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幼儿园课程开始走向课程开发和课程整合研究。随着 《幼儿园工作规程》的颁布和实施,课程改革在传统分科课程研究的基础上,大力主张加强学科间的联系,设立综合课程 (开展主题活动),注重儿童的道德情感的培养与发展,开展道德体验性的活动,重视儿童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尤其注重儿童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与创造能力的开发,课程模式也呈现出多样化。到了90年代末,园本课程的出现突破了国家作为课程开发唯一的主体的格局,赋予幼儿园和教师课程开发的权利和义务,使课程开发在渠道上发生了质的转变。园本课程开发是指“以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为指导,以幼儿园现实的环境和条件为背景,以幼儿的现实需要为出发点,以幼儿园教师为主体构建的课程”,是“幼儿园教师通过挖掘、利用园内外的课程资源形成幼儿园课程计划并不断改进的整个过程。”①具体讲,园本课程开发就是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条件,参照周边的社区环境,积极鼓励教师开发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设置园本课程的动态过程。它实质上是一个以幼儿园为基地进行的,由教师、幼儿、家长、社区代表等多方人士共同参与的开放民主的幼儿园课程决策过程。园本课程的出现使幼儿园从单纯的课程实施者转向同时又是课程开发者,给园本课程的开发留下了空间,也是对园本课程开发的鼓励。在此改革背景下,各地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呈蓬勃发展之势。这些园本课程的探索与开发开始重视幼儿的自主学习、注重知识的相互融合、重视儿童的课堂学习与生活的联系、注重教学过程中的情境创设等,这都说明教育理论与实践都开始关注幼儿作为学习的主体,并暗示了园本化课程研究的重要意义与开发的重要价值。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就现阶段而言,国内关于园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主要定位在总结经验,展示实践,并形成一定的理论总结。但由于园本课程开发大多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未形成系统的研究思路,也没有开展系统的研究活动,更没有现成的研究成果。虽然己经有一些相关研究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鉴,但大部分文献处于经验总结或介绍的层次,目的是使本园的可贵经验得到传播。本文正是在这一些经验总结的基础上,立足某某市的公立与私立幼儿园,通过对某某市园本课程的开发的实践调查,采用文献查阅法和访谈法,尝试分析某某市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开发情况,提出自己的一些粗浅理解和看法。 copyright paper51.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