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台的源流 通海高台,明朝初期开始出现在河西镇,到了清朝初时达到了兴盛。明朝时的河西,哪户人家生了个儿子,就在他们家门前搭个木架,把孩子抱了坐在木架上,然后几家人再聚拢,一起到庙里酬神还愿。如果那年刚好是太平盛世,就要在各个城门口张灯结彩,表示庆贺。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二、高台的搭建 copyright paper51.com 在搭建通海高台时,首先,要高台艺人们先确立主题,再立意、构思、造型。构思时,主要根据自己构思和想象,有时也会借鉴漫画书中的情节和人物造型。当一个构思统一后,再进行搭、扎、裱、画等其它程序。 copyright paper51.com
高台分为木架、铁杆和坐叉三部分。木架高1—1.4米,由方木和小方板组成,分为上下两层,正中间插上铁杆固定。木架双侧钉有4个铁扣,是用来穿杆以便移动高台。铁杆高3.2—3.5米,重约30公斤,根部为1米左右的方形,插入木架后可以固定方位,铁杆的其余部分为弯曲不同的圆形。坐叉如英文字母“E”,高约一米左右,是为了装高台时固定小孩子的座位。中间是小孩坐处,坐位又可以直接套入钢铁尖端,也可以固定在铁杆中部,每个高台的主题人物有1—3人。 paper51.com 在制作高台时,艺人们先选用钢材,然后用炉火锻打成各式各样的骨架,再把已锻打弯曲的铁杆,固定到三四尺的小型舞台上。根据造型的需要,采选花草树木,装饰铁杆。至于假山、盆景、飞禽、走兽、园林、风景,则用竹片扎制成所需要的形式,精心裱糊彩绘,表现出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状态,制作完成后,很难看出它是假的。 copyright paper51.com
高台分为高、中、低三层,上有站坐位。高台表演前,把事先挑选并经过训练的小孩,按各自所扮演的角色,进行梳妆打扮后,再抱入对应的位置。孩子们上高台时,一般都是用梯子爬上去。 copyright paper51.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