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以上的体会,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歌唱时的呼吸,必然有某些部位肌肉在用力支持,而某些部位肌肉又须自然的放松。所以歌唱者需要相应的肌肉来控制和调节气息流量,才能均匀而稳定地利用呼吸支持高音的发声。 paper51.com 声乐演唱和教学中常听到的“用气”这一词,说的便是科学地运用气息,以便高效率低耗能地发声歌唱的一种呼吸方法。它主要是靠呼吸肌肉群来控制完成的,隔肌、腹肌是最主要的呼吸肌。但仅用这两组肌肉的呼吸法,只宜于唱低音,如用此呼吸法唱高音不免显得局促和勉强。因为只用隔肌和腹肌的呼吸法的呼气力量不强,不能满足于高音演唱时的力量和气势。歌者可在运用隔肌和腹肌的基础之上,同时运用胸廓的自然弹力。因为人体的胸腔内,空气装的越满,胸廓弹缩的压力就越大,气势就越强。胸廓在饱满状态时,倘再由呼气肌肉同时收缩用力,气势自然就更加强,高音的爆发力便也随之表现出来了。 copyright paper51.com 歌者在吸气时要用鼻子和嘴同时吸才能吸得深,同时隔肌收缩使胸廓产生由上而下,从里到外的扩张力量,为气流的吸入和存储提供空间;同时收缩的还有腹肌,腹肌的收缩可以使上腹产生内收上托的力量,推动隔肌压迫肺叶,为均匀稳定地排出气流从而支持发声提供基础。教学中常说的“小腹用力”、“气息下沉”指的便是此种吸气方法。 copyright paper51.com
吸气完成后,呼气随之开始。从呼气开始到完成,所有吸气的肌肉丝毫不能放松,而要始终支持胸廓,使其维持饱满状态。也只有这样,歌者的外表形态才不会显的僵硬别扭,发声的位置也才能保持稳定。这时候,胸部四周那些能把肋骨往下拉的肌肉(即生理学上所谓的呼气肌肉群),与腹上部的一群肌肉联合起来,逐渐做有控制的全面收缩。收缩的力量,刚好超过那些吸气肌肉用来支持胸廓扩大的力量,而慢慢地把胸廓压缩下去。呼气的动作,就在这两大群肌肉对抗的情形之下,很稳健地完成。 paper51.com 当然,一些和歌唱时的呼吸有关的人体生理部位也影响着呼吸的质量。“肺活量”的大小便是影响歌唱呼吸控制的一个重要因素。如遇上高音的长音时,在有同样的控制呼吸技术的人,“肺活量”比较大的,必定会有比较强的唱长音的能力。另外,歌者控制呼吸的技术,成绩高下有区别。吸气肌肉群力量比较薄弱的人,唱长音的时候就要束紧喉头以便挡气,此种呼吸控制可说是程度最低的。受过相当训练的人,吸气肌肉群已能支持胸廓,便不会出现束紧喉头以挡气的现象,但吸气肌肉的能力仅限于支持胸廓,而呼气的强弱仍是单独依赖呼气肌肉群用力的强弱来调节的。故其控制呼吸的强弱仍不能算高。若呼吸控制的技术相当高的人,则每一口气每一个音,都是呼与吸两群肌肉精密合作而准确配合声带发声情形的结果。所以,“肺活量”大小和呼吸肌肉群力量的强弱都会影响歌唱呼吸及发声。我们唯有无止境地进行练习才能很好的控制呼吸。从而为嘹亮高亢的高音演唱提供气息支柱。 paper51.com 2、高音演唱中的共鸣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有了气息的支持,歌者可以放开嗓子唱了,但出来的声音怎样才能显得优美、嘹亮、动听,这便离不开共鸣的体会、掌握和应用。 copyright paper51.com
想要发出高亢、嘹亮、具有表现力的高音,缺少诸如鼻腔、咽腔、头腔等共鸣是绝对不会优美的。凭着嗓子吼出来的高音,声音只会显得尖锐、发噪刺耳、又或者显得暗哑无光、低沉发闷。 copyright paper51.com 共鸣是物体因共振而发声的现象。物理学家曾做过实验,把一个音叉振动发音后,放在另一个相同频率的音叉旁,结果影响到后者也振动发音。但把它放在不同频率的音叉旁,就不会引发振动。同样,吉他乐器的演奏者们在调弦的时候,只要把一弦的音高固定后弹响,然后另一弦相应的音高位置达到相同频率时也会产生共振。这便是吉他的物理调弦法。这说明,两个相同频率的发声体可以产生共鸣。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