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内的基本社会、经济概况 copyright paper51.com
次区域总人口约3.2亿人,以汉族、高棉族、老族、缅族、泰族、越族为主体民族,少数民族达100 多个。人口主要分布在平原及沿海地区,少数民族大部分分布于山区和半山区。居民主要信奉佛教和天主教。由于历史和战乱等原因,次区域内现有人口素质普遍低下,人均受教育年限不高;人民生活水平低,贫困人口众多,贫困程度深。目前,还有较大比例的人口未解决温饱问题。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次区域五国同是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由于受战乱等多种因素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对落后。从总体上说,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差距较大,发展水平悬殊,泰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要远远高于次区域的其他国家。区域内总体呈现“五高五低”的态势。即:发展不平衡程度高,总体发展水平低;贫困人口比例高,人均国民收入水平低;资源开发价值高,经济实力和开发水平低;参与区域合作的积极性高,但对外开放程度低;对合作的期望值高,自谋发展能力低。 http://www.paper51.com 2. 云南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背景 http://www.paper51.com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得到了迅速发展,云南为了适应这一发展的潮流,积极调整对外经贸战略,参与各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就成为云南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一个重点,它既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五个合作领域之一,又是实现亚洲经济共同发展繁荣的关键。同时,世界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为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的经济发展和合作提供了客观条件。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要求,是我国南向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纳入GMS合作框架,是继“早期收获”、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后,中国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又一重要举措,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http://www.paper51.com
云南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有利于提高中国在GMS合作中的影响力,推动中国与东盟的全面对接。在中国和东盟各国的积极推动下,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抓紧完善合作框架,2006年中越两国共建“两廊一圈”的小区域合作也纳入了GMS的范畴。随着重点区域合作与小区域合作的相互融合与叠加,为中国与东盟的全面对接创造了条件。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3.云南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框架下的优势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3.1区位优势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云南由于处于国内交通运输的末梢,即使有现代化的交通网络,云南的对外交往仍显闭塞。随着大湄公河次区域的建立,云南的区位作用大大提升,由边陲和末梢变为与国内外交往的重要通道和枢纽。中国与东南亚,山连山、水连水,而实际上在中国与东南亚有山水相连的省区中,仅是广西,云南只有“山连山”,而海南则是“水连水”。云南作为中国与东南亚两大市场的结合部,具有担当起中国与大湄公河次区域之间海、陆、空最便捷通道的潜力和基础,大湄公河次区域建成后,云南将成为沟通两大市场板块的最重要和最便捷的通道。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云南与老挝、缅甸等GMS国家相连,是中国进入GMS各国的桥头堡。东南亚各国特别是中南半岛7国中,除南部的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相对比较发达外,北部与中国接壤的越南、老挝、缅甸及柬埔寨是东南亚最不发达的国家。他们从基础设施到工业化、产业现代化都有大量的项目,需要大量的投资。不仅中国大量的产品适合他们消费,中国很多设备和技术也适合他们的需要。中国很多已经发展起来的企业包括一些私营企业都可以去那里投资发展。云南已成为华南、华东进入中南半岛的桥头堡。在中国西部开发的格局中,人们正在构建各种经济区,由于云南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近年所打下的交通基础,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进一步推进,云南也将成为南-贵-昆经济区对外开放尤其是进入东南亚的桥头堡。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另外,从云南的外向区域合作来看,云南的外向经济合作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面向国内,目前主要是以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为热点;二是面向国外,目前就云南省而言主要是面向东南亚、南亚,参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上述两区域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作为“泛珠三角”区域的西南端点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东北端点,处在一个“承东启南”的重要位置上,是两区域间合作和联系的交点、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重要区域、是国内外多层次合作的重要通道和区域合作的作用点,对区域间的合作具有非常特殊和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云南在多重外向区域合作中同样具有十分优良的区位优势。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