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无忧网提供:计算机毕业论文范文|计算机毕业设计|计算机毕业论文
栏目导航 代写论文
当前位置: > 机械机电 >

发动机余热发电减能系统设计

目   录 copyright paper51.com

中文摘要                              copyright paper51.com

英文摘要 copyright paper51.com

第1章  绪   论.............................................. 1 copyright paper51.com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 paper51.com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2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1.3 国内外余热发电的研究现状..................................... 2

http://www.paper51.com

第2章 余热发电系统的原理与理论设计.......................... 4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2.1余热发电系统的原理............................................ 4

paper51.com

2.1.1 余热发电器的原理......................................... 4 http://www.paper51.com

2.1.2 塞贝克效应............................................... 4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2.1.3 帕尔帖效应............................................... 5

paper51.com

2.1.4 汤姆逊效应............................................... 6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2.2 余热发电器的理论模型......................................... 7

http://www.paper51.com

2.3余热发电系统的理论计算........................................ 7

copyright paper51.com

2.3.1 余热发电系统温度梯度的计算............................... 7

copyright paper51.com

2.3.2 单个电偶臂的功率计算和效率计算........................... 9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2.3.3 余热发电系统的功率与效率的理论计算...................... 11

paper51.com

第3章  余热发电系统的设计.................................. 13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3.1热电发生器结构分析........................................... 13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3.2.1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研究的方案.............................. 13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3.2.2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研究的方案.............................. 15 http://www.paper51.com

3.2.3 热电堆式热电发电器...................................... 16

http://www.paper51.com

3.2 余热电发电器模块的设计...................................... 17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3.2.1 通气管道的结构设计...................................... 18

copyright paper51.com

3.2.2 通水管道的结构设计...................................... 20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3.2.3 余热发电器的设计........................................ 22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3.2.4 余热发电器的结构制作.................................... 26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3.2.5 余热发电器的工艺设计.................................... 28

http://www.paper51.com

3.3余热发电器模块的固定框架设计................................. 30

paper51.com

3.4余热发电器模块和固定框架装配................................. 32 paper51.com

3.5余热发电器模块之间的连接部件................................. 32 copyright paper51.com

第4章    总  结............................................ 34

copyright paper51.com

参考文献................................................... 35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附录....................................................... 36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致谢....................................................... 37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paper51.com

第1章           绪   论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paper51.com

     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现状不容乐观,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继续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取得了有目共睹的伟大成就,也遭遇前所未曾有过的资源约束和环境制约。针对这些情况,中央适时地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性社会等一系列新的观念和决策。节约型社会目的是通过“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推动循环经济发展。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问题。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国办发(2004330号文件),强调在经济活动中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同等重要性,要求经济效率和环境保护并驾齐驱。要求人类发展生态经济,追求以节约资源、能源和减少污染为前提的生念经济效率,要求人类在经济活动中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凋统一。目前,建没节约型社会多从节能技术、绿色技术、循环经济等方面展开,这有利于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深入发展。在现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中交通无疑是很重要的一块,而汽车、飞机、船舶等交通运输工具又是不可或缺的,而发动机是汽车、飞机、船舶等交通运输工具的核心部件,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发动机的数量急速增加。以汽车为例,2005年汽车保有量达3300万台,预计2010年将超过7000万台。与之相对应的是发动机数量的剧增和废热的大量排放。调查研究表明,发动机燃料燃烧所发出的能量只有34%~38%(柴油机)或25%~28%(汽油机)被有效利用。其它的能量被排放到发动机体外,仅由排气带走的热量就占进入发动机中的燃料所产生热量的30%~45%。这一方面造成了较大的能源浪费,另一方面使周边环境温度升高,带来了城市的热岛效应等不良影响。热污染首当其冲的受害者是水生物,由于水温升高使水中溶解氧减少,水体处于缺氧状态,同时又使水生生物代谢率增高而需要更多的氧,造成一些水生生物在热效力作用下发育受阻或死亡,从而影响环境和生态平衡。此外,河水水温上升给一些致病微生物造成一个人工温床,使它们得以滋生、泛滥,引起疾病流行,危害人类健康。随着人口和耗能量的增长,城市排入大气的热量日益增多。按照热力学定律,人类使用的全部能量终将转化为热,传入大气,逸向太空。这样,使地面反射太阳热能的反射率增高,吸收太阳辐射热减少,沿地面空气的热减少,上升气流减弱,阻碍云雨形成,造成局部地区干旱,影响农作物生长。近一个世纪以来,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不断增加,气候变暖,冰川积雪融化,使海水水位上升,一些原本十分炎热的城市,变得更热。造成热污染最根本的原因是能源未能被最有效、最合理地利用。在其它工程机械、船舶、飞机运输工具中,发动机对能量的利用效率也存在同样的效率低、能源浪费等问题。现代化国家的经济发展和能源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正常的情况下,经济发展与能源之间存在着正相关,也就是说,能源消费量越大,国民生产总值也越高。反之,能源不足就会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甚至会造成巨大的损失。据分析,由于能源不足所引起的国民经济损失,约为能源本身价值的20到60倍。由此可见,不论哪个国家哪一个时期,若要加快发展国民经济,就必须保证能源消费量的相应增长。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期阶段,要尽快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除了其他的必要条件外,还必须重视能源这一重要的物质基础。因此,能源是我国更好地进行社发济的关键。一方面要增加能源的采集,另一方面还要注重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分隔线----------------------------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