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2005 级 2005035162 号
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某某师范学院资源环境学院 http://www.paper51.com paper51.com毕业论文 copyright 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
http://www.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题 目 小论建水县发展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
copyright 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院 系 资源环境学院
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专 业 农业资源与环境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 指导教师 申太波
copyright 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学生姓名 薛颖宜 copyright paper51.com paper51.com 学生学号 2005035162 copyright 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http://www.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http://www.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 http://www.paper51.com 2009年 5月 20日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paper51.com
http://www.paper51.com 目 录
paper51.com paper51.com 1 什么是生态旅游. 3
copyright paper51.com http://www.paper51.com 2 建水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 4
copyright paper51.com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2.1 神灵殿堂——古寺老庙. 4 copyright paper51.com paper51.com2.2 家园胜迹——老房民宅. 5
copyright 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2.3 临安遗风——民风民俗. 5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2.4 千年余脉——民族文化. 6
http://www.paper51.com http://www.paper51.com 2.5 味冠南滇——美食之城. 6 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2.6 滇南邹鲁——教育圣地. 7 http://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3 发展建水生态旅游所面临的风险. 7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paper51.com 3.1 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对生态旅游的认识不清. 7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3.2 生态旅游资源的破坏. 8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3.3 生态旅游的环境教育功能没有充分的体现. 8
paper51.com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3.4 旅游地文化冲突、变异甚至消亡. 8
http://www.paper51.com paper51.com 4 促进建水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对策. 8
copyright 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4.1 树立环境保护的全民意识. 9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4.2 加强环境保护,促进生态旅游发展. 9
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 4.3 优化自然环境,使旅游更有质量. 9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http://www.paper51.com 4.4 绿色道路建设,保护旅游环境不受影响. 10
copyright paper51.com paper51.com 4.5 生态环境保护和与文化资源保护. 10
paper51.com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致谢: 11 copyright paper51.com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参考文献:. 12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paper51.com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eco-tourism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Jianshui 12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http://www.paper51.com 小论建水县发展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薛颖宜 http://www.paper51.com paper51.com指导教师:申太波
http://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某某师范学院资源环境学院 05级农资班 云南某某 653100)
copyright 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建水人文生态旅游的资源,以及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解决好发展建水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与对策。 http://www.paper51.com 关键词:建水 生态旅游 环境保护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http://www.paper51.com paper51.com 国家旅游局将2009年确定为“中国生态旅游年”,并将主题年口号确定为“走进绿色旅游、感受生态文明”,是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总体部署,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工作。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近年来建水旅游业发展较快,但由于利益、资金、素质、体制等因素对资源的破坏,严重阻碍了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建水县旅游系统应大力营造关注、参与、推动生态旅游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广泛宣传环境友好型旅游理念,大力倡导资源节约型旅游经营方式、切实满足不断升级的旅游消费新风尚,把建水县旅游业建设成为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绿色产业,实现增进环保、崇尚绿色、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协调发展,为建设和展示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做出积极贡献。 copyright 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1 什么是生态旅游 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生态旅游现在成为人们首选的休闲方式。究竟什么是生态旅游?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有关生态旅游的概念很多,但是纵观这些概念不难发现,生态旅游不再是单纯依托自然资源的旅游产品,而是既要保持环境资源和文化的完整性,又要给旅游区的居民带来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并通过保持旅游区景观资源和文化的完整性实现利益共享和公平性,使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1]。 http://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如何判断一种旅游方式或旅游产品是否属于生态旅游,通常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辨析。首先,生态旅游的目的应该以自然资源为主,或者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并存的地区;其次,生态旅游强调对环境的保护(包括自然生态系统和文化资源),并通过旅游活动促进保护区的发展;第三,生态旅游注重学习、教育和体验,它不是大众旅游的走马观花,而是通过对自然和文化的较深刻体验与交流,获得高质量的旅游经历,受到环境教育,提高保护意识;第四,生态旅游提倡社区参与和发展,社区参与旅游规划的制定,社区居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以及社会环境与旅游业协调发展,从而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2]。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paper51.com生态旅游除了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以外,还与文化,尤其是与富有特色的当地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copyright paper51.com paper51.com 2 建水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
copyright paper51.com paper51.com 发展建水生态旅游不是一句空泛的口号,也不仅仅只是在自然景观和可视的民俗文化的表层开发方面做文章,而是应从一个地方自然和人文的深层内涵去挖掘,以自然风光及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土民情为主要吸引,去充分满足旅游者更高层次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copyright 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建水是一座具有1200多年历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独特的立体自然气候、特定的区位条件和中原文化与边地民族文化精华的完善结合,造就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形成了有别于其他文化的突出价值和特征。人文荟萃,辉映古今,大约可以作为对建水整个历史文化的一个简单概括。“士秀而文,崇尚气节”是古建水人精神风骨的写照。“诗书郡,礼乐邦”“文献名邦”“临半榜”等令人炫目的荣耀,为成就建水在滇南地区的地位,凝铸了坚实的基础,这些熠熠生辉的光环至今仍为建水这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提升了建水乃至滇南的历史文化地位。遍及建水古城的老寺庙、老房名宅、书院、牌楼、古井、古塔、古桥是古临安的历史标志,是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文化毕竟是一种精神和意识上的隐性资源,它潜在于地区民族的社会活动之中。建水有上百处文物景点,其中县级以上保护单位多达56处,可谓是古建筑博物馆,洋洋大观[3]。这些都为建水发展生态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 copyright paper51.com paper51.com 成长于这座伟大而又神秘的城市,24年来深受其文化的熏陶与感染,并对之怀有无限的崇敬与眷恋之情,通过走访调查,我从以下6个方面对建水的人文生态旅游资源进行阐述。 http://www.paper51.com paper51.com 2.1 神灵殿堂——古寺老庙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 遍布建水城乡的古寺古庙,就像一个建筑的大观园。从其寺庙的建筑布局来看,有精巧玲珑的一进、二进、三进院乃至规模庞大的六进院的建筑院落;从其建筑架构来说,既保留有元明时期的构架,又有大量清代至民国的构架;从其规格等级来讲,既有琉璃瓦、气势不凡,可与皇宫媲美的殿堂,又有体量较小,只供平民百信朝拜的寺观。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建水的寺庙建筑由于远离中原的缘故,也用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质对其进行改造,使之内涵更加丰富,带上了浓郁的地方特点,显示出了独有的建筑韵味。其中较有名气的寺庙,被古代文人归纳为“七寺八庙”、“四大名山”、“五大丛林” [4][5] 。 http://www.paper51.com http://www.paper51.com建水每座寺庙中发生过的习俗活动,都寄托着建水百姓的一种生活理想和一段令人神往的世俗生活。因此,在建水发展生态旅游建设“滇南旅游龙头城市”和“国际旅游城市”的今天,全方位地挖掘整理建水寺庙曾经有过的历史,既能丰富建水文化旅游的内涵,展示建水文化的厚重,也能为后人留下一段文化的记忆,对于促进建水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亦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paper51.com http://www.paper51.com 2.2 家园胜迹——老房民宅
http://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具有代表性的建水传统居民,为院落式木架构坡顶青砖瓦房。走访了以保存良好的朱家花园,团山村为代表的民宅。 copyright 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这种兼有建水地方特色和江南汉族传统风格的民居建筑,形制规整,布局灵活,风格浑厚、气势凝重。平面布局基本以“四合五天井”组成的四合院为基本构造单元,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纵向或横向并列连排组合成两个以上的四合院或更大规模居民。建筑尽可能地避开尘嚣,外敛内张,自成一统,显示出了封建大家庭的家居特点[6][7]。
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建水传统民居文化涵盖面较为广泛,涉及到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多个层面。其建筑构造、风水选择、木、石、砖的雕刻等等,渗透着建水人价值观、人生观的精髓包含着家业昌盛、子孙兴旺、合家欢乐、平安消灾的理想追求和人文精神。尤其是在雕梁画栋间精心构思、巧妙设计的楹联与诗词书画,承载着中国古老的文化传统,有着更多的人文气质是那一时代政治、经济、哲学、伦理、文化乃至风土民情的文化折射和凝结。 http://www.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 2.3 临安遗风——民风民俗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paper51.com 在祖国丰富的文化遗产中,民俗文化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历史相沿成风,辟居相习有俗,”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道出了中国民俗文化犹如一张绚丽多彩的、包罗万象的画面[8][9],建水特有的民风民俗给人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回忆,留下了一道深深的年轮。
http://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祈福纳祥,物阜民丰,展现吉祥文化习俗;传统节日,异彩纷呈,揭示传统节日悠远深邃的文化内涵;谱牒传世,家书万金,领略身处“滇南邹鲁”“文献名邦”的旧时建水人酒赋琴歌;书香世第,俗喜向学,营造出了“读书郡”“礼乐邦”“人才蔚起”的学士文化风采;封建家礼,管窥一斑,“夫死终身守节不嫁”,这个现代人难以理喻的孀居守节问题;俗语俚语,妙趣横生,建水老百姓生活中的诸多经验,教训;民俗故事,街谈巷议,建水的山山水水,市井生活,格调高雅的故事;朝山拜斗,神人共悦,朝山拜斗的流风余绪;婚生寿丧,系遵礼制,生老病死的人生轮回。 copyright paper51.com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2.4 千年余脉——民族文化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paper51.com 作为以口传心授的方式被不断的地创造出来和传承下来的建水民族文化,有着多元、宽容、兼收并蓄,色彩纷呈的独特艺术个性,并包容着广泛的社会内容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反映着中国西南边陲地区的社会情景和风俗习惯。其珍贵的文化特质,是建水民族文化的精神价值取向在人文生态中的投射和提升[10][11]。以哈尼族“硭鼓舞”和“长街宴”、彝族“花灯”和“烟盒舞”、汉族“祭孔乐舞”和“洞经音乐”、碗窑村工艺紫陶为代表。
copyright paper51.com paper51.com多元一体的建水民族文化,是建水建设“文化旅游大县”的宝贵财富,也是促进建水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挖掘、整理和传承建水民族文化,是保护文化资源地方性的有效措施。唯有如此,才能避免“经济全球化”可能带来的“文化的全球化”,才能克服和削弱以西方化代替本土现代化所可能产生的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的双重危机。并唤起人们对地方性文化资源保护的热情,并通过对民族文化的开发和利用,是其真正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2.5 味冠南滇——美食之城 http://www.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 建水地方传统菜肴选料广,以烹制山珍,水鲜见长,有味美,味多,味浓,味厚,一菜一品,百菜百味之说。其总体特点可以归纳以下三个方面:一面是讲究鲜嫩,味美鲜醇。因建水特有的立体气候,故有“常年蔬菜不断青”之说。脍炙人口的“过桥米线”,厨师巧用鸡油能保温的特点,将鸡顿烂,用鸡汤、生肉薄片和米线,配上各种调料,吃起来鲜嫩清香可口,成为吃生、吃鲜的典范。走进国宴的汽锅鸡,加入虫草、天麻、三七、贝母等滋补药材,既吃鲜嫩,又能强身健体,一举两得,并有滋味美、造型美、器皿美、情趣美等美学特征。二是适应气候,酸辣为主。建水的调味品非常丰富,家种野种都有。三是技法多样,古风犹存。特别是汉族与少数民族烹调技法的混合使用,更使建水饮食风味独树一帜[12]。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 2.6 滇南邹鲁——教育圣地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paper51.com 临安府为滇南大郡。民国时期,亦在建水设云南省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解放初,曾在建水成立滇南人民行政公署,旋移至蒙自航政专员公署。自元代历明,清直至民国,建水作为滇南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历时达7个世纪之久,成为“内绥滇海、外控交夷”“雄镇东南”和“天南锁钥”的边陲重镇。明清时期云南临安府所在地建水,既是滇南的政治、军事、经济中心,更是文化教育中心,而且是与昆明,大理齐名的古代儒学教育圣地。从这里走出了许许多多栋梁之才和文化名士[13]。
http://www.paper51.com http://www.paper51.com 3 发展建水生态旅游所面临的风险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 建水生态旅游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建水经济水平不高,在强大的经济一体化浪潮中,面对强大的西方化,单一化,建水民间文化赖以生存和存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正在改变;以及人们对生态旅游内涵的认识不清,导致旅游者在旅游时停留在传统的大众观光,度假旅游的阶段,开发者有意曲解生态旅游的含义,管理混乱,缺乏科学规划和专业人才,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
copyright 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 3.1 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对生态旅游的认识不清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由于我们国家对生态旅游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分歧,人们对生态旅游的含义缺乏充分的认识和理解而忽视了生态旅游的环境教育和文化保护意义,大批游客进入旅游区不仅不能保护好生态旅游地的环境,还对生态旅游区的环境造成了破坏,如:文庙内大量游人涌入风景区,将土地践踏板结,致使千年古树死亡;游人进入朱家花园景区破坏门窗木雕,碑文石雕,砖雕,以及壁画诗词等造成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小视;多数寺庙如:土主庙,由于游人不文明行为致使正殿木柱快速磨损,彩绘图案颜色发生变化,增速人文资源的损耗。其历史和艺术价值面临着损毁的风险。其次,旅游者把大众旅游的开发方式和经营管理方式套搬到生态旅游区的开发,管理不当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环境破坏。
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3.2 生态旅游资源的破坏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http://www.paper51.com 人文生态旅游作为建水的特色旅游,开发者在开发旅游项目时不仅未能看到其珍贵价值,反而不惜以资源的消耗为代价来获取利润,不顾全局利益,经营者盲目建设,给生态旅游带来负面影响[15]。2000年以前,建新街是一条分布着几十栋保存完整,建筑考究的清末民初古民居,但现已被拆毁,修建成了类似坊古街的商业街。以前国内外游客来到这里都会走进民宅,听主人述说老屋的故事,欣赏建筑艺术,但现在只能在商业化的房前叹息。又于2005年建水县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擅自在建水文庙古建筑群旁建盖旅游商铺,商铺里大量充斥着现代商品,孔子文化徒有虚名,成为了相邻商业街的延续。孔庙、朱家花园、张家花园等各个景点,不再是一种文化联系,变成了孤立景点,文化体验的连续性也不断被打破,现代使文化遗迹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对当地自然和文化价值产生不良的影响,使建水的文化特色很难确立起来。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3.3 生态旅游的环境教育功能没有充分的体现
http://www.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 生态旅游强调游客通过旅游活动受到环境教育,获得高质量的旅游体验。但一些旅游区缺乏生态旅游开发,经营和管理人才。基础设施却少基本的物体展示进行环境教育,同时也缺乏专业服务人员,导游人员的专业知识贫乏,不能对游客宣称环境保护知识,进行环境教育。旅游产品设计陈旧,市场营销商业成分太重,不能充分体现资源特色和发挥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 http://www.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 3.4 旅游地文化冲突、变异甚至消亡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http://www.paper51.com 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外来旅游者的大量涌入而出现不同文化间的冲突,导致本土文化和民族民俗文化发生变异、被同化甚至消亡的风险[14]。部分富裕起来的地区,传统民居被毫无特点的现代建筑所取代;民俗民风的不断演化,传统民族语言逐渐被汉语所取代;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及其制作工艺日渐式微;一些被开发的民族民间艺术被改头换面,成为一种旅游活动的点缀;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学正在失存,掌握民间艺术和技艺的艺人日益减少乃至死亡。特别是随着广播电视的普及使全民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使建水各民族的文化濒临着被遗忘、遭损坏的风险。 copyright paper51.com paper51.com4 促进建水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对策
copyright 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 在发展生态旅游时,应当充分利用好本土的传统文化资源,充分利用它可以实现自己的独特性,吸引更多的游客,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要注意自然资源的保护,并促进自然资源和当地文化的完整保护,让旅游者置身优美的自然环境中,领略生态自然的景观,游览名胜古迹,体验民族文化风情,同时又充分保护旅游需求的生态环境,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4.1 树立环境保护的全民意识 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 思想意识比法规更重要,在倡导生态旅游时,必须树立生态保护第一的思想,加强宣传教育工作,转变全民观念,不论是旅游从业者还是游客,对待生态旅游应抱有简单、纯朴、敬畏的态度,要尊重自然、尊重资源的原状、尊重历史、尊重传统、尊重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17]。导游人员的应具备专业素养,学习生态旅游的专业知识,具备强烈的环保意识和教育能力,能够引导游客积极体验生态旅游。加强宣传教育工作,特别是对少数民族比较封闭的地方(而这些地方又是生态旅游发展最具前景的地方)更要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工作,使公民充分认识到环境问题不仅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而且与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并从行动上侧重教育,采取各种措施使公众树立参与意识和环境保护的责任感,使环境保护的意识深入人心。
paper51.com paper51.com 4.2 加强环境保护,促进生态旅游发展
http://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虽然生态旅游和环境保护是一对尖锐的矛盾。发展生态旅游必然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和损害。但是,如果我们以实际行动来保护环境,那么生态旅游不仅不会受到影响,而且会更健康地更长久地发展[18]。 paper51.com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灵活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在旅游基础设施上,要考虑到一物多用,既有使用功能又有环境教育功能,如在景区内设置天体形状或动物形状的有趣的垃圾箱,体现民族风情与周围环境协调的住宿区、突出生态内容的科学说明等。在餐饮服务,销售等方面,充分考虑到游人需要无污染的食品及地方特产的心理,大力开发绿色食品。 paper51.com paper51.com4.3 优化自然环境,使旅游更有质量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paper51.com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游客人数和种类也逐年增多,他们对自然环境美的要求也有很大的差异[19]。 paper51.com paper51.com游览名胜古迹的同时又获得自然环境的美感是每一个游客所向往的精神追求。大自然的美都与绿色紧密联系在一起,绿色是生命之色,绿色的环境能引起人们愉快的精神状态,并使人们得到良好的休息,而保持旺盛的精力;绿色还有净化空气,改变自然环境的作用,通过绿色植物的生命活动可以为人们提供较多的接近自然美,享受自然美的机会。因此,加大绿色植被的面积,就是维护优美生态环境的关键。
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4.4 绿色道路建设,保护旅游环境不受影响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http://www.paper51.com 建水城中心通往城郊旅游地区的道路严重的损毁,颠簸、狭窄,影响正常的通行,与其对道路进行扩建,工程又进展缓慢,不如发展绿色交通,绿色交通是人们实现生态旅游活动的必要手段。例如:自行车,轿子等人力车;马匹,牛车等;游览车以及徒步等。在进行绿色陆运交通建设时,道路和人行小径、桥梁不应很突出和显眼,尽可能和自然地形,地貌相一致。人行道可以选用木柱、板石、人造石或水泥板等铺设,色彩要自然;将要修建的路面宽度降低到最小。在生态脆弱地区,可修筑简单的栈道代替大面积硬化地面筑路,减少对环境的扰动。等……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 4.5 生态环境保护和与文化资源保护
copyright 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人文生态旅游资源是构成建水生态旅游发展的前提条件,因而必须依据环保政策对这些资源进行保护。用旅游保生态,以生态促旅游。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paper51.com 丰富深刻的历史文化是建水生态旅游的灵魂,独特的文化内涵是旅游的灵魂和生命力所在[20]。为了保证游人能够充分体验和品味建水文化,老城的核心部分应该设为步行街,并让老城的夜晚真正“亮”起来,以提高建水的人气。白天在让游人充分领略边地儒家文化的基础上,夜晚以民族歌舞的形式点缀民族文化,给游人另一番文化体验,以体现边地文化的多元性特点。在建构文化场时,一定要注意各文化元素之间的层次性关系,切忌不可平行呈现,喧宾夺主。什么都想表现,最后的结果往往是什么都得不到有效表现。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这样,国内游客既能看到中原文化在云南的延续,也能体验到少数民族文化习俗;外国游客到建水旅游,更是能够对中国的主体文化——儒家文化和亚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有一个总体的了解。文化展现(体验与品味)的厚度、广度和深度都会得到极大的提升,同时,也能够保证建水特色文化的呈现。
copyright 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同时,整合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使建水历史文化特色和旅游相依相融,成为旅游的精髓,促进民族文化与旅游经济的相互融合,使建水旅游业向自然、社会、文化、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致谢: 在此我对申太波老师的精心指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 paper51.com http://www.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 http://www.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 参考文献: http://www.paper51.com [1] 李俊清,石金莲.生态旅游资源[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16,168-169. http://www.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2] 洪剑明,冉东亚.生态旅游规划设计[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2. copyright paper51.com paper51.com [3] 赵晓凌.名城文化史料丛书[M].云南美术出版社,2007:1. 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 [4] 赵楠.建水文化旅游系列之一古寺庙[M].云南出版集团公司,2003:1-210.
copyright paper51.com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5] 赵晓凌.名城文化史料丛书之古寺庙[M].云南美术出版社,2007:1.
copyright 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6] 赵楠.建水文化旅游系列之二古房子[M].云南出版集团公司,2003:1-178. copyright paper51.com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7] 赵晓凌.名城文化史料丛书之古房子[M].云南美术出版社,2007:1.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8] 赵楠.建水文化旅游系列之三古风俗[M].云南出版集团公司,2003:1-192. paper51.com http://www.paper51.com [9] 赵晓凌.名城文化史料丛书之民族风俗[M].云南美术出版社,2007:1.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10] 赵楠.建水文化旅游系列之四古文化[M].云南出版集团公司,2003:1-150. paper51.com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11] 赵晓凌.名城文化史料丛书之民族文化[M].云南美术出版社,2007:1.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http://www.paper51.com [12] 赵楠.建水文化旅游系列之五美食[M].云南出版集团公司,2003:1-301.
http://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13] 赵楠.建水文化旅游系列之六教育[M].云南出版集团公司,2003:1-235.
http://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14] 张道勤.人文生态旅游[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213-215.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15] 钟国平,周涛.生态旅游若干问题探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4):32-45.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http://www.paper51.com [16] 田喜洲.试论生态旅游资源的脆弱性及其保护[M].生态经济,2001:45.
copyright 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17] 张玉虎.云南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现状与对策[J],2004:6.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paper51.com [18] 金鉴明.生态旅游景区建设 [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24-86.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paper51.com[19] 李梅.浅谈发展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关系[J].资源与环境,2007,(2):10-20.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20] 李俊清,石金莲.生态旅游资源[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76-77.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The development of smalleco-tourism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Jianshui
copyright paper51.com http://www.paper51.comXue Yingyi
paper51.com http://www.paper51.com Tutor:Shen Taibo
paper51.com paper51.com(Yuxi TeachersCollege,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05 Agricultural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 classes Yunnan Yuxi 653100)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Abstract:Thispaper set out to build the human ecology of water resources, tourism, resourcedevelopment, as well as the problems that exist, and further solve the water tobuild eco-tourism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ork, and makerecommenda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Key words:Jianshui Eco-tourism EnvironmentalProtection
http://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