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无忧网提供:计算机毕业论文范文|计算机毕业设计|计算机毕业论文
栏目导航 舞蹈学 艺术教育 艺术设计 音乐 体育 美术学 代写论文
当前位置: > 文体论文 > 体育 >

影响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社会分析

1 研究意义及现状

1.1研究意义

paper51.com

“现代社会是以工业发展为标志,政治、经济、科技、文化高度发展的社会。现代社会要由现代人来创造,现代人要由现代教育来造就。”①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他们不仅需要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道德修养,而且还必须具备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理去迎接现代社会的选择和挑战。如果没有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身体素质,将影响其一生的工作和生活。国际大众体育协会主席帕尔姆先生曾预言:“如果说20世纪是奥林匹克运动世纪的话,那么,21世纪必将是大众体育的世纪。” ②新世纪体育作为人们追求“健康生活方式”和“终身健康”的价值必定会得到发展和弘扬。高校是大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也是学生身体和心理趋于成熟和完善的时期。这个时期体育锻炼进行如何,将直接影响学生锻炼技能和习惯的形成,对学生进入社会后终身锻炼将产生极大影响。然而由于高校1-2年级的体育课每周只有一次而大部分学生不懂体育锻炼的知识。学生素质普遍下降,由此可见,仅靠体育课达到增强体质是不现实的,对大学生身体健康成长的需要是不够的。因此,要做到终身进行体育锻炼,除在体育课中逐步培养外,还应通过在课余体育锻炼中来培养大学生自学、自练、自评能力。课余体育锻炼是课堂体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育教学的延续和补充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课余体育锻炼在对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起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体育社会学是一门把体育这种社会文化现象作为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整体,在外部研究体育与其它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在内部研究体育与人的社会行为,社会观念的关系,以及体育运动的结构,功能,发展动力和制约因素,用于推动体育和社会合理发展的综合性的科学。”③本文的研究是应用社会学的基本原理对我校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情况进行社会学分析,为更好的使体育锻炼在我校健康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1.2 研究现状

paper51.com

在以往较长时间里,学校体育重体育课教育,轻课余体育锻炼,将课余体育锻炼看作是体育课的延伸和补充,是体育课的附属,为体育课教学服务。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安排课余体育锻炼只考虑体育课,体育课练什么,课余体育锻炼就练什么。另外,高校体育科研仍集中在体育教学、业余训练的研究上,而对课余体育群众性锻炼的研究却较少,这样就使高校学生的课余体育锻炼总体上仍没有较大改观和突破,这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课余锻炼内容贫乏,对学生缺乏吸引力;二是缺乏一定的组织,没时间保证;三是没有理想管理形式;四是高品经济冲击使学生兴趣发生转移;五是高校扩大招生后,学生人数增多,体育设施相对较少;六是社会体育还没有为学生的课余体育锻炼提供低廉、快捷的服务。因此,高校课余体育锻炼处于随意化,工作长期无人负责等局面。在充分了解某某师院大一新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影响因素,并相应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为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课余体育锻炼,并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copyright paper51.com

2 概念界定

paper51.com

2.1课余体育:是指学生在课余时间里,运用各种身体练习和方法,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活跃身心、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为目的而进行的体育教育的活动。

paper51.com

2.2课余体育锻炼:本文把课余体育锻炼理解为大学生在体育课以外的时间进行的身体练习活动。它主要包括:早操、课间操、班级体育活动、课余训练、课余竞赛以及校外体育锻炼、家庭体育锻炼等各种组织形式和内容。 paper51.com

2.3体育需要:指人们在生活中渴望获得体育效用的心理状态,也包括体育的组织、管理、宣传、科研、消费、观赏等方面的行为活动。[①]

copyright paper51.com

2.4体育行为:凡是与体育发生联系的行为活动,都可称体育行为。这些活动既包括体育运动行为,也包括体育的组织、管理、宣传、科研、消费、观赏等方面的行为活动。[②]

copyright paper51.com

2.5社会学分析:用社会学的理论成果和实证的研究方法充分应用于解释其它社会现象和科学。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http://www.paper51.com

3.1研究对象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3.2研究方法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3.2. 1 文献资料法

http://www.paper51.com

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查阅了社会学、体育社会学、现代社会学、以及学校体育、课余体育、终身体育、和有关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方面的文献及学术期刊。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3.2.2 访谈法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对非体育专业的大学一年级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影响某某师院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因素及课余体育锻炼的开展情况。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3.2.3 问卷调查法

http://www.paper51.com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遵循社会学有关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首先依据某某师院大一新生体育锻炼的现状及课余体育锻炼的频度、时间、地点、生活方式状况等特征进行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处理,确定影响体育锻炼的社会学因素。问卷调查时间:2002年2月一3月。问卷回收率:本研究发放问卷80份,回收77份,回收率为96. 3%。 copyright paper51.com

4 研究结果及体育社会学因素分析

copyright paper51.com

4.1某某师范学院一年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 http://www.paper51.com

4.1.1 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方式 http://www.paper51.com

参与体育锻炼的方式分为主动参与方式和被动参与方式两种。主动参与型的学生虽然个人参与体育锻炼的目的、意识各不相同,但参与体育锻炼积极、主动,有浓厚的兴趣、爱好。被动参与型的学生对体育缺乏足够的认识,大多数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是受学校规章制度的约束(由于课余体育锻炼参与率影响学生的体育考核与达标),一但学生离开学校后,他们的体育行为一般不会持续下去。表1统计数据的结果表明某某师院大一学生有73人在课余时间里参与课余体育锻炼,占被调查人数的95%;积极参与47人,占被调查人数的61%;被动参与26人,占被调查人数的33.8%;不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有4人,占被调查人数的5%。由此看来,大一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总体是比较好的,但积极参与率不高,所以,目前应在提高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参与率的基础上,重点设法提高学生的积极参与率,培养学生自觉,积极、主动参与课余体育锻炼,完成终身体育的学校体育阶段的任务,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分隔线----------------------------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