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在经济文化日益增长的当代,体育从某种意义上说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经济文化的发展程度。而体育竞技技术的发展及提高就需要科学的理论和实践作为训练基础,而在日常的教学及训练活动中,教练员,教师了解人体各供能系统的供能形式及特点对科学安排训练及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提高了训练效率。在运动训练中,教练员针对系统的训练,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安排好训练负荷及强度、运动量,才能使运动员尽快出成绩,取得最佳训练效果。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1 糖酵解供能特点及训练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特点: paper51.com 运动员在以90%-95%最大摄氧量以上强度运动时,糖供能点95%左右,糖是运动时唯一能无氧代谢合成ATP的细胞燃料,糖氧化具有耗氧量低,输出功率较脂肪氧化大等特点,是大强度运动的主要能量来源,在运动中占据重要地位。 http://www.paper51.com
训练: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当运动时最大用力超过10S以后,由CP—ATP能量系统供能减少,无氧糖酵解能量系统供能增加,为了改善糖酵解能量系统的供能能力,必须对该系统进行超量负荷训练,实际训练中可采用两种训练方法: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1.1 最大乳酸训练特点 paper51.com 目的是使糖酵解能系统供能达到最高水平,以提高速度耐力的运动能力,跑1min左右,达到力竭状态时,血乳酸最高也只在15mmol/L左右,因此,如果能提高最大的乳酸耐受力,就说明糖酵解能量系统得到了提高,这样就可以抗疲劳出成绩,在训练时可采用1—2min最大强度的间歇练习,每次练习时间的间歇时间为3-5min,这样可使血乳酸达到最高值,而且也大大地高于一次全力运动后的血乳酸值L.Hermansens(1971)发现,运动员经过5次1min全力跑,休息间歇4min,重复5次后,血乳酸可达到35mmol/L,这样能发展糖酵解能量系统的最大能力。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1.2 乳酸耐受能力训练 copyright paper51.com 提高身体对乳酸的耐受能力对速度耐力型运动员尤其重要,乳酸的训练是应用超量负荷的方法,在第一次练习后使血乳酸达到最高水平,目前认为以12mm01/L较为适宜,然后保持在这一水平上,使肌体在训练中忍受较长时间的刺激,从而适应和提高乳酸耐受能力,在训练中可采用1min的运动,只不过强度弱小于最大乳酸训练的运动强度,使血乳酸有一定的清除,再进行下一次练习,使血乳酸达到12mm01/L左右,休息4-5min后使血乳酸又升到12mm01/L左右,运动要重复进行,其目的是使血乳酸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这样身体才能适应这种刺激,从而提高乳酸耐受能力,E.W.Maglische(1982)发现,如果运动强度过大,休息时间过短,中间没有适当的恢复在2-3次运动后便由于能力下降,血乳酸减少,速度下降,收不到乳酸耐受能力训练的效果。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2 ATP—CP能量系统的特点及训练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特点: copyright paper51.com ATP(三磷酸腺苷)和CP(磷酸肌酸)都是储存在细胞中的高能磷酸化合物,肌肉运动时ATP分解供能1-3s,随后要由CP供能,CP在肌酸激酶(CK)的催化下,可使二磷酸腺苷(ADP)再合成ATP,维持供能时间约为7.5S,而且是输出功率最大的一条供能系统。 copyright paper51.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