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无忧网提供:计算机毕业论文范文|计算机毕业设计|计算机毕业论文
栏目导航 舞蹈学 艺术教育 艺术设计 音乐 体育 美术学 代写论文
当前位置: > 文体论文 > 艺术设计 >

数码技术在帽天山博物馆展示系统中的应用

一、帽天山博物馆简介

在1987年4月17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发布了一则震惊中外的消息,1984年7月1日在云南省澄江县帽天山发现了距今5.3亿年的动物化石群,其化石保存完好,造型精美,门类众多,为世界古生物之最。这短短的一则消息,震惊了世界地质届,以此同时,帽天山也一夜之间成为了世界关注的焦急之一。

http://www.paper51.com

为了让更多的人们了解帽天山动物化石群,南京古生物研究所在帽天山上修建了帽天山古生物化石陈列馆(图1.1、1.2),馆内玻璃柜里陈列着种各种各样的动物化石,有大量的海绵动物、腔肠动物,腕足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还有很多鲜为人知的珍稀动物及形形色色的难以归入已知动物门类的生物。自1984年第一块化石发现以来,到目前为止,在澄江动物化石群新发现的148种动物中,有110种发现于帽天山,是迄今为止地球上发现的种类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寒武纪动物化石群,也是地球生命“寒武纪大爆发”

http://www.paper51.com

图1.1

copyright paper51.com

理论最有力的实物例证。现今生存的各种动物,都能在澄 http://www.paper51.com

江动物化石群中找到其先驱代表。更令人惊讶的是,化石动物的躯体保存极为完整,90%以上还保留了诸如眼睛、附肢、口器、消化道及其中的食物等软体组织印记,其姿态千奇百怪,为研究寒武纪早期动物大爆发及这个时期动物解剖构造、功能形态、生活习性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澄江动物化石群不仅是世界古生物之最,而且也令世界古生物届瞩目,帽天山博物馆也因

copyright paper51.com

图1.2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此而出名。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二、现代博物馆与数码技术的结合

http://www.paper51.com

随着全球科技的发展,当今世界已成为信息化的时代,数码产品和数码技术已蔓延到了世界的个个角落,并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现代数字化博物馆应运而生,并成为现代博物馆建设和发展的目标,同时也将博物馆推上了一个崭新的数字化台阶。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图2.1

paper51.com

现代博物馆展示系统在数码技术的扶持下,基本得以完善,大体分为数字化馆藏、数字化展示、与远程教育三项基本功能,其中每一项功能又包括了多种子系统和内容。 http://www.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

图2.2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数字化馆藏主要以藏品的计算机管理、图书资料的计算机搜索等为主,数字化展示则以多媒体演示,虚拟现实展示,声、光、电辅助展览等为主。而远程教育以网上虚拟博物馆、多媒体简介等相关内容为主。其中在数字化展示中,应用了大量的数码技术,如虚拟空间的展示(图2.1、2.2),根据化石提供的资料,将远古的历史和场景用3D、CAD、AE等软件以漫游或游戏的形式在荧屏上展示给观众。通过视频或立体视频的形式进行播放,让已远离和消逝的历史来一次真实的展现。给观众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种方式已经在故宫博物馆、北京规划展览馆、北京天文馆使用,并且还专门建立了虚拟现实放映空间,这技术的使用,让观众更直观的去了解博物馆信息,阅览馆内资料。 paper51.com

三、数码技术在帽天山博物馆展示中的应用

copyright paper51.com

走进帽天山博物馆,大大小小的古生物化石摆满了玻璃陈列柜,不知道是参观者多的原因还是管理上的欠缺,这些宝贵的化石已经被损坏,馆内墙上所展示的是古生物复原图,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复原图已经开始变色,馆内很冷清,流露出荒凉的气息。在整个展示中文字性的介绍很少,视频的展示几乎为零。而帽天山古生物名声早已响应整个地球,但是回观我们馆内的现状,不得不叫人深思。记得第一次去帽天山时,还特意在网上搜寻了一下资料,但是出现的只有几张图片和简单的文字介绍。想要了解帽天山古生物群就必须到馆内去参观,第一次看到这些图片会产生兴趣,但时间久了就没什么感觉。尤其是青少年,他们有很强的好奇心,对任何事物都是兴趣在前,并正处在接受教育时期,博物馆是存储知识和信息最多的地方,也是他们容易吸收知识的地方,但由于展示的单一导致大多数成年人和青少年对这些古生物失去了兴趣。博物馆是把收集、保存、研究有关人类及其环境等这些见证物作为自己的基本职责,为大众提供学习、教育、观赏的机会。并以文物为基础、对公众进行社会的、同时又是终生的教育。由此可见,文物和化石的利用并不是其本身的物质实体的使用,更不是其自身原有使用功能的重复。一切观众和专家对它的利用,本质上是对文物和化石所蕴涵的信息的利用,是对文物和化石所蕴涵的各个学科、各个层次信息的发掘和交流。例如对文物和化石所承载的历史信息、美学信息、民俗信息、制造工艺信息、社会经济信息等的研究。但是,如何把这些信息简单明了的让青少年和大人们接受,是建立博物馆的目的和要求。然而在数码技术四处蔓延的今天,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景象?纵观外国诸多的博物馆和我国大型的博物馆,我们不难看猫天山博物馆的出问题所在,不是馆内没有东西可展,而是博物馆和数码技术成脱节状态,想要改变目前的现状,我们就要和时代接轨、和世界接轨、和技术接轨,这样才能把馆内的信息传向外界,被大众所了解。

paper51.com

1、数码技术在古生物复原图上的应用

copyright paper51.com

http://www.paper51.com

图3.1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图3.2

http://www.paper51.com

古生物化石留给我们的只有远古动物的骨架形态,而它具体长什么样子,不是每个人想像得到。而根据化石提供的信息,可以利用PS、AI、3ds Max  Maya等技术进行古生物造型的复原,如图3.1,是一只短棒形虫化石,按照化石提供的形态用PS软件进行复原。复原后的图像(图3.2)看上去更直观,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 copyright paper51.com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图3.3

paper51.com

2、数码技术在古生物视频展示中的应用    现今,我们所看到的只有古生物留下的一块块坚硬的化石,这些化石不会说话,但是,它承载着历史的岁月和沧桑。如何把曾经的历史沧桑展现给人们,在过去却是很难解决的问题,如今借助数码技术,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并实现了虚拟现实放映和多媒体展示(图3.3),同时也是数码技术应用于数字博物馆的“强项”之一。电脑技术和三维、二维动画也显示出强大的时空再造功能,应用这些古生物化石的造型特点,利用动画技术,如3ds Max 、Maya、V-Ray、AE等软件对展示内容进行建模,制作成动画专题片,使之活动起来,再辅之以相应的动效声,既不脱离原画的基本内容又提升了观众感受历史的审美趣味。 copyright paper51.com

(1)互动娱乐

copyright paper51.com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图3.4 copyright paper51.com

图3.5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图3.6

paper51.com

互动娱乐包括地面互动(图3.6)和游戏互动娱乐等,古生物种类繁多造型各异,为了让观众们很快的记住这些古生物及相关知识。可以把这些古生物利用技术软件设计成游戏的形式。如过目不忘(图3.4)、寻找者(图3.5)、动物连连看、淘宝者拼图等诸多游戏。游戏是最好的学习方法,不管是大人还是青少年儿童都喜欢玩游戏。在玩的同时有效的加深了观众对古生物的理解和认识,增强了博物馆的传播效果。同时还延伸了古生物出去的相关知识。

http://www.paper51.com

(2)漫游 copyright paper51.com

paper51.com

图3.7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图3.8 paper51.com

现实的古生物场景已不复存在,只有通过古生物学家的研究,知道当时古代的气候天象、生物演化、化石的形成、地质地貌是什么形状,以及它们如何一步步的演化到现在的。利用数码技术。将古生物实体通过影像数据采集手段,建立起实物三维或建模数据库(图3.8),真实直观的反映当时的场景(图3.7),在展示中有给观众更宽的视野,以及更具冲击和沉醉感的视觉效果(图3.9)。同时实现古生物资源的科学、高度、精密和永久的保存,使它可以永久的展现在观众面前。以便以后人们进行学习,更好的传承下去,也为研究者们学习和研究提供了依据。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图3.9

copyright paper51.com

3、数码技术与远程教育 copyright paper51.com

远程教育是数字化博物馆的另一项展示功能,这一功能主要是将博物馆的馆藏以及研究、展示的内容进行整体的整合,配合各类学校的相关课程,制作成相应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并通过网络或者其他数字化手段传播给各类观众。开展这个远程教育是博物馆其中的要求之一,也是对未成年人道德思想教育的需要。而帽天山博物馆可以利用这一技术,进行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开发,并与相关的教育机构合作,应用网络形式,把这些知识传输到各个学校,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古生物知识。 paper51.com

4、数码技术在古生物造型拟人化设计上的应用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图3.10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而古生物化石的展示,大多以文字的解说或者是复原图的形式展现在观众面前,很少见到把古生物造型拟人化的形式展现出来。在生活中有很多的生物是我们见了就害怕、恶心的,更不用说去了解和接受它,如老鼠,每一个人都很讨厌它,但是经过迪斯尼公司用数码技术进行造形上的拟人化后,以动画角色的形式展现给大家的时候,我们不但不讨厌和恶心它,反而去接受了它,尤其是大多数青少年儿童为它痴迷。在这个过程中不难看出,经过拟人化后老鼠与人的亲和力加强了。而古生物也同样如此,如(图3

http://www.paper51.com

.10)所示,始来得利基虫,身体中等大小,长卵形。头鞍向前缩,固定颊窄,活动颊宽而大。看了让人生畏,如利用这些坚硬的骨干线条和充满阳刚之气的身材元素。把它在拟人化后,塑造成一个身披铁甲的英勇善战的铠甲勇士形象,我想没有人会拒绝它。人都有排斥性,不喜欢的就不会去了解,喜欢的东西才会对它进行深入的了解,所以古生物造型拟人化后,更容易让人接受和了解,拟人化后的角色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编辑成二维动画或者三维动画来进行展示,同时还可以把开发成纪念品,发给每一位来参观的观众,既传播了文化,又为馆内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入。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分隔线----------------------------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