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无忧网提供:计算机毕业论文范文|计算机毕业设计|计算机毕业论文
栏目导航 英语 对外汉语 汉语言文学 代写论文
当前位置: > 语言论文 > 汉语言文学 >

怒江傈僳族阔时节的文化意义

过节吃饭的时候,傈僳人对三脚架是非常地尊敬的,三脚架上的每一个角上,要奉上一捧肉和一捧饭,让三脚架神先享用,并祈求火塘三脚架神保佑,希望来年五谷丰登,人畜兴旺,无病无灾,平平安安,敬奉三脚架神后,人们才吃饭。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阔时节期间,一般都要宰杀猪羊、踉制水酒,舂糯米粑粑,为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与粮食丰收,要将第一块舂出的糯米粑粑放少许在桃、梨果树上,并先盛一碗给狗吃,以表示对狗“给人间带来粮种”的敬意(傈僳族传说,因人类浪费粮食过盛,天神大怒将所有粮食收回天庭,人类濒临死亡,是狗爬竹杆上天宫偷来粮种。使人类得以生存)。人们极尽欢娱,喝酒玩乐,唱起欢乐的调子“优叶”、“木刮”,唱起古老的“狩猎歌”、“婚嫁歌”、“寻亲歌”,跳起欢乐的“牵俄舞”、“古战舞”、“相亲舞”,快快乐乐地过傈僳“阔时节”。怒江的傈僳族居住在怒江两岸,住的是木板房,“阔时节”期间,人们在木板房上手拉手跳起很有气势的民族舞,江东江西,随处可以听见,只要一听见这跳舞的声音,人们就知道那里正在过着快乐的“阔时节”。 copyright paper51.com

过节期间,从初一到初三,一样活也不干,不出门,尽情地喝酒、吃肉,唱调子、古老的民歌“木刮”,尽情地享受。第四天开始,就相互往来,你家一天,我家一天,熬酒、吃肉、唱调子、跳“牵俄舞”,这样从村头到村尾,一家一家地转,痛痛快快地过新年,欢欢乐乐过“阔时”节。

paper51.com

在“阔时节”期间,人们还要举行各种文体活动,比如弩射糯米粑粑、爬杆比赛、对歌、“沙滩埋情人”等活动,节日气氛非常浓烈。

http://www.paper51.com

各地傈僳族过“阔时节”各不相同,就是怒江州内各地也不一样。福贡、碧江的傈僳族过“阔时节”,从年节第一天到第十二天,表示一年有十二个月。过年期间全家都休息,每人都穿上最漂亮的民族服饰庆祝节日。村中架起秋千架、跳高架,开展打秋千、跳高等体育竞赛。男青年怀抱琵琶,邀请姑娘到野外唱歌跳舞;或到怒江边的沙滩上进行“江沙埋人”的游戏和划竹筏竞赛。老人则喝酒“唱调子”,唱累了,喝一碗水酒,休息一会儿,接着再唱,一连唱几天几夜。年节的第七天是妇女休息日,这天妇女不背水不做饭;第九天是男子休息日,这天男子既不背水也不做饭,不上山打猎。这种女七男九轮回相冲的习俗,是傈僳族代代相传的古老风俗。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俗话说,富人有富人的玩法,穷人有穷人的开心,当现代娱乐中心的三环过山车和音乐幻彩灯令一部分游客眼花缭乱,激动陶醉的时候,另一部分游客的注意力开始转向民间的娱乐活动。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怒江傈僳族阔时节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自然就吸引了许多外来游客,特别江沙埋情人,“江沙埋情人”是傈僳族男女求爱最古老的方式之一。福贡一带的傈僳族青年纷纷来到宽阔的怒江沙滩上,用口弦、琵琶、“地里突”(2)等乐器伴奏起舞,交流感情。三五成群,无拘无束,寻求配偶。一旦心灵相通(或者平时就已相识,愿结为伴侣),小伙子便在沙滩上挖一坑,约上要好的几个同性伙伴,将意中人抬到沙坑里,用细沙埋在身上。之后,伙伴们迅速离去,小伙子马上将沙土刨开,也就表达了自己的爱慕之情。别看姑娘们平时温柔娴静,而这时却泼辣大方,往往七八个人统一行动,用偷袭的办法又将小伙子连拉带推地埋入沙坑,任凭小伙子体魄强壮,也难逃这一情场闹剧。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江沙埋情人”还包括射弩,小伙子常以高超的射弩技术赢得姑娘的爱情。射弩场上,人们围成了半圆,争相观看爱情之箭的精彩表演。只见姑娘头顶一个盛满大米的木碗,米上放一只鸡蛋作靶子。小伙子站在四五米外,不慌不忙,弩箭搭弦,瞄准发射。“嗖”的一声,顷刻,鸡蛋破裂,蛋汁飞溅。顿时,场上爆发出一片掌声。在这惊险的动作之中,一是显示小伙子的射弩功夫,二是考验姑娘对小伙子的诚意。当然,有的小伙子射弩没有把握,宁愿射不中鸡蛋,也不愿伤了心爱的人,只不过让人说不够勇敢强悍罢了,这并不影响他们结为伴侣。射弩完毕,取闹的青年人便捧来竹筒酒(也称同心酒)让对对情人喝干,以定终身。人们边喝、边唱、边舞,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之中。这是男女青年表达爱意的交流方式,这种婚俗文化也逐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思想的进步和外界的影响,也打开了传统的模式,演变成一种旅游文化,每年的阔时节都会吸引外来的游客来感受这种独特的民族风情,从他们喜悦的笑容,都能感受到他们幸福甜蜜的爱情,它让更多的人了解这种活动蕴涵的文化意义,也让更多的人走进怒江,促进了怒江经济的发展。 copyright paper51.com

在过“阔时节”期间,泸水县的傈僳族有“春浴”的习惯。关于登埂澡塘会的来历,在怒江傈僳族群众中还流传着一个美妙动人的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碧罗雪山上住着一位父母双亡的孤儿,从小以给地主放牛牧羊为生。而地主家对他非常刻薄,每天只给孤儿吃一顿饭,还经常打骂他,有时连饭也吃不饱,孤儿只好在东家讨一餐,西家要一顿的过日子。时间一晃就过了十多年,孤儿成为一个英俊潇洒、为人正直,多才多艺的小伙子,他决定不再为地主家放牧牛羊,要到远方去寻找自己的幸福。他告别了乡亲们,翻过了九十九座高山,跨过了九十九条大河,来到了一个遍地开满了红木棉花的地方,这里花香遍地,鸟语不停,珍禽异兽在林间自由地漫步,鱼儿在水里自在地畅游,原来这里就是龙王最美丽善良的小公主沐浴的地方!孤儿一见到美丽善良的小龙女,就知道是自己梦寐以求的姑娘,于是他在温泉边为心爱的姑娘唱了三天三夜的情歌,表达了自己对她的爱慕之情。小龙女被孤儿的歌声吸引,也被他的不幸遭遇而感动,就答应嫁给了他。他们俩相会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刚好是怒江两岸傈僳族过春节的日子,于是人们遍一代一代的相传下来,形成了今天的“澡塘会”。到明朝永历二年,官家为繁荣民族文化,在这里修建了两个简易澡塘。在清代,登埂土司又进一步修建,并举行大规模的澡塘会,整个怒江的傈僳族人民都来参加澡塘会。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分隔线----------------------------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