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中生自身的因素 1、学习态度和动机上的原因。有些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对学习没有兴趣,整天不专心学习,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在课堂上捣乱,做与学习无关的活动;有些学生认为学习是为了家长,为了老师而学,不是为了自己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消极被动的学习,自己不会积极主动的去学习;有些学生具有消极的自我认知,对学习没有信心,认为自己学习能力不足,在课堂上会表现出怯懦和自卑;有些学生发现自己无法在学习上获得老师和同学的肯定,往往故意在课堂上制造一些麻烦以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等等。“作为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学习动机直接影响学生对学习的坚持性和受挫能力。”④一旦学习动机水平下降,学生可能会在受到新异事物干扰时无法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在被指明有误后,放弃对问题的思考;对自己的失败进行消极归因,放弃努力,甚至在人际交往上也产生问题。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2、初中生的身心发展因素。初中生的身心发展是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重要因素。初中生正处在生理不成熟向生理成熟发展的过程中,而发展中尚未成熟正是导致课堂问题行为的一个内在因素。第一,初中生处在青春发育期,既长身体又长见识,既好奇又好玩,并具有相对的人格独立性和自主性。自我意识明显增强,由自我意识所形成的与父母的代沟,与老师要求的背离等等开始形成并有所发展,主要表现为逆反心理,并做出一些叛逆的行为。第二,特别是初二学生身心处在波动期,课程量增加,强度难度提高,教师的要求更严格,学习压力加重,自身不能有效的调节,更容易产生一系列的课堂问题行为。第三,初中生理性思维开始形成并有所发展,但主导思维行动的还是非理性的东西。对初中生来说情感还不太丰富是因为他们的情感世界比较狭隘,尽管想象力丰富,但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形成比较稳定深刻的那样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基础。由情感所产生的某些情绪变化无常,而且比较脆弱,当遇到某些问题和挫折的时候,难以克制自己的情感表现,容易冲动,不能正确对待,以致产生课堂问题行为。第四,初中生辨别是非,控制自己的能力不强,在很大程度上对一些比较敏感的又时尚的一些东西分不出轻重,有利还是不利。这类学生主要表现为管不住自己,易受校外其他因素的干扰,做出一些不符合课堂常规或违背教师教学意图的行为。 copyright paper51.com (二)教师的因素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凡是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都是老师在某些方面引起的。我认为引起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教师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paper51.com
1、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有些教师在传统应试教育的思想影响下,“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把教学生应付考试,追求升学率作为教学的指导思想,重智轻德,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大搞题海战术,学生学习负担沉重,压力过大,引起对学习的焦虑、厌倦、逃避;有的教师还有意歧视成绩差的同学,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有的教师不认真备课,教学内容不熟悉,讲解中吞吞吐吐,时常无故停顿,给有些学生可乘之机;有的教师不能科学的把握教学内容的分寸,课程内容过难或过易,讲解速度过快或过慢,影响学生的积极性;有的教师课堂教学方法死板,生搬硬套,千篇一律,枯燥无味;有的教师组织教学不力,对个别学生的问题行为不闻不问,任其为所欲为;也有另外一些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行为又过分敏感,动辄训斥,滥用惩罚,对学生限制过多,由教师的教学水平差导致教师威信降低,引起学生的各种问题行为的产生。 http://www.paper51.com 2、教师的言行举止。首先,教师对学生缺乏热爱和尊重,对学生态度生硬,急躁粗鲁,或者用尖刻的语言讥讽、侮辱学生,漫骂学生;或者用体罚或变相体罚的手段对付学生,引起师生关系紧张,激起学生对教师的反感和对立情绪。其次,是教师不能严于律己,主要表现为教学态度马虎,不求上进,上课迟到早退,工作懒散,不注意自己的仪表风度,衣着不整,举止不文雅,动作不规范等,学生或消极模仿,或从心底鄙视教师,教师威信低。事实证明,教师威信越低,越难控制或纠正学生的问题行为。再次,教师缺乏自我批评的精神。当问题行为严重的干扰课堂教学时,教师常常产生激怒的情绪,严厉惩处,而很少引咎自责。由于教师缺乏寻找自己在教学和师生关系方面不足之处的主动性,更不在学生面前坦率地承认自己的疏忽,从而加剧了学生的不满情绪。最后,教师之间不能团结协作,不协调,不配合,对学生要求不一致,尤其是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之间不协调,不合作或相互唱对台戏,造成管理的松懈与混乱,促成了学生的问题行为。 copyright paper51.com 3、学生对老师的看法。绝大多数学生总是把对教师的情感反映在对教师所教学科的学习中。因此,如果学生对教师的言行举止反感,不听其教导,有的还会产生逆反心理,进而产生厌学心理,学习的动机和学习的重要性就会淡化或忘记,就会缺乏学习上的积极和主动性,在课堂上表现出难以投入学习,课堂问题行为随之产生,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一旦学习成绩下降,学生就会对教师更加反感,对课堂充满厌恶感。长期下来,就会形成恶性循环,成绩越差,对学习和老师的教育就越反感,课堂问题行为难以消除。 http://www.paper51.com
(三)环境的因素 paper51.com 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除了取决于教师和学生方面的因素外,还与环境的因素有关。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的影响。 copyright paper51.com 1、家庭的因素。首先,家庭的教育方式会影响学生课堂上的行为。有的家长娇惯溺爱,纵容放任,对子女百依百顺,这种方式容易养成自我中心,甚至玩世不恭、放荡不羁;有的家长粗暴严厉,动辄打骂,这种方式容易养成其子女弄虚作假、消极对抗,或冷漠孤僻,情绪异常。其次,随着离婚率逐年上升,如今单亲家庭越来越多。父母之间的不和关系结束了,他们得到了解脱,但我们应想一想伤害最重的还是孩子。在不少的离异家庭中,孩子失去了"家"的温暖,失去了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得不到父爱、母爱;失去了家庭的温暖,亲情感情淡化,造成孩子心灵的严重创伤。单亲家庭对孩子的行为会产生消极影响,这些孩子在行为上常表现为自制力差,容易产生对抗性逆反行为。再次,隔代抚养在当今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由于当代生活节奏加快,年轻的父母常感到没时间抚养孩子(有些父母离婚单亲家庭、外出打工家庭等),就交给爷爷奶奶来照料孙子、孙女。由于祖父辈的过于溺爱,使孩子养成任性、自私、为所欲为等性格;同时与父母的关系疏远,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产生情感和人格的偏差。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2、社会的因素。“在当今信息时代里,社会各种信息通过多种媒体大量涌入学校,学生的知识总量中,有一半左右是通过学校以外的大众媒体获得的。” ⑤大众媒体传播的信息并非都是积极的、正面的,也有很多诸如暴力、色情、凶杀、追求感官刺激等庸俗的、商业性的、低级趣味的内容。学生受这些内容的影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甚至盲目模仿和具体尝试其中的动作与行为,这些行为也常延伸到课堂中。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驱动因素,社会上出现了各种违法违纪的经营行为。如网吧、电子游戏厅、台球室等屡禁不止。这些都成为严重腐蚀初中生身心健康的一大社会公害。校园周边有些网吧只顾着自己赚钱,不顾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对未成年人违法开放,使一些初中生沉迷于网络,收集查看不健康的网页和信息,热衷于网络游戏,网上交友,从而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另外是受同伴团体的不良影响。“现代社会同伴团体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尤其是独生子女一代,这样的影响更加突出。”⑥由于家庭中缺乏应有的交往互动,因此同伴团体形成的“归属感”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更加强烈,而这种归属和认可往往是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对他们产生更大的影响。同伴同学之间的相互比较会产生很大的压力,这种压力影响学生对学校、对教师、对学习的态度,是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3、学校的因素。学校的应试教育,主要表现在把所有的教育教学都归一为对付中考,除了升学率、分数其他的都不是,只顾少数不顾多数,只要精英不要大众,只重视学生的分数,不重视学生能力的发展;奖励以学习成绩为标准,不考虑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在人际交往和学习中出现问题时校方偏袒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不尊重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学校制定的校纪校规,没有坚持以学生为本等等。所有这些因素都促使学生在课堂上做出不同的反应。 http://www.paper51.com 三、对策及建议 paper51.com 课堂问题行为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教师对它不能掉以轻心,必须想方设法对它进行处理和解决,否则难以维护教学的秩序,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http://www.paper51.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