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无忧网提供:计算机毕业论文范文|计算机毕业设计|计算机毕业论文
栏目导航 地理科学 化学 生物科学 数学 物理 代写论文
当前位置: > 理工论文 > 物理 >

初探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途径

引言

copyright paper51.com

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荀况(荀子)提出了“闻见知行”结合的教学方法。“闻、见”是学习的起点、基础,也是知识的来源。人的学习开始通过耳、目、鼻、口、形等感官对外物的接触,形成不同的感觉(经验),使进一步的学习活动成为可能[1]。现代教育家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著名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同样阐述了感官知觉、生活经验是学习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早期物理知识就是人们对现实世界的正确感知[2]。所以,物理知识很多来源于生活或是生活经验的总结,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及现代科学技术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物理现象随处可见。在各行各业生产实践中包含的物理知识、物理原理也极为丰富。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若能联系生活、生产中的实例展开教学,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专注投入到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信心,而且能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下文将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如何联系实际生活做进一步探讨。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联系实际生活情景、经验导入新课教学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初中物理绝大多数知识都是较基础的日常生活中出的现象的理论原理或者都和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物理知识。在学生的生活中,有很多生活例子都包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教师若能以学生经历过的“趣题”、“趣事”导入新课,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情绪高涨的进入新知学习准备状态,并唤起潜在的有意注意。因此教师备课时要充分挖掘课题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有联系的趣味因素,找一些有关本节内容的,易于理解的趣题、趣事、生活实例作引例导入,能牢牢吸引住学生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3]。

http://www.paper51.com

例如在学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节内容时,联系“人站在墙边用力推墙,人反而被墙推开”的实际生活经验来讲解,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这样学生就很容易使学生明白“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个生动、形象的道理。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讲摩擦起电时,引导同学门回忆“冬天,天气干燥,长头发的女同学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经常粘住梳子”。通过这些实例,紧紧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完成学习任务。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此外,借助身边的物品来做物理实验,更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使其自觉的投入到新课知识的学习中,例如讲大气压强时,可以用两个塑料挂衣钩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导入。教师准备两个塑料挂衣钩,用力将它们挤压而合在一起,请一个力气大的同学上来,看他能不能把两个挂衣钩拉开?他费了很大的力气都可能不能把两个挂以钩拉开,接着教师马上介绍“其实,早在十七世纪的时候,德国马德堡市长、科学家格里克就当众做了一个精彩的实验。他所用的黄铜半球直径约20厘米,抽气以后合在一起,两边共用了十六匹马才把两个半球拉开。这就是轰动世界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刚才的实验,我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把两个挂衣钩拉开。只要在挂衣钩上刺一个小洞,放气,就可以轻易把它们分开。”为什么抽气以后就拉不开呢?接着在黑板上板画解释“球的四周只存在空气,显然是空气对球施加了压力。这些实验生动地告诉我们,大气存在压强。用能顺手拈来的物品动手实验,更能使学生体会到生活处处皆物理。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生活经验的迁移获得新的物理知识和能力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联系生活实际,强化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体验 copyright paper51.com

物理知识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利用已有生活经验,对物理现象进行加工、处理、分析、推理、归纳的过程,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心理的自我体验过程,体验往往以生活经验为基础的,是对自己生活经验的一种升华与超越,有了体验才有记忆和理解。所以我们必须注重学生生活经验在学习物理知识过程中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在让学生探索物理规律时,创设贴近生活的情景,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亲身感受和体验相关物理知识的产生过程。这种利用生活经验的体验过程既能巩固学生已有的知识,又能熟悉新的物理规律的形成过程,还能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讲密度与物体温度的关系时,向学生介绍“空调应装在离地面较高的地方,而北方用的暖气则需装在离地面较低的地方”。讲光的折射规律,由筷子放水中向上弯折引入,然后讲完规律后再解释此现象。学习“我们怎样听到声音”这一课内容时,通过利用木筷子、耳塞、玩具电子琴等工具让学生体验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是怎样通过骨传导这种方式“听到”声音的,让学生体验到物理知识的神奇。又如学习“光的折射”时,我在一个较深的水槽里装满水,水中放了一些橡胶小鱼,我让一位同学通过一个直径十厘米左右的圆筒往水面看,并用“鱼叉”刺水里的橡胶小鱼。同时,通过实物投影把这位同学做实验的情景显示给全班同学看,观看的同学会发现叉鱼的同学总是刺中鱼的上方。我于是引导同学们回忆“到游泳池游泳时,站在岸边,看着清澈见底、深不过齐腰的池水,不会游泳的人千万不要冒险下去,因为,水实际上的深度比看起来深多了”这些都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通过这样的例子,加深学生的印象,引起他们的兴趣。 copyright paper51.com

------分隔线----------------------------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