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自我实现与渴望回归的老年时代 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最后一层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也就是人的意识的“顶楼”,这一需要在陆天恩中年以后最终得以实现。在经历抗日战争和与此同时的种种时代的变迁后,害怕再遭逢战争的陆天恩决定迁居台湾。在那里天恩放下了怯懦,坦然面对过去和过去的错误;学会了付出,得到了王莲君的原谅;体会到真正的幸福就是凭自己的劳动来养活和保护自己的家人。他完成了晚清遗少向靠劳动吃饭的船员的转变,形象也从无所适从的懦弱少爷变成了坚强勇敢的大丈夫。在台湾的生活虽然辛苦,但是他实现了在海上工作的理想,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得到别人的肯定与赞许,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终于感受到了真正的快乐。马斯洛坚信:“生活的真正成就就来自于我们自己高级需要的满足,特别是自我实现的需要”;“高级需要的满足能引起更加合意的主观效果,即更深刻的幸福感、宁静感,以及内心生活的丰富感……”。(1)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无论那个封建家族曾今给天恩带来过多少压抑与迷茫,悲伤与痛苦,但对于这一代人,特别是像他一样的曾今显赫的贵族来说,对故土家园的渴望不仅仅是对家的物质基础的渴望,更多的是一种对于精神家园的归宿感的寻求以及对于两岸统一企首翘盼。老年的陆天恩: copyright paper51.com 老年的陆天恩的背影在夕阳的残照下呈现着一股苍凉、昏茫的沧桑意向,像一页书写历史沉浮的纸页在经历风雨和岁月的侵袭后展现的斑驳。 copyright paper51.com 本以为只是暂时避战,没想到一去几十年。历经沧桑变化的历史后,他踏实、自在,对家乡一直有着千丝万缕的那种血脉相连的情感,生命最后发出了回故乡的渴望。这时的天恩是一个背井离乡多年,依然牵挂着故土家园的游子形象。 http://www.paper51.com 二、人物形象的时代意蕴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艺术塑造永恒的个人与社会的悲剧。个人的命运既反映特定的社会身份,又是一种普遍命运。”(2)陆天恩在《故梦》中的形象是在特殊历史环境下,呈现出的特殊时代所具有的历史意义,他是这个特定社会,特定时代的产物。既是新旧时代下承前启后的一代人的典型,又是这个时代下所产生的独特游子形象。他的人生境遇涉及到政治、历史、军事、社会经济、戏曲、医药、地理等,可以说是一个时代变迁的缩影。因而陆天恩的身上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性,具有一定的时代意蕴。 http://www.paper51.com 那样一个年代,人物的命运是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年代的变化与动荡就决定了不可能有大团圆的人物命运,无论是情感还是政治,都不会有出现圆满的局面,这就产生了很多带有历史必然性的悲剧。陆天恩的晚清贵族身份本身就是只有那个特殊时代所具有的遗少形象。同时形象的转变也承载着新旧时代变迁中所呈现出的一系列的变化。陆天恩的经历:遗少向水手的转变,不仅仅是身份上的转变,它代表着真正属于陆天恩自己的新生活的开始,也揭示着新时代中新的一代人们开始担当起社会与家庭的责任,而不再面对人生中的困难时选择逃避,成为真正的靠自己的能力与辛劳来生存的“新人”。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过:“心理是与生理平行的一种过程”。 (3)陆天恩的成长与思想变化具有时代的象征意义:在北京的少年时代是不知生活为何物的单纯少爷,处理事情的方法是顺从与逃避,没有主见;在上海的中年时代是为成为一个新人而努力,明白一个男人应担负得责任,婚姻中的尴尬人;在台湾的老年时代为家人某幸福,做水手,无限的乡愁。总而言之,陆天恩的经历与思想的变化代表着封建文化思想向新文化思想的转变,具有典型的时代意义。 copyright paper51.com 新旧两个时代的思想观念和生活土壤,造就了陆天恩的两重人格,即对封建家族的顺从和对民主自由观念的觉醒。天恩的矛盾性格,具有很高的典型性。他生长在新旧交替之际,身上打着两种时代的烙印。陆天恩的形象是时代特征的写照,浓缩了那个时代下小人物的心酸与艰辛,将时代人物的心理剖析出来,把中华民族情感最真切的表达出来。用意正在于启示青年人认清自己的弱点和社会处境,从而在彻底变成时代的牺牲品之前,做出明智的抉择,为自己的赢得一个有价值的充满幸福感的人生。这是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国家艰难的觉醒历程,痛苦、彷徨、无助、顿悟……种种情绪是那个动荡年代人们情感的现实。那个时代的人物或沉沦,或觉醒是个体的选择,然而正是无数沉沦后又觉醒,放眼看世界的人们推动着国家和民族的觉醒。 paper51.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