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傈僳族生存与发展的地理背景 1.1 傈僳族的族源及空间分布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1.1.1 族源 http://www.paper51.com 傈僳族是个历史悠久、勤劳勇敢的民族。据考证其历史可以追朔到战国时期(当时属氐羌部落),公元1-3世纪秦汉时期为“叟”、“濮”族,唐朝初期为“乌蛮”部落的一个集团,到公元8世纪始称“栗粟”(即傈僳族)。据汉文史籍记载,傈僳族早在公元8世纪以前就居住在四川的雅砻江和川滇交界的金沙江两岸的广大地区,以后又由东向滇西北迁徙,形成了今天大都聚居于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三江流域的地理分布状况[1]。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1.1.2 分布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傈僳族由于历史上的几次迁徙,形成了交错杂居和小聚居大分散的分布特点。据统计,国内傈僳族人口有62.6万人,其中:云南省有61.16万人,占云南总人口的1.48﹪(2000年),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傈僳族人口占全州总人口的51﹪,迪庆占总人口29.25﹪,丽江占总人口的9.7﹪,德宏占总人口的2.36﹪,楚雄占总人口的3.37﹪,其余分散于保山、大理、临沧、思茅与四川的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以及全国各地;据缅甸有关学者提供的数据表明:国外傈僳族大约有40多万人,主要分布在缅甸、泰国、新加坡、菲律宾、日本等。[2] paper51.com 1.2 傈僳族生存的地理环境 http://www.paper51.com 1.2.1 自然地理环境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傈僳族大都居住在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两岸的河谷山坡台地上,怒江象一条翠绿的缎带,镶嵌在我国西南边陲,海拔4000多米的碧罗雪山和海拔5000多米的高黎贡山象两座耸立的屏风,对峙于怒江两岸,形成我国著名的三大峡谷之一。这里江水奔腾汹涌,山势陡峭巍峨,不但景色极为秀丽,而且也是祖国西南边疆的天然屏障。从河谷到两岸的山巅高差3000多米,自然构成“一江两山三气候,重林宜粮山货多”的特点。在这种独特的气候环境里,河谷地区气候温和宜于多种农作物生长。农作物主要是玉米、荞麦、小麦、豆类、高粱,还有少量水稻等。山腰地区常年气候凉爽,宜于桐果、核桃、漆树和茶叶等经济林木的生长。高山地区气候比较寒冷,原始森林遮天蔽日,是滇西北有名的森林基地和药材产区。密林中有虎、豹、熊、马鹿、孔雀、鹦鹉、野牛、猕猴、大灵猫以及稀有的白尾梢红雉、灰斑角雉、血雉、环颈雉等珍禽野兽。山货药材有黄连、秦归、鹿茸、茯苓、贝母、天麻、麝香等。矿产和水利资源也很丰富。目前已发现的主要有金、银、铁、铅、汞等数十种。在贡山县一带还发现了怒江大理石,不仅量多而且只有质优,经济价值很高。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傈僳族具有了丰富的自然资源,但由于经济、科技、交通的限制,尚且还没有充分的开发,所以傈僳族仍然保存着自然的纯朴和善良,保留着原有的民族特色,这样就使得傈僳族的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滞后,生活水平低下,无形的与其它地区的发展形成巨大的差距。 http://www.paper51.com 1.2.2 人文地理环境 http://www.paper51.com 1、不利的经济地理位置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傈僳族以小聚居和大分散的格局分布于青藏高原、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至恩梅开江、萨尔温江流域的广阔地带,其间名山大川密布,如高黎贡山、怒山等,成为一道与外界沟通地天然屏障。虽然有如澜沧江—湄公河、怒江—萨尔温江国际河流,但是傈僳族居住的地区大都属河流地上游阶段,不能进行航运。以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为例,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地处东经98º39′-99º39′,北纬25º33ˊ—28º23ˊ之间,国境线长449.467km是我国著名的“三江并流”景观地区之一,这里资源丰富,境内兰坪县铅锌矿储量达1500多万吨,占全省总储量的65.8%,潜在经济价值1000亿元;境内大理石、花岗石隐藏量为43亿m³,潜在经济价值达3000多亿元;全州拥有林地面积64.895万ha,森林覆盖率达44.1﹪,木材蓄积量1.45亿m³,州内栖息着种类繁多的珍贵动物,并有上百种名贵花卉及各种药用植物;水利资源也很丰富,“三江”(怒江、澜沧江、独龙江)及100多条大小支流,全州水资源源总流量为260.2亿m³水能隐藏量为1226万kw,占全省总隐藏量的11.6﹪;[3]全州又具独特的地形地貌、绮丽的山川河谷、斑斓奇异的民族风情等为一体,是发展经贸、开发资源及旅游观光的极佳之地。以上这些都只是具有巨大的潜在开发价值。由于交通条件的限制,距中心城市远,目前还不能成为发展地的优势条件。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