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难以淡化的元素:历史时代背景 就其原著与电影改编两者分析,首先存在极大的不同就是个人与历史的关系,张爱玲重写的《半生缘》其实就是《倾城之恋》里“情”与“城”的结构呈现形式,小说中二者的共同点在于个人与历史的关系是:个人的琐碎之事凌驾于重大的历史事实。而在电影的改编中,却是重大的历史事件改变了个人的命运,而这一点在《倾城之恋》的改编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倾城之恋》这部小说的出现标志着张爱玲创作风格独特性的确立,她的批判社会的锋芒收敛了,把虚拟的都市民间场景——衰败的旧家族和没落的旧式女人的市民的日常生活,直逼市民的精神。在形式和叙事上,她将自己的小说风格与市民小说传统相结合,但她的小说的精神内涵和审美情趣与文化市场上的通俗小说也不一样。她不仅仅是描写都市市民的生活细节,而且抓住了社会大变动给一部分市民带来的精神惶惑,提升出一个时代的特征:乱世。个人的及时行乐的世纪末情绪和古老家族的衰败隐喻着传统道德价值没落,是她的小说的两大主题。她逼真地写出了现代化过程中都市传统道德式微和市民面对社会文化发生巨大变动而生出的虚无和恐慌的心理”。(1)陈思和教授的这一段论述精辟地阐述了《倾城之恋》突出表现的是个人面对社会变动所表现的一种虚无,是一种关于人生的“惘惘的威胁”,小说重在表现个人的琐碎之事,小说在故事结束之时,写到“香港的没落成全了她”,最终得以和范柳原在一起,成千上万的人死去,成千上万的人痛苦着,跟着是惊天动地的大改革,可是白流苏只是“笑吟吟的站起身来”,重复一遍她毫不惊人的魔术:她又点了一次蚊烟香。“将香盘踢到了桌子底下去”——这是一个极其潇洒的姿势!白流苏胜利了,现代的佳人胜利了,没有在惊天动地中粉身碎骨,相反地,她在风雨飘摇中站了起来。在原著中,小市民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超越了历史的重大的事件之上,个人的琐碎之事凌驾于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上。然而许鞍华的电影改编中,伴随着心理描写的削减,是对战争实况的强调。把“战争”这一主题提升到了一个高度,所有任务的命运变化随着战争的爆发而改变了。电影中有两个镜头是妇孺在防空洞低泣和范柳原帮助警官堆沙包抗敌的场面,并加上范白在酒店长梯重逢相拥的镜头,所有这些都加强了战争的可怖。让战争成为了拍摄的主题。这种手法明显与小说把战争淡化的处理背道而驰。许鞍华的这种大大加强战争场面的做法诚然已把战争推到了重点上,而把小市民命运的变化归结于时代的变动。个人命运的变化依附于历史命运,这种改编显然抹杀了张爱玲原著的意图。 copyright paper51.com 同样地,在《半生缘》的改编中,许鞍华努力想隐去大时代的事件,历史大事。但是,想表现当时四十年代的那种现实感,还是必须要印上时代的标记。镜头呈现的是一个色调苍茫、单调、衰败、冷漠的“上海”。正是这样的镜头处理让我们感受到了哪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人物的命运变化被当时那个特定的历史之城所笼罩。许鞍华努力想把历史感抹掉,然而电影改编的时代氛围以及环境处理还是把“历史”这个重要元素推到了前面,而个人的命运被放在了历史之下。 http://www.paper51.com 因此,电影改编还是不能像原著那样表现出小人物的恐慌心理,对于许多“张迷”而言,原著中关于人生的“惘惘的威胁”,才是他们沉迷于其中的关键所在。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二、最难以改编的元素:意象表现 copyright paper51.com “凭张爱玲灵敏的头脑和对于感觉快感的爱好,她小说里意象的丰富,在中国现代小说家中可以说是首屈一指。”(2)夏志清在张爱玲小说中意象表现方面给予高度的评价。她的小说中的许多意象是极其象征性的,而这种小说元素是很难被译成视觉影像的,因而在改编的电影中意象表现是无法得到很好的诠释的。 http://www.paper51.com 细读小说《半生缘》,我们发现“雨”是该部长篇小说的主要意象。但凡重要的场面,都有雨的出现。雨在《半生缘》中,自成一个结构,发挥了不固定,丰富,无穷数的作用,同时也侧面证明了象征是文学表现手法上一种较高层次的模式。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雨的作用是埋下伏线,所谓灰蛇草线,伏线千里之外,最能体现这一作用的是曼桢在拍照的时候遗失了一只红手套,因为世钧对曼桢有好感,竟使他冒着雨重向郊外走去,通过了“泥泞的田垅”,还有“那种停棺材的小瓦屋”。我们结合小说后面世钧从曼璐手中接过曼璐假传的话,说是曼桢退还的红宝石订婚戒指,因为气愤,将那戒指掏出来,看也不看,就扔在了野地里。从泥泞地拾回来的红绒手套好不容易经历了坎坷铸成了一只红宝石戒指,却由于命运弄人,被世钧丢弃了!原著文字的作用就是留给人们更多的想象空间,以及营造一种苍凉的氛围。而改编后的电影对于世钧外出为曼桢寻找手套一节的描写,则过于平淡无奇。而且所谓的“雨”在电影中也没有起到突出主题的作用。 paper51.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