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川县的旅游业兴起于改革开放之初,发展于上世纪90年代,逐步向产业化发展,最近几年剑川县政府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植,确定了把旅游业培植为剑川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建设文化旅游强县的思路,从此拉开了剑川旅游业发展的序幕。 copyright paper51.com
1剑川石宝山旅游景区的建设发展现状 paper51.com
1.1剑川石宝山旅游景区的区位特征 http://www.paper51.com 剑川县位于云南滇西北部横断山脉南延中段,东临鹤庆,南接洱源,西靠兰坪、云龙,北邻丽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大致东部、中部、西部为高山山地地带,山脉河谷呈南北向展布,高山山地之间的盆地河谷相间混杂分布。县境东北金华坝有高原淡水湖泊剑湖。全县形成山峦起伏、纵谷幽深、河川交错地貌。剑川气候属南温带高原型季风气侯,长冬无严寒,短夏无酷暑。气温年较差较小,日较差大,受海拔高差及地形地势影响,呈立体气候,有“一山分四季,隔里不同天”特征。年均降水731.1毫米,年均气温12.3℃,年均日照2368.6小时,平均霜期165天。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剑川石宝山位于剑川县城西南25公里处,因山上的红砂石成龟背状裂纹,因得石宝之名。石宝山旅游景区包括了石钟山石窟(包括石钟寺、狮子关、沙登箐3个窟区)、宝相寺,海云居、金顶寺、石伞山、蝙蝠洞、石宝灵泉、丹霞地貌、杜鹃花海、鳌峰山古墓群,沙溪寺登街(兴教寺、东寨门、古戏台、民居古宅、老马店、玉津桥)等景点。尤以石窟和摩崖造像而声名久远。山中开凿于唐宋年间的石窟,享有“西南敦煌”的美誉,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石窟分布在石宝山的石钟寺、狮子关、沙登箐3处,约造像140躯。透过这些形象,反映了南诏一代历史。它既是南诏艺术珍品,也是富贵的民族史料,为后人研究南诏的政治、军事、文化,以至服饰、风尚等都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1.2 剑川石宝山基础设施现状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剑川石宝山旅游风景区保护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2亿元,完成投资8300多万元。一是投资6700多万元实施了石宝山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有:石宝山宾馆、石宝山山门停车场;海云居古建修复;宝相寺停车场、旅游厕所、一步望三殿古建修复、三线入地、消防引水及景观工程;石宝山景区垃圾桶、指示牌及美化亮化工程;石钟寺停车场及旅游厕所;沙登箐旅游公路弹石路面铺设及游路改造;石宝山景区公路建设及改造等。二是投资1600多万元实施了寺登街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有:寺登街生态停车场、旅游厕所,古宗巷道路铺设、三线入地、供排水、路灯及生态卫生系统、黑潓江过镇段治理等。石宝山寺登街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进一步完善,极大地改善了石宝山景区的旅游硬件环境,为石宝山景区创建国家4A级景区打下良好的基础。 copyright paper51.com 1.3 石宝山旅游风景区客源规模现状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剑川县旅游综合收入逐年增长,2003年全县旅游总人数为22.2万人次,旅游社会总收入1110万元,国内游客为22.1万人次,国外游客为974人次,旅游纯收入为666万元;2004年全县旅游总人数为23.48万人次,旅游社会总收入2586万元,国内游客为23.46万人次,国外游客为1199人次;2005年全县旅游总人数为30.3万人次,旅游社会总收入2727万元,国内游客为30.25万人次,国外游客为4166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6万美元;2006年全县旅游总人数为34.59万人次,旅游社会总收入3459万元,国内游客为34.5万人次,国外游客为4697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8.5万美元;2007年,全县旅游总人数39.5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14.3%,旅游社会总收入395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4.3%,国外游客为4780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3.6%;2007年比2003年游客总人数增长78%。据统计,在以上的游客中80%都去过石宝山。 http://www.paper51.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