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对经典著作中人物形象的狂欢化 在《唐伯虎点秋香》中,唐伯虎传统的风流才子形象一开始并没有展现出来,而是慢慢地才露出来。在片中唐伯虎自甘下贱、吃了不少苦头,乔装为奴追求秋香的情节,实际上是以市井小民的实用与直率讽刺了风流才子的矫情和伪善,是市场经济时代下以利益为中心的人们的现实写照。市井小民的爱情不会万紫千红,不为人关注,甚至遭人贬斥,而风流才子的情爱生活虽然是糜烂的,但却被传为佳话,这是对人性不公正的诉讼,人格平等没有得到保障的指责。都是人,为什么情感生活竟有如此大的差别。所以,我认为,周星驰正是运用了巴赫金的狂欢理念,奉行避雅求俗,使一切平民化,百姓化。讽刺中带有幽默,让观众在开怀大笑中又带有丝丝忧伤,对现实有一种比较冷静客观的看法,也没有白观赏一回影片。 copyright paper51.com 巴赫金说:“狂欢节没有演员和观众之分。甚至连萌芽状态的舞台也没有。在狂欢节上,人们不是袖手旁观,而是生活在其中,而且是所有人都生活在其中,因为从其观念上来说,它是全民的。在狂欢节进行当中,除了狂欢节的生活以外,谁也没有另一种生活。”(4)银幕里的狂欢式生活,也感染了屏幕外的观众,在观赏影片禁不住的笑声中,无意间他们也体验了狂欢式的生活。而这种完全放开的体验,平时的生活中是很难体会的,我想,这就是无厘头电影倍受欢迎的缘由吧。 copyright paper51.com 正是狂欢的杰作,让《大话西游》中的孙悟空变成一个充满矛盾的二元对立:神与人,英雄与小人,情种与流氓,佛徒与妖怪,孙悟空与至尊宝。种种不和谐的冲突,成为引发喜剧效果的导火线。但笑过之后,观众又能从孙悟空与至尊宝的裂变中体味到一丝悲凉。当痛悔真爱未曾珍惜的至尊宝痛苦而决然地戴上紧箍咒,重新变为孙悟空时,世事沧桑与人性升华的悲剧美几乎淹没了这部影片整体的喜剧基调。这是大喜之后的大悲,也是该片最大的现实意义所在: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完全超越人生实际——痛苦。而去苦求乐的人生追求虽因人而异,各有不同。然而,我认为,狂欢的体验不失为是一种最好的办法,以品赏把玩的态度去看待痛苦的人生,或者竟是把现实的痛苦变作了精神的艺术体验。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四、对侠者形象的狂欢化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武侠片是具有民族性的影片,它是由儒道精神所构筑的影像世界。它将仁义、侠义、正义以及道的飘逸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至善至美,并通过对男性英雄行为的塑造来获得对它的赞美和完成载道的言说。武侠片里的英雄,是大家公认的形象,是人们虚无精神的寄托,所以受人喜爱。无厘头电影却将“侠之大者”狂欢成“英雄的失落”。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龙的传人》中的父亲影射传统的英雄形象,类似李小龙,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但儿子并不是一个父传子受的武打小英雄,而是一个爱打台球的游荡小青年。父亲的目的不仅未能如愿,影片还将他的行为狂欢成乡巴佬进城的喜剧模式,父亲闹了许多笑话。影片讽刺了用旧方式要求平等、尊严、不受欺凌、疾恶如仇的英雄主义、民族大义。儿子的叛逆行为表现在从武艺打斗争胜的故事转为台球擂台争胜的形式。影片中现代都市和乡村风情交错进行,传统功夫的敏捷身手和时下流行的开枪动作你来我往,从而讽刺了传统方式要求平等,尊严不受侮辱的民族英雄主义。其实,大侠英雄是难于存在于生活中的,它只是人们一相情愿的幻想而已,因为这种不存在的东西已经深深刻在了人们的心灵中,无法泯灭,而传统影视艺术未能挣脱这种束缚,只有通过狂欢化的影片才能展现出被人类早已埋葬的有用的另一面,从心灵的深层挖出那本不该埋没的东西。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