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义利之辨一直是经济与道德领域争论的核心话题。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体制转型中,也伴随着义利观的深刻嬗变,由计划经济时期那种保留了较多重义轻利的传统因素、高度统一、具有明显的超越性及“左”倾倾向的义利观,演变成了反映市场经济特征的义利统一、以利为先、多元化和世俗化的义利观。对于这种嬗变,不宜简单地用“滑坡”或“爬坡”来加以评说,必须理解其内在的根源及机制,并且用唯物史观的立场来考察和评价。 paper51.com 【关键词】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义利观;变化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义利之辨历来是经济与道德领域争论的主要话题,而道德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要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改变。在一个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和经济体制急剧转型的时代,义利观就发生了深刻的嬗变。 copyright paper51.com
一、义利观嬗变的实证分析 paper51.com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选择了高度集中的、主要依靠行政手段、以政府直接管理为主的计划经济模式。在计划经济时期主导的义利观,是充分体现“公有制”的价值的诉求、把道德与政治密切相连、“绝对化、单一化”的政治价值观。那时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完全彻底为人民”、“大公无私”、“公而忘私”等等成为了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在文革时代,由于“极左”政治气候的高压和民众主体意识的缺乏,如“集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党叫干啥就干啥”、“党的需要就是我的选择”等成为了道德的楷模和标准,或者是教化人的信条,人们不敢轻易言利,甚至于“耻”于言利。那时候,什么都和政治联系在一起,把公民道德的崇高与政治觉悟划等号,政治与伦理的界限是模糊的。且整个社会的高度统一,特别是思想道德标准的高度一致性,客观上也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气,重义轻利、助人为乐、干部廉洁、民风淳朴、邻里互助、路不拾遗,张思德、雷锋、焦裕禄等在人们心里有崇高的形象,英雄主义的故事激励着世人。但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以前那种大一统、高度稳定的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甚至于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三鹿奶粉”事件中为谋利而不顾危及生命、“武汉宝塔湾事件”中为抢救溺水者开出巨额的价格、汶川地震中的“范跑跑”、最近广西公务员考试因泄题而重考,如此等等,个人主义、见利忘义的现象日益突出,基于此,有些人提出了道德“滑坡论”,哀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义利观所发生的变化是道德“滑坡”还是“爬坡”?该怎么样来把握和认识这些现象呢?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龚长宇做了一份关于“改革开放前的社会道德水平能得多少分”和“现在的社会道德水平能得多少分”的调查①,结果显示:被访者对改革开放前的社会道德水平的评价比较高(10分为满分)。调查中认同度最高分值是8分,占被调查人数的31.2%;其次是10分,占27.2%:再次是9分,占13.4%;7分占10.2%;6分以上的比例合计为91.4%。而被访者对于现在的社会道德水平的打分普遍很低,分值集中在3—8分,其中打4分的比例最大,为19.5%,以下依次为5分17.4%,6分16.3%,8分14.4%,3分14.1%,6分以下(含6分)的比例已高达70.0%。这一调查结果表明,在大部分人的眼里,现在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已经是今非昔比了,社会道德正在走着下坡路。 copyright paper51.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