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詹姆斯•奈史密斯在1891年在儿童摘桃扔入桃筐活动的基础上发明了篮球以来,篮球就以其自身强大的生命力一直延续到现在,并且以独特的魅力影响了数代人。篮球运动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篮球运动自身的发展,已经由最初的游戏活动,发展成为一种内涵丰富、技巧高超、对抗激烈的现代体育运动项目,并已全球得以广泛普及。目前,篮球运动已经不再局限于游戏和体育的范畴,越来越多地赋予社会文化的内涵,当代篮球已成为一种具有多元素的社会文化现象 [1] 。然而在篮球运动的发展中,也有一些违背篮球运动宗旨的不良现象,如篮球比赛中发生的群殴,暴力事件,甚至演变成为大规模的骚乱。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过激行为已经蔓延到了校园这块文化净土上来了。在校内比赛中屡屡出现双方球员互殴,漫骂裁判,故意伤害对方球员等不良现象。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所谓过激行为是指在运动竞赛中由于某种原因而造成的运动员或观众,有意识的使用语言或动作使对方的运动员、支持者乃至裁判的心理或身体上受到某种伤害的行为,这是一种违背社会道德和学生规范的行为[2]。这种运动性的过激行为可分为运动员的过激行为和观众的过激行为。运动员的过激行为主要表现为使用语言、动作,侮辱漫骂对方队员或裁判用身体来踢打、撞击,或使用器械物品来伤害对方。观众的过激行为是指在运动竞赛的环境中,观众受赛场形势、气氛的影响,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所表现出来的伤害别人的行为。本文主要分析比赛场上观众过激行为的产生原因及预防。 http://www.paper51.com
1 过激行为产生的原因 copyright paper51.com 1.1 篮球运动自身的特点 http://www.paper51.com 篮球运动有其自身的特殊高空性运动规律,并在此基础上从运动过程中显示出制空对抗特点[3] 。篮球运动具有独特的运动表现形式,要求参与运动的双方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展开立体攻守对抗。这对参与者的体能、技术、心理等都具有区别于其他运动项目的独特要求。注定了篮球运动是有激烈的身体对抗,充满火药味在比赛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有意或无意的伤害对方球员身体的行为,或是侮辱、激怒对方球员的现象。球场内的过激行为通常都是由于这些现象引起的,一旦场内球员发生冲突,这种情绪势必会传染到现场观众,观众会因为自己支持的球队,球员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而情绪失控,或是因为自己的球队胜利而欣喜若狂,嘲笑侮辱失败一方,这样就有可能引发观众的过激行为,更有甚者会发生暴动。这种行为不但会影响比赛,而且会影响到校园甚至社会的稳定。对篮球运动的开展和精神文明建设蒙上一层阴影。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1.2 大学生过激行为产生的心理特点 paper51.com 目前在心理学界,对大学生过激行为并没有明确的界定。有的学者认为大学生的过激行为是“违背社会和大学生规范的情绪偏激行为” [4] ,有的学者把“在一些情景或某些刺激下青少年的一些不当或过度行为反应称为过激行为” [5] 。当代大学生被寄予太多的希望,并且很多是独生子女,从小都是娇生惯养,当受到挫折或打击的情景下,便有可能产生模糊的、没有特定指向的内心冲动,虽以强烈的意志压抑受辱的不快,但认知、情感及人格已经发生畸变,有关过激行为的多种心理因素开始组合,产生向着过激行为方向发展的合力[6] 。当代社会经济高度发达,社会压力也空前的大。大学生的压力源集中在学业问题、社交问题、情感问题、经济问题和前程问题等方面。从这些压力源中获得的压力越多,也就越接近应激极限。压力的加大使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凸显,成为造成他们心理不健康或亚健康的主要原因。大约有20%的学生存在不良心理反应和适应性障碍,在遇到消极事件时,难免会出现过激行为。而现在这种情绪已经蔓延到了校园的球场上,很多学生将不良情绪发泄到球场上,甚至对方球员、观众身上。对于观众,关联效应论作了最好的解释,即观众将他与他的出生地之间的关系、把他与一场球赛即将到来的胜利或失败套在了一起,裹在了一起,系在了一起[7]。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