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绪论 诗和画,在中国的文化里,是名分实合的一个联合体,“诗情画意”、“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都是旨在说明这种关系,这表明了它们共同的精神来源,或者说它们的思想依据是相同的。当然,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历史时期,可能会有不同的说法和表现,但内容和形式的同源性,却是不变的。林语堂曾说:“如果说宗教对人类心灵起着一种净化作用,使人对宇宙、对人产生一种神秘感和美感,对自己的同类或其他生物表示体贴和怜悯,那么依作者之见,诗歌教会了中国人一种生活观念。”[1] 对中国艺术的研究,如果缺少了对中国诗歌美学与文学美学的研究,那么对中国艺术美学的研究肯定是不完整的。诗是诉诸于思维的,它创造的是一个虚幻的空间;绘画则诉诸于视觉,直接形成一个具体的物象。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王夫之2 把依附于对象、依附于视觉的直接经验看作是诗歌创作的先决条件,也就是说,诗意虽飘渺,贵在“取境之真”。诗歌之中的“画意”,是从心境心情中得来;而画中的“诗情”却是对景造境之际所产生的。因而,诗歌中活泼的画意或画中新奇的诗意,都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东西,绝不是生吞活剥所能达到的。石涛说过:“名人许游未许画,画必似之山必怪;变幻神奇懵懂间,不似似之当下拜。”3也就是“不似之似”的艺术形象是主观描绘客观事物所获得的审美认识。因此画家的创造与诗歌的创作过程和表现理论是一致的,因为无论是诗歌,还是绘画,都能够从创造生命和创造形式的力量中,从精神自由的感受中体会到审美的愉悦与释然。 paper51.com 二、“诗画一律”的中国诗与画 paper51.com 在中国文化里,诗与画无疑是一对最为紧密的姐妹艺术,它们共存于同一画面之中,构成有机和谐的艺术整体,产生炼就了一种西方没有的“合金”,并形成了独具民族艺术特色的结构系统。诗歌和绘画作为艺术家的精神载体,在宣泄仕隐交替的社会情感内容方面,不谋而合地走到了一起,共同构成艺术家心灵依托的另一艺术形式,特别是诗歌为绘画赋予了不同的情感和个性。如郑板桥的《墨竹图》(图一),作者在右下方的竹竿之间题诗:“不过数片叶,满纸混是节;万物要见根,非徒观半截;风雨不能摇,雪霜颇能涉。”4 诗在此处不仅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书写的诗句在画面中增强了作品的整体构成感和疏密变化。 paper51.com 再如吴门画派文征明的《霜柯竹石图》(图二),图中描绘了太湖叠石,旁植杂树,枯枝修葺,画意自然,不作巧饰,反映了画家宁静平和的心态,而在画的上方自题诗云:“画几薰炉静养神,林深竹暗不通尘。斋居见说无车马,时有敲门问茶人。”5 画中木用枯笔,与洒脱清逸的题字相得益彰,增加了气势。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