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paper51.com
paper51.com
洞经音乐是于明初时期随中原文化传入云南的道教音乐,其形式是原生态音乐,流行于大理丽江等少数民族聚居地。洞经音乐有着独特的社会组织,极具特色的艺术形式。经云南历代文人广泛借鉴吸收中原地区的各种音乐形式和曲调,使之逐步发展成为代表儒家音乐文化的一种民俗礼仪音乐。 copyright paper51.com 一、洞经音乐现状 copyright paper51.com (一)大理洞经音乐现状 paper51.com
由于洞经音乐以风格独特,雅俗共赏的风格俘获了历代文人骚客及广大的劳动人民,拥有了扎实的民间基础。因此在风景秀丽四季如春的大理得到了普遍推崇。 http://www.paper51.com 1、音乐功能 http://www.paper51.com
洞经音乐不仅在大理各民间嫁娶庆祝婚丧活动时演出并且还在各种重大的民族节日,比如闻名全国的三月街民族街,神秘的白族绕三灵等节日中盛行,谈演主要以祭祀娱乐为目的。 paper51.com
2、发展现状 http://www.paper51.com 为避免雷同,各个洞经音乐组织发展自己独特优势,思考和创新推出了各不相同且独具特色的音乐形式。到今天,白族洞经音乐不仅有道家音乐的飘逸洒脱,也有唐和南诏宫廷音乐的端庄典雅,江南丝竹的柔美轻快,民间小调的欢快活泼,甚至还有儒家音乐的庄严浑厚。目前大理的洞经音乐演奏蔚然成风,除大理古城和下关两大乐队外,洱海地区村村都有一个或以上大小不一的洞经音乐组织,村村寨寨都四季演奏。每当夜幕冉冉降临之际,奏响的洞经音乐,让人心旷神怡留连忘返,醉心于苍山洱海畔。 http://www.paper51.com (二)丽江洞经音乐现状 paper51.com 雕梁画栋古色古香的丽江古城,不仅以视觉给予我们惊叹也以听觉给予我们震撼。由于地理特点,宗教信仰等原因,丽江的洞经音乐以一种独特的包含多元社会文化因素的形式展现于眼前。 paper51.com 1、音乐功能 paper51.com 纳西族是一个多神崇拜的民族,宗教文化上的包容与多元性在纳西洞经音乐中有所独特表现。本土东巴文化对其的发展有深刻影响,是其他地方不能比拟的。纳西人民的在实际社会生活中的道德观念渲染,导致汉儒文化在丽江洞经音乐中形成特色。比如:在音乐功能上,从道观转为民间,从道教科仪转为富有道教色彩的文化艺术。在今天,则是最初的以宗教活动为主转化为以完全的商业化为主。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2、发展现状 paper51.com 在丽江纵横交错的小巷中到处可以看到专门表演洞经音乐的小剧院,演出形式较为严格,有专门的乐师和服装。演出的经典都是传统的经籍,没有过多的创新。丽江洞经乐队,不仅受到了中外来宾的称赞,而且走出国门,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积极贡献。现在的白族洞经音乐正在复苏转型阶段,丽江纳西古功不可没,因为有它的美名远播,才带动了其他地方的洞经音乐。 copyright paper51.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