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引言 相较于其他地方的陶制艺术品而言,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戛洒镇土锅寨的陶制品相当独特。据有关专家、媒体报导,新平土锅寨素有"陶艺活化石" 的美名。 copyright paper51.com
戛洒土锅寨,位于新平县戛洒镇南约1000米处,是一个仅10多户人家不到百人的傣族村,祖祖辈辈以制作土陶制品闻名于新平戛洒等地。这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古时候有一个年轻人在河边打柴,休息时信手在河边玩泥巴,先捏碗后捏锅,架起用火烧,烧好后用之煮汤:味道甚美,端到河对面的村寨,给乡亲们品偿,汤锅还在涨。土锅的烧制与功用随之流传下来。土锅寨的大部分人家都能烧制土陶制品,始于什么时候,谁也说不清楚,只知道是祖辈人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傣族史诗中对傣族先民创造陶器过程的记录是:“如今土做,也得晒干后,再用火烧它,使土变轻,装水水不吃,人用也好用,告诉你们吧!这叫做贡万(烧碗),这叫做贡莫(烧锅),这叫做贡蛊(烧盆)。”史诗记载:“从那个时候起,人学会了捏碗,人学会了烧锅,一代教一代”。 有的说是新石器时代遗传下来的印陶纹,历史可以上溯到中国的唐朝时期,距今约1000多年。⑴但也没有明确的资料记载,也就无从取证了。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戛洒镇土锅寨文献资料较少,至今还没有受科技、汉化、交通等因素的影响,还保留着原始、古朴的制陶艺术。本文通过对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戛洒镇调查,实地考察得到具体客观的资料来作论证并分析新平土锅寨原始、古朴的土陶艺术。 http://www.paper51.com
二、 制陶方法 copyright paper51.com 2009年8月10日,怀着无限的好奇,赶往了新平戛洒镇土锅寨,古朴的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土陶展示了无限的魅力,因为土锅寨人烧制土陶的工艺都是原始的手工操作。在已高龄67岁李美文老奶奶家里。她热情的讲解及用有28年的制陶技术,娴熟地为我们展示了原始土陶技术,能亲身体验原始、古朴的土陶艺术。使用的工具有木板、木棒、卵石等。其步骤如下: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1、取材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制作前,人们将田里纯净的粘土背回家,将其堆于土掌房顶或室內的某个角落,用一种特殊的工具(有点像以前做糍粑的工具),把泥土碾碎,然后边碾碎边拾去石块杂质,把泥土再用竹制的筛子,筛取细土,再用水和成软硬适度的泥,必将其放在阴凉处用草席或布、塑料纸盖好备用。 http://www.paper51.com 2、制作过程 paper51.com 制作经过,主要靠个人的经验捏塑,即,要制作大一点的土陶,就多用点泥。具体的制作过程是: paper51.com
(1)制底。先取适量的泥,放在木桩上,用一手心使劲拍打,一手在泥板下方转动泥,拍到泥板薄度适当、均匀时,就把泥板移到一块小木板上,用竹片削去不规则的边沿,这样就把土陶的底给做完了。 paper51.com (2)搓泥条。这的泥条也很有特点,它不像我们平时在学校做的,很细。泥条粗、均匀是土锅寨制陶的另一特别之处。泥条的数量要看制作土锅的大小、高矮来定,一根泥条的长度差不多要可以把底围一圈,就是底的周长。这样有利于好把握泥条的数量,如果有时泥条的长度不够就要适当放宽泥条的数量,待把泥条的数量做够,最后还要做一条稍微扁、粗的泥条,是封顶的备用泥条。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