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无忧网提供:计算机毕业论文范文|计算机毕业设计|计算机毕业论文
栏目导航 舞蹈学 艺术教育 艺术设计 音乐 体育 美术学 代写论文
当前位置: > 文体论文 > 音乐 >

通海县彝族民歌概述

  彝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广博庞大的通海彝族文化体系中,瑰丽多彩的音乐文化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这灿烂的音乐星河里,彝族民歌绝是这长河中最耀眼的明星 。

copyright paper51.com

一、地域历史文化: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在华夏西南边陲云南省,在云南版图的中部,有一个叫做通海的地方。这是一滇中小县,只有七百二十平方公里红土地,二十六万人口。据说,远在三百年前的明代,因犯谏被贬流放到云南的川籍大学者杨升庵慕名来到通海,被通海的秀美灵气所吸引,竟“乐不思蜀”,挥笔一就“自是人生不寻乐,莼鲈何必羡江东?”诗句。自此,通海便得了一个让人羡慕死了的别称“小云南”!通海彝族民歌的起源可追寻到远古。彝族先民由于生活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环境之中,他们通过炽热的歌舞来表现出“祈盼万物显灵,消灾避难”的原始的浪漫想象。直到今天,这种原始文化的痕迹,在通海“祭龙”和吃“火草烟”的习俗中,仍然清晰可见。

paper51.com

“尼苏”是通海县彝族的一个支系。祖先属“百濮”。她(们)大多居住在山区的河谷地带。服饰打扮有“三道红”、“喜鹊帽”、“黑包头”三种形式。语言属云南石屏彝族语系。能歌善舞的彝族人民,有悠久的唱歌传统。他们的历史、文化、生产、生活等一切活动,大多通过唱歌来反映。 paper51.com

二、通海彝族演唱民歌的习俗

http://www.paper51.com

彝族是一个喜爱歌舞的民族,通海的彝族也不例外,凡春节、开辟新街子,祭祖、婚嫁、丧葬等喜庆节日,都必须举行歌舞聚会。操办喜庆的主人家常邀请有名的歌手进行对唱比赛,优胜者还有奖品。除此之外,在劳作时我们也可以随处听见歌声。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吃“火草烟”是彝族尼苏人中流传的古老习俗,也是舞族人远古群婚制的遗迹。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已演变成为尼苏男女青年生活中的重要娱乐活动和社交方式。在农闲季节的夜晚,本村和外寨的男女青年聚集在树丛中或村头的公房内,男青年手续烟筒吃烟,女青年装烟袋助兴,双方在挑逗玩乐中,对唱起“烟曲白话”。待烟吃够后,由一个小伙子弹起节奏明快、活泼跳跃的四弦,其余的男女青年敲响烟盒,排成排,圆成圆,跳起粗犷、潇洒的烟盒舞。为了使欢娱的感情得到更高形式的升华,他们席地而坐,无拘无束地唱起大曲子。演唱时由一个男青年或女青年担任独唱,领唱,其余的人与主唱者展开对唱或为主唱者伴唱。演唱过程中,对爱情的相思缠绵,追求试探以及恋爱过程中的种种复杂感情,在各种腔调的转换中都得到充分的体现。如果有人在演唱时对答不上,经过思考后,又在第二天晚上继续对答。演唱曲子的好坏,是衡量一个人有无才能的重要标志。机敏聪慧,能编善唱的歌手,在当地能赢得很高的声誉,被称为“师父老板”,并受到人们的尊敬的爱戴。

copyright paper51.com

农历三月三、六月六、九月九,是彝汉两族女性做庙会的吉日。每年一到会期,彝族尼苏中老年妇女身背香袋,响杆和小皮鼓,从各村汇集到寺庙和山神庙内朝山拜佛。 copyright paper51.com

朝拜完毕,他们便在寺庙前鼓响小皮鼓,唱着小调子,跳起响杆舞和扇花舞。表达对神灵的虔信和对生活乐趣的抒发。 copyright paper51.com

每年农历五月初二,尼苏男性在村中老人选定的吉祥时辰内,抬着活猪到龙树下杀猪祭拜,祷求树神保佑来年丰收。整个祭拜庄严隆重,充溢着炽热的情感和期望。祭拜仪式完毕,人们圆坐在龙树下饮酒作乐,追逐嘻闹。回家时,每人带回一小块猪肉,表示带回了吉祥物。 http://www.paper51.com

农历六月二十四,是尼苏支系人传统的“火把节”,这一天,每个彝族村子都要在村中竖起一棵较大的松柱,并在松柱下端插上各种饰物,扎成“火把娘”。夜晚,男女老幼圆坐在“火把娘”周围,谈天说地,论古道今,意为把一年的疲劳在这一天中扫除。青年在欢乐的气氛中,用松木片束成小火把,洒上松香粉,相互打起“火把架”。并手持火把,行驶于田埂上。意为驱虫除害,保佑来年五谷丰登。火把节的狂欢场面,热闹异常,往往通霄不寐。

copyright paper51.com

------分隔线----------------------------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