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人际关系的和谐。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儒家提倡宽和处世,协调人际关系,创造和谐的人际环境。孔子所提出的理想人格是善于宽和处事,协和人我,从而创造和谐的人际环境。他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③(《子路》) 认为人与人之间可以有矛盾差异,但君子追求的是人与人之间互补、和谐与合作,而小人追求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无差异的雷同,甚至推行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由此必然产生不和。《论语·卫灵公》云,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与人,则远怨矣”。③ 在一切问题上,要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就不会招致怨恨。《论语·学而》云:“与朋友交,言而有信”。③ 对待朋友要讲信用,人生最重要的品质之一是待人谨慎讲信用,热爱众生,有亲仁的态度去对待他人。孟子认为人和是事业兴衰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①(《公孙丑下》) 他还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①(《梁惠王上》)以一种推己及人的思维形成一种传统的处世方式,通过人际之间的情感的交流和彼此的联系,达到一种和谐的境地。荀子说:“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主张协调人际关系,团结一致,从而增强力量,战胜自然万物”。⑤(《王制》)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3、大同社会的理想。儒家提出了建设大同社会的远景理想。《礼记》描述了一个和谐理想的大同社会:“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不闭,是谓大同”。⑥(《礼运》)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社会的特点是:实行公有制,实行财产公用,主张实行民主,推举使用有贤德、有能力的人才;倡导人们讲诚信,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各尽其能,为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进行社会分工使壮有所用;消除私有观念,使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关爱弱势人群,使老有所终,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是一个公平、安定、充满爱心的社会,也是一个高度文明、高度和谐的社会。 paper51.com 4、协和万邦。在民族国家关系中,儒家主张和谐共处、协和万邦,讲和睦、友好、亲善,提倡“四海一家”、“天下一家”,推崇和平外交,反对不义之战、反对霸权,以实现民族国家的和谐。《尚书》提出了“协和万邦”的主张:“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⑦就是先“亲九族”,把自己的宗族治理好,继而“平章百姓”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好,进而“协和万邦”使各国和谐相处。《周易.乾卦》说:“首出庶物,万国咸宁”,⑧ 即主张万邦团结和睦共处。孔子提出“四海之内皆兄弟”荀子也有“四海之内若一家”的类似说法。孔子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③ 主张以文德感化外邦,反对轻率地诉诸武力。孟子提出:“仁者无敌”①(《梁惠王上》),主张“以德服人”①(《公孙丑上》),提倡王道,反对霸道。通过仁义之道建立国与国之间相互信任的关系,从而扩大自己的影响。 paper51.com http://www.paper51.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