼貌”、“遵守纪律”、“诚实勇敢”、“热爱生命”等;二至五年级的教学目标由14个“德目”组成,在一至二年级的10个“德目”基础上增加了“关心集体”、“热爱科学”、“勇敢坚毅”、“自尊自爱”。围绕这些“德目”,选取各种材料和典型故事组成教育内容体系[①]。由于课程目标这种确定的目的性、学科化取向,使得教学内容具有割裂性,教材选取的实例都是历史名人和英雄楷模。比如在小学生的《社会》课本中,学习的或是毛泽东、朱德等领袖人物,或是雷锋、李素丽等不同行业的先进人物,还有董存瑞、刘胡兰等英雄人物,较少通过普通人的生活来体现公民的基本权利、责任等普遍要求,这种“圣人道德”和“英雄道德”,不切实际地要求人们追求和达到“毫不利己、专门利人”、“遇到危险就挺身而出”的圣德境界。这种圣德在普通人心中娓娓动听。可是用这种“崇高”的目标来要求少年儿童,对他们来说离现实生活太远了,真正的基础道德教育没有得到体现。 paper51.com
此外,德育内容必须随着社会的变化与发展而有所变化、更新,但以政治课教材为主的德育在这方面却显得相对封闭。许多新信息、新动态、新趋势没有被纳入教学之中,也难以成为师生共同关注的焦点,教师并没有以之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http://www.paper51.com 第二,德育评价主体未多元化,评价方式单一,使得评价不能客观、全面的反映学生的实际。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传统的教育观点认为,人的德性是由某种外在力量赋予的。在这种德性外在论的影响下,人们必然把评价的权利交给德性的赋予者,因而评价主体只能是教育者,受教育者没有评价的权力[②]。由于受这种思想的影响,作为教育者的教师紧握其评价权利,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评价,学生即使认为评价结果不公平,也不能提出任何异议。这无形中强化了教师的权威性,同时也挫伤了学生幼稚的心理和自尊,使得德育评价不能转化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目前,大部分学校对学生道德生活状况的评价主要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评价的方式主要以考查并通过笔试进行,并且考查多是统一形式、统一内容、统一答案,未能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因为它忽视了小学生作为一个具有复杂情感和行为活动的人的丰富的内在情感。一张纸上的答案就代表了学生的德育水平,这是盲目的,不够科学和合理的。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捷克斯洛伐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就表达过这样的想法,就算是树上的一颗果实或一根嫩枝,也内含了一棵树的所有性质。因此,如果把学生的道德生命的成长比喻作一棵郁郁葱葱的大树,对它的评价就不能只看它的一片叶子或一根树枝[③]。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第三,道德认知与行为严重脱节。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长期以来,在道德教育中,教师们往往过分强调德育知识的重要性,却忽视了这样的一个事实:“人们知道什么是真理不等于知道为什么是真理;知道为什么是真理不等于知道应当怎么去做;知道怎么做不等于愿意并真正去做。” paper51.com 课堂上,老师“孔融让梨”的故事讲完了,他问学生:“公交车上只有一个空位,这时上来两位同学,一位是你,另一位是你不认识的陌生人,这时你会怎么办?”全班同学几乎异口同声的回答:“把座位让给其他同学。”老师笑了,因为这节课成功了!可是,他刚回到办公室,学生就来叫了,有两个小朋友吵起来了,为的是争抢一个稍大的皮球玩。这些并不是“故事”,而是发生在我们课堂教学中的真实的事件。看似是一件小事,但折射出来的却是这样的一个问题:学生的道德教育出现了知与行的严重脱节。他们的话语是背出来的,而不是从内心深处发出来的。 copyright paper51.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