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近年来,随着洱海流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洱海的水质出现明显恶化趋势,TN和TP逐年上升,正在由中营养向富营养状态转变,因此迫切需要对其实施治理,恢复洱海及其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茈碧湖及其下游的弥苴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82亿m3,占洱海多年平均径流量的47%左右,茈碧湖流域约占洱海流域总面积的30.3%左右,作为洱海上游最大的支流,除了自身截留部分污染物外,茈碧湖还通过弥苴河向下游输入大量的污染物,其中,进入洱海的COD、TN和TP量分别占到流域总污染负荷的29.3%、17.7%和15.2%;同时,茈碧湖流域内也出现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农业面源污染量大,湖滨带破坏严重、水污染防治形势严峻、饮用水源地保护任务日趋加重、保持湖体水质总体II类任务艰巨等,已威胁到其作为旅游风景区和水源地功能的发挥,因此,在恢复洱海水质的关键时刻,急需对其上游的茈碧湖流域实施可持续发展研究,探讨削减进入洱海的污染物,维系整个流域的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http://www.paper51.com 2 茈碧湖流域概况 copyright paper51.com
2.1 自然环境概况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茈碧湖位于滇西大理洲北部——洱海发源地的洱源县境内,坐落于县城东北4km的罴谷山下,因湖中盛产“辰时开放未时收”的茈碧花而得名。该湖是洱海上游的主要湖泊之一,为一吞吐湖,南北长5.85km,东西平均宽1.57km,最小0.75km,湖泊面积为7.86km2,岸线总长17km,海拔高程为2055.2~2055.9m,正常蓄水位2056.2m,最大水深32m,平均水深11m,平均水温14℃,总库容9322.4万m3,其中灌溉库容1877万m3,死库容7445万m3,设计最高水位2058.55m,蓄水2600万m3,径流面积690.1km2,其中本区167.6 km2,引流区522.5 km2(凤羽河268 km2,茈碧湖以下254.5 km2),水源充沛。 http://www.paper51.com 茈碧湖流域由弥茨河支流、凤羽河、海尾河、弥苴河上游以及附近山涧组成。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1)凤羽河:茈碧湖的主要水源,发源于点苍山西北坡的盐井岭西北侧,由南向北,沿途汇集清源洞泉、三爷水、大涧河、马沿沟、青石江、白石江、铁甲河、溪登涧等山地河流,经凤羽坝,穿山关峡谷,入洱源坝,绕县城东侧,至海口村东入茈碧湖,全长33.6km。凤羽河在县城前分出一条支流——消水河,穿过县城旧城区后也汇入茈碧湖。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2)弥茨河支流:为茈碧湖的又一水源,该支流在分洪闸处由人工控制,季节性汇入茈碧湖。 http://www.paper51.com
(3)海尾河:由茈碧湖水库节制闸起,至巡检村下的新桥止,长10.4km,沿途汇集城区积水、温泉、凤羽河支流、弥茨河及黑汉涧、白汉涧诸山水后,下泻龙马涧峡谷,至下山口电站,该段为弥苴河上游。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2.2 社会经济概况 paper51.com 茈碧湖流域辖茈碧湖镇、三营镇、凤羽镇及牛街乡的一部分。2006年末,流域总人口为149870人,其中农业人口102299人,占流域总人口的68.25%,同年末,洱源县总人口为275844人,流域人口占洱源县总人口的54.33%。茈碧湖流域由于农业人口比例高、农业从业人员多,因而在流域农业经济中,农牧比例较大,是茈碧湖流域农业生产的支柱产业,渔业也占一定比例,林业所占比例较小。茈碧湖流域耕地总面积为14.86万亩,占洱源县耕地总面积的46.38%,人均耕地0.99亩;茈碧湖流域内工业企业较少,且规模很小、分布不平衡。2006年末,茈碧湖流域工农业总产值产值为79163.72万元。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流域旅游资源丰富,具有洱海源头白族文化之乡和高原水乡的特点,区位优势明显,以大理地热国温泉旅游度假为主的旅游业不断升温,2006年,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43万人次,同比增长10%,实现旅游社会收入29314万元[1]。 http://www.paper51.com 3 流域环境、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及问题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3.1 水生生态环境现状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3.1.1 水污染形势严峻,水体功能受到损害 paper51.com 近10年来,随着流域水资源需求的增大和面源污染的加剧,茈碧湖体水质逐渐恶化(表1),严重影响了水体功能。2005年,2006年随着环保工作的力度加大,通过采取有效保护措施,茈碧湖水质恢复为Ⅱ类水质,符合其水功能类别,但水污染形式依然严峻,水体功能受到一定程度损害[2]。 copyright paper51.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