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与发展 洞经音乐渊源于内地“道乐”,它以唱奏道教经典《玉清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为基本内容。丽江洞经音乐产生的说法有很多种,多数学者认为产生于公元1530年之说较为可信。其音乐主要来自宫廷,同时融合了江南丝竹音乐。是自元明以来从中原逐渐引入并植根于丽江的道教“经腔”音乐。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丽江洞经音乐经历了多个历史时期,原先虔诚、肃穆和恭维的谈演仪式日趋平淡,代之的是人们对音乐更为直接的认知和追求。晚清以后,“西学东进”,人们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为达到获取功名利禄而进行洞经谈演的活动日渐失去其应用的价值。鸦片战争后,丽江进入社会动荡时期,在此时期出现了一批“改流”后的文化艺人,他们不仅是纳西族学习汉文化的倡导者和佳佳者,同时也是纳西古乐的传承者和洞经乐会的核心会员。在经过各个历史时期的变化后,今天丽江洞经音乐迎来了它普及与敷衍的极盛时期。 copyright paper51.com 东巴音乐是指东巴在宗教祭祀活动中有所吟诵的一种曲调,唱诵的经文大多是东巴经典。并伴有器乐,是东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东巴经典中的诗体韵文,不仅是东巴祭司凭借神坛吟诵的经文,也是东巴祭司和民间歌手在歌场吟唱的民歌,是劳动人民集体创造的精神财富。 paper51.com 由于没有能够确切证明东巴音乐产生的资料,所以东巴音乐产生的确切年代,我们无法得知。学术界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只有通过现存东巴经典、绘画、文字及纳西族相关历史资料来进行推断。学术界普遍认为,纳西族的东巴教产生于唐末宋初[①]。 http://www.paper51.com 进入“木氏治理”[②]后,随着开放政策和大理国“茶马古道”的重新开通,纳西族的许多传统文化艺术受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并与其他民族的文化艺术相互渗透、融会。社会生活也进入一个相对发达的历史时期。另一方面,纳西族的东巴教也得到自唐宋以来最为迅速的发展和普及,东巴音乐也得到空前的发展。其中祭天民俗及祭天古歌方面更为突出。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