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庆县“滇红”茶产业发展及展望 copyright paper51.com http://www.paper51.com某某师院资源环境学院2005级农资专业 杨蓓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 指导教师 王林 http://www.paper51.com http://www.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 摘 要:云南红茶又称“滇红”茶,凤庆县是著名的“滇红”茶之乡。茶业是凤庆县的主要产业,其产值占全县总GDP的60%,其出口量占全国总出口红茶量的85%,这是由凤庆县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光、热、水、土、气等条件所决定的。本文通过回顾凤庆县茶叶栽培的发展历史,分析茶叶产业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发展茶叶生产,加快凤庆经济发展的初步设想。
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 关键词:凤庆县 滇红茶产业 发 展 展望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云南红茶又称“滇红”茶,在茶类中属于全条发酵茶,它以云南大叶种一芽二三叶的鲜叶作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而成,再经过定级分堆加工精制成各级成品茶。是中国红茶的代表。在我国茶叶界有:“云南工夫茶,色香味俱全,做工极精细,声誉遍天涯”之美称[1]。云南红茶产区为澜沧江沿岸的临沧、保山、思茅、西双版纳、德宏、红河6个地州的20多个县。其中以临沧市凤庆县为主要产区,所以凤庆县被誉为世界著名的“滇红”之乡[2]。滇红茶的诞生,是凤庆县茶叶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开启了中国红茶的新纪元[3]。 copyright 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1938年,滇红名茶在凤庆县诞生,并不断地发展,已经成为凤庆县主要的产业。1996年底,经云南省经委、体改委批准,凤庆茶厂对集茶叶的种植、生产、销售于一体的老国有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并以“凤牌” 商标注册,按照市场经济及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建成集茶园基地建设、茶叶科研、新产品开发为一体,十一个品种系一百三十一类产品齐头并进的产供销一条龙的大型茶叶集团--云南滇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据了解,目前滇红集团直接经营管理着3万亩茶园,2万亩有机茶,84家初制所(车间),有12条生产线,生产量6000多t,生产出品红茶、绿茶、青茶、普洱茶、沱茶、七子饼茶、花茶、特种茶、CTC红碎茶、速溶茶等十多类,一百三十多个花色的茶叶产品,是目前全国最大的茶叶饮料生产企业之一。凤庆县也由此成为全国红茶出口基地县和十大产茶县之一[5]。 paper51.com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http://www.paper51.com 1 凤庆县自然地理概况
copyright 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凤庆,原名顺宁,位于东经99°31′~100°13′,北纬24°13′~25°02′之间,属滇西纵谷南部、横断山脉余脉,滇西南帚状山脉中山宽谷区,深切中山地貌。境内群山连绵,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地形复杂。河流分属澜沧江和怒江两大水系,澜沧江由北至东穿境而过,支流黑穗江、迎春河、顺甸河纵横切割,形成四大峡谷。海拔最低点为营盘镇三塔河口919m,最高海拔为雪山黄竹林主峰3098.7m,垂直高差2179.7m,形成典型的立体气候和立体农业结构[6]。全县辖区面积500.25万亩,其中山地面积473.74万亩,占总面积的94.7%,河谷、平坝、丘陵面积26.5万亩,占总面积的5.3%。按种植业区分,海拔1400m以下为稻谷、包谷、茶叶交错区;海拔1700~2100m主要以茶叶为主的茶叶、核桃、杂粮区;海拔2100~2300m为茶、林、牧、杂粮交错区,茶树垂直分布在海拔1400~2300m之间,主要分布于1700~2100m之间。凤庆县年平均气温16.6℃,年降水量1100~1700mm,无霜期296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045.7小时,太阳直射辐射66956K/cm2,,散射辐射61.885K/cm2,年平均生理辐射64066K/cm2。茶树所需的光、水、热、气诸因子,协调配合,恰到好处[6]。
http://www.paper51.com http://www.paper51.com 凤庆县地质构造属澜沧江变质带,位于保山古生带沉降区东南及兰坪思茅中生带盆地以西的隆起部分。其土壤类型垂直带谱分布明显,从低海拔到高海拔,依次呈现的地带性土壤有赤红壤、山地红壤、黄壤、黄棕壤、棕壤5种土类。一般是:海拔1300m以下为赤红壤,海拔1300~2100m为红壤,海拔2100~2500m为黄壤,海拔2500m以上为黄棕壤。主要植茶地带为红壤;成土母岩有花岗岩、片麻岩、砂岩和部分混合岩、紫色沙页岩、板岩发育形成。土层深厚,突土壤肥沃,PH值在4.5~5.8之间。形成“高山云雾产名茶”的气候特点。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凤庆县,是国家认定的茶树优良品种之一的凤庆大叶种茶树原生地,是茶树原产地之一。宜茶生长的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属于西部型季风气候类型的中间地带。具有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之优点,年温差小,日较差大,雨量充沛;无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的缺点,即无台风、暴雨、寒潮、低温。素有山有多高、水要多高、冬无严寒、夏无酷热、雨热同季、干凉同季、四季如春之美称。他不仅具有云南四季如春、干湿分明、立体气候显著三大共同特点,而且还独具一格的有着本地另外三个特点:一是比纬度、高度相近的东、西部地区更远离滇东北和滇西北两股冷空气路径,山地气候的逆温带更加稳定而明显,冬季较温暖。二是靠近孟加拉湾,利于南北冷暖气流交汇而产生较多的春雨,干季并不很干,冬季旱象轻微。三是雨季雨量充沛且较均匀,夏、秋气温不太高、具有温和湿润的平衡条件[7]。
copyright paper51.com paper51.com 从茶叶适宜生长的环境条件和凤庆县的地理气候及土壤对比可以看出,凤庆县是最适合种植茶叶的地区之一。目前,通过对凤庆县的地理位置和光、热、水、土、气的分析及生态环境的研究,凤庆县现已形成了茶叶种植的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格局。 copyright 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2 “滇红”茶的栽培历史及其发展 http://www.paper51.com http://www.paper51.com2.1“滇红”茶的栽培历史 copyright 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凤庆县种茶已有悠久的历史。有专家按物种起源的概念:“只要有人类居住地区,就会出现生物驯化过程;物种起源可以有多中心;作物有无数的变异种类和生态类型及野生祖形”推断,2200年前居住在凤庆的濮人,即百濮,就开始种茶,对生物进行驯化[7] 。那棵形如华盖,有着3750圈年轮的世间最古老、最粗壮的“香竹茶皇”就是最好的见证。早在西汉时期,凤山境内到处是野生大茶树群落,每到茶叶大发季节,先民濮人便采摘野生茶作为药用和祭神。唐代植于房前屋后,发展成为茶饮料。清末,顺宁(凤庆)知府琦璘倡导广种勐库大叶茶。从此,勐库大叶茶由小农经营形式转向官商豪绅投资、雇工、开辟荒山,大面积连片种植发展,渐栽渐广,遍及迎春河和顺甸河以及澜沧江南畔。明朝时,就能制造出与碧螺春、龙井茶相媲美的太平茶和玉皇阁茶。凤庆县品茶蔚然成风。大旅行家徐霞客到凤庆考察了9天,所到之处都受到“煎茶饮余”的款待。1911年辛亥革命后,有名的“顺宁茶”、“凤山春尖”沿着古驿道运往中外四方,开辟了一条堪与南方“丝绸之路”媲美的“茶叶之路” [8]。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凤庆县是世界茶叶的原产地之一。但“滇红”的生产仅有70年的历史。1938年秋,著名茶叶专家冯绍裘为开辟西南茶区来到凤庆,创制 “滇红”,并创办顺宁实验茶厂。从此,可与印、斯红茶媲美的世界一流的滇红茶在凤庆县诞生了,凤庆县成了滇红名茶的故乡,同时凤庆也成为中国十大茶乡之一[9]。
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2.2“滇红”茶产业的发展
paper51.com paper51.com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年来,凤庆县茶叶种植,大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0]: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 第一阶段,1950~1954年,主要是垦复建国前遗留下来的3万多亩老茶园和垦复全面荒芜的茶园,至1954年,茶园总面积达36500亩,茶叶总产达993.10t。 paper51.com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第二阶段,1955~1958年,农业合作化规模适宜生产力发展时期,农民积极性高涨,发展了4万多亩,这一时期开始种植连片茶园,改顺山条植为条带状横植。至1958年茶园总面积达41400亩,茶叶总产2057.35t。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paper51.com第三阶段,1965~1967年,在全县各乡、镇、村掀起连片集中大发展高潮,至1967年茶园面积达54160亩,茶叶总产达2175t。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http://www.paper51.com第四阶段,七十年代,掀起了第二次种植高潮,全县各乡、镇、村建立起大面积连片、筑等高台面、深挖种植沟的新茶园。至1979年,茶园总面积达92430亩,茶叶总产达2386.20t。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http://www.paper51.com第五阶段,80~90年代中期,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的破山开荒,不断的改进种植技术。至1990年,茶园总面积达12 9815亩,茶叶总产达5463.40t。 paper51.com http://www.paper51.com 第六阶段,90年代后期以后,根据可持续发展原则,与科学技术相结合,建立了大棚育生态茶,不断的扩大生态茶园面积。目前,凤庆县茶园总面积达27万亩,高优生态茶园面积8.4万亩,产量达15180t,产值4.6亿元,占凤庆县总GDP的60%。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paper51.com
paper51.com 3 凤庆县“滇红”茶叶种植现状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3.1种植业现状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paper51.com 3.1.1 茶区分布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http://www.paper51.com凤庆县辖15个乡镇按地理方位、山脉引伸、江河流向、宜茶环境而复合取其茶区名称,分中部茶区、顺甸河茶区、沿江茶区、南部茶区、夹江茶区。
copyright 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凤庆县的茶年年发展和几个阶段的大发展,茶区布局已由原来凤山、洛党、大寺、勐佑等几个生产茶乡,发展到全县15个乡镇、185个村都种茶产茶,总面积比1949年增长5.29倍,茶叶产量比1949年增长9.93倍,投产茶园平均亩产提高1.65倍[10]。 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 截止2007年凤庆县茶园总面积达到27万亩,高优生态茶园面积8.4万亩,产量达15180t,产值4.6亿元,预计2020年将茶园总面积达到30万亩[10]。
http://www.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 3.1.2 种植技术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凤庆县人工栽培茶树的历史至少已经有千年以上。初期的茶树栽培方式,从现在健在的百年以上茶树看,有单株定位栽的,有成排成行等距离栽的。其种植技术似如《茶经》所述:“法如种瓜”,民间称“达大窝塘”,即深耕30~60cm,培入肥土,杂以路肥栽植[11]。栽后浇定根水,并以篾框围护,防止割地埂草误拔。古代种茶所选择的土壤及风向阳光,是很讲究的。古代的这种种植技术,一直沿袭到明末清初民间引进小普洱茶和勐库大叶茶。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50年代以前的种植方法是:土壤深耕30~60cm,有树根之外,深耕1~1.3m,掘其树根,并深埋蕨类及其他绿叶杂草,焚烧难于腐烂的荆棘,除尽树椿、石头,切锄大块土壤,称为开生荒。目前种植的茶苗排列,多为顺山条植,或顺山三角丛植,亦有“满天星”或大四方定植。苗植株一般500~800株左右,较密者约1000~1500株[11]。
copyright paper51.com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茶园茶树排列逐步进行了改革,将顺山条植和顺山三角丛植的栽培,改革为横山等高条植,亩植一般都在1500株左右,民间称一尺五两头栽,或一尺二两头栽[11]。 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3.1.3 茶园管理 http://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古代茶树种植尚未成园,茶树管理未形成制度化、标准化。50年代前的茶园管理,除视茶叶行销情况而年耕锄1~2次和以间作农作物而间接供肥外,没有形成规范化地系统管理制度。 copyright 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 建国以后的60年间,茶园的管理由低层次逐步向深层次发展,由小面积试验、示范到大面积普及、推广,科技意识不断提高。至今,茶园的管理已经形成制度化、标准化的管理方式。
copyright paper51.com paper51.com 3.2 制茶技术现状 paper51.com http://www.paper51.com自“滇红”与“祁红”起名以后,红茶的制作在不断的改进,与饮料的制作相结合,标准化,规范化。茶叶形成商品以后,民间制作绿茶类的晒青茶,有将鲜叶炒软、揉紧、晒干的,有蒸软、摊凉、捂堆、失水的。滇红茶,也根据不同的采摘标准,进行分级装放、分级制造成不同类型的红茶[11]。
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 3.3 “滇红”茶主要品牌及产品流通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 滇红茶的诞生,是凤庆县茶叶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开启了中国红茶的新纪元。从此以后,滇红茶生产日益发展,品质逐年提高。8个种类的滇红茶,享有倾醉人间大自然饮品的美誉:[12]
http://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1) 凤牌金芽茶:属滇红珍品,产于凤庆县1700m以上无污染海拔地带,精选生态茶园中的优质原料,经传统和科学工艺精制而成,具有金毫满披、汤色红艳、香高味醇的特点。内含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氨基酸等成份,是延年益寿的纯天然保健饮品。
copyright 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 (2) 凤牌功夫红茶。选用含茶多酚较丰富的凤庆县大叶种茶作原料,采用科学方法和严格的工艺精制而成,其外形条索紧结肥壮,色泽乌润,金毫特显,冲泡后汤色红艳,滋味浓醇,香气馥郁,水浸出物高达40%以上。其系列产品有外事礼茶、滇红毛峰、F500、F501、F502、F503、F504、F505、F506等。
http://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3) 凤牌红碎茶。选用优良凤庆县大叶种茶鲜嫩芽叶作原料,采用科学方法精制而成,水浸出物高达40%左右,其外形颗粒紧结,身骨重实,色泽调匀,冲泡后汤色红艳,金圈突出,香气馥郁,滋味鲜爽,它以出类拔萃的品质受到国内外茶叶界行家的高度赞赏,品种有CF262,CF271,CF413,F102和F104等。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4) 凤牌CTC红碎茶。引进国际先进的生产线,以国家级良种凤庆县大叶种鲜叶为固定原料精制而成,此产品外形颗粒重实,均齐纯净、色泽油润、内质香气甜醇,汤色红艳,滋味鲜爽浓强,叶底红匀明亮。产品货号有CTC231,CTC2#,CTC5#和CTC末茶。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5) 凤牌小包装红茶。是凤牌功夫红茶的高档产品和骨干产品,以国家级良种凤庆县大叶种鲜叶为固定原料,经精加工而成。其外形条索紧结,金毫显露,汤色红艳明亮,香气高润,主要品种有F501,F101,F103,毛尖、滇茶王和金叶红等。 copyright paper51.com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6) 凤牌速溶茶。凤牌速溶茶是滇红集团近年开发的跨世纪饮料,富有强烈的时代感,与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准相适应。该产品科技含量高,质量上乘,冲饮方便,是老少皆宜的速溶保健饮品。品种有茶粉、奶茶。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7) 凤牌红茶袋泡茶。选用优质凤庆县大叶种精制茶叶为原料及先进的机械设备生产,制作精良,冲泡方便,卫生,滋味浓强鲜爽,香气纯正,浓淡随意,可加奶、糖、柠檬品饮。
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8)凤牌特种茶。属紧压茶系列产品,既可冲泡饮用,也可保存鉴赏,该产品色泽乌润,香气纯正、滋味醇和、汤色橙红尚明,其紧结的造型适宜贮藏和运输。品种有砖茶、元宝茶、蘑菇茶、金瓜茶、象棋茶和茶具茶等等,是凤庆县滇红茶文化艺术的精品。 paper51.com paper51.com 滇红名茶从1938年创制到现在已经走过辉煌的七十多年历史。它从一株幼苗发展成一棵苍天大树。滇红企业从最初的手工制造加简单木制机械,发展成现在的企业集团,拥有现代化的生产线,走进了网络经济时代。畅销国内外,并以“凤牌”注册商标,按照市场经济及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建成集茶园基地建设、茶叶科研、新产品开发为一体,十一个品种系一百三十一类产品齐头并进的产供销一条龙的大型茶叶集团。滇红是全国500家最大的茶饮料制造企业之一,立顿、统一、康师傅、娃哈哈等驰名国内的茶制品牌,使用的也是滇红提供的原料[12]。 paper51.com http://www.paper51.com4 “滇红”茶产业存在的问题
paper51.com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4.1 种植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凤庆县茶园,无论顺山条植的老茶园,还是50年代后期以来的新茶园定植的条带状新茶园,均无规范化排水和耕作道路布局,这是一大不足。茶园种植以杞木树(水冬瓜树)为主的覆荫树虽比较重视,但防风林带的保护和培育较差[13]。
paper51.com http://www.paper51.com 4.2 制作工艺中存在的问题
http://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在红茶制作的整个工艺流程中,初制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过程,而往往问题也是存在于这一过程[13]。
paper51.com paper51.com 滇红功夫毛茶初制工艺路线示意图: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 鲜叶→自然萎凋→揉捻→解块筛分→发酵→ 干 燥 →摊凉→开场审评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http://www.paper51.com毛火︱足火 ←摊凉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http://www.paper51.com 拼袋归堆(或销售) copyright 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鲜叶:在鲜叶的采摘过程中有很多茶农因为只销售鲜叶,所以为了增加重量而把马蹄和茶子也拌入其中,增加了制茶的难度,进而影响了茶的质量。
paper51.com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其他工艺:凤庆县茶区的经验表明,萎凋不足,叶质硬而脆,揉捻时芽叶易流失,发酵不匀,制成毛茶率断碎多片,香味低淡,水色浑浊,叶底花青;萎凋过度,芽叶枯焦,叶质干硬,不易成条,茶汁难揉出,发酵不匀。制成毛茶,松泡多扁条,色泽灰枯不显金毫,香味低淡,汤色红暗,叶底乌暗,干茶多碎、片、末。萎凋、发酵不足,干燥只用毛火,而没有用足火,是毛红茶的质量减低[14]。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4.3 推广与销售中存在的问题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滇红茶产于凤庆县,虽然畅销国内外,但是就凤庆来说,还是一个不太知名的小县城,交通的不便利,阻碍了“滇红”的更好更快的发展,加之宣传力度的不够,使之成为了不为世人熟知的商品,因为国人不太习惯于饮用红茶,使其只能有较小的使用范围[14]。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5 进一步发展“滇红”产业的建议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paper51.com5.1 种植方面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paper51.com 近年来,由于茶叶价格的不稳定波动,更多的人民在低海拔地区大面积的毁坏良田,使原本种植粮食的土地,变成了产量、品质均不太高的茶园,这样就严重的破坏了产业的合理结构。据此我认为茶乡人民应该: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 首先, 熟知种植茶树的地理位置,海拔不能太低,应该在适应茶树生长的范围内,即1600~2100m之间。 copyright 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 其次,合理地间、套作与保护茶园周围的环境相结合,保持水土,使茶园也成为一个生态公园。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再次,增加锄挖、修剪的次数,并科学地施肥,进而提高亩产量。
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最后,改善茶园的排水沟,勤除草。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paper51.com 5.2 加工制作方面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第一,尽量提高鲜叶的采摘质量,把好质量的检测关,增加茶叶的分级,增加茶的种类。
paper51.com http://www.paper51.com 第二,教茶农如何把握好萎凋的度,提高茶叶成品的质量。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第三, 督促人民做好毛茶的发酵、干燥的工作。 http://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5.3 科技和推广方面 paper51.com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首先,培养更多的茶学方面的人才,同时做好饮茶、制茶、种茶的教育培训工作。
http://www.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 其次,种茶销售相结合,提高人民的思想觉悟。
http://www.paper51.com paper51.com 再次,让茶叶与其他产业相结合,弘扬茶文化。 copyright paper51.com paper51.com 第四,建立茶叶生态工程,向世界宣传滇红茶。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http://www.paper51.com第五,把茶农与消费者结合起来。
copyright 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
paper51.com 6 “滇红”茶发展前景展望 copyright paper51.com http://www.paper51.com 据透露,伴随着滇红集团在英联邦国家打开市场,东南亚、俄罗斯等国家地区也已成为滇红进军的目标,一个广阔海外市场已经初具规模。近年来,红茶和普洱茶由于有暖胃润肠、减肥解毒、降低血脂、舒缓便秘的功效和器具有的茶性温和、适合各类人群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市场追捧,有望让世界人喝滇红。 http://www.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 就产量方面,截止2007年凤庆茶园总面积达到27万亩,高优生态茶园面积8.4万亩,产量达15180t,产值4.6亿元,预计2020年将茶园总面积达到30万亩[7]。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http://www.paper51.com 致 谢:感谢王林老师在本文撰写过程中给予指导和帮助,感谢凤庆县农业局提供相关资料和数据。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paper51.com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参考文献: http://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1] (唐)陆羽,(清)陆廷灿著.茶经读茶经[M]. 陕西:三秦出版社,2002,21-25。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2] 云峰编著.品茶地图[M].云南:农村读物出版社,2004,67-80。 http://www.paper51.com paper51.com[3] 名山名水名茶[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120-130。 http://www.paper51.com http://www.paper51.com [4] 六大茶山[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2-8。
copyright paper51.com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5] 张忠良,毛先颉编著. 中国世界茶文化[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239-246。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6] 地方志办公室,凤庆县茶叶志编纂委员会编.凤庆县茶叶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2003,23-40。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7] 茶乡[J].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2007,2(3):30-33
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8] 郭文顺,周嘉诚.农业考古[J].1995,9(4):20-23
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9] 鲍志娇著.茶的故事[M].山东: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110-115。 http://www.paper51.com http://www.paper51.com[10] 陶文瑜著.茶客[M].湖北:农村读物出版社,2001,56-90。 http://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11] 地方志办公室.凤庆县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2000,32-40。 http://www.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 [12] 周红杰著.云南名茶[M]. 昆明: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科技出版社,2005,44-50。
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13] 滇红史略[M].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2002,79-90。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14]马明博,肖瑶选编.煎茶日记[M]. 湖北:农村读物出版社,2001,56-89。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http://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Fengqing "Dian Hong"Tea industry developmentand posepects
http://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TheChemistr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Department of Yuxi normal university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http://www.paper51.com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 classgrade2005 Name: Yang Bei 2005035158
http://www.paper51.com http://www.paper51.com Supervisor: Wang Lin
http://www.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Abstract: Yunnanblack tea, also known as "Dian Hong" Fengqing is the famous " Dian Hong " tea town. Fengqing tea industry isthe main industry, and its output accounts for the county 60% of total GDP, itsexports of the country's total exports accounted for 85% of the volume of tea,this is determined by geographical location Fengqing and light, heat, water,soil, gas and other conditions determined. In this paper, Fengqing recalled thehistory of development of tea cultivation, the status analysis of tea industryto identify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ea production,accelerate economic development Fengqing initial ideas. copyright 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Key words: Fengqing ,"Dian Hong" tea industry, development, posepect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paper51.com paper51.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