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云南境内部分少数民族放弃其传统的宗教信仰而改信基督教的问题特别的多,为什么在外来宗教的影响下,云南少数民族的原始宗教却这么不堪一击呢?以下是这种宗教信仰转变的原因。 copyright paper51.com 一.传统社会结构 copyright paper51.com 从少数民族发展历史来看,历史上那些放弃自己原来宗教信仰而改信基督教的少数民族,其生存的环境是相当恶劣的。这些民族为避免周围大民族的压迫、剥削和歧视,一次次被迫放弃他们艰辛开垦和建设的家园,一次次重新寻找安身之地,渐渐地远离坝区和良好的生存环境,走向山区,躲入森林,在荒山野林、人迹罕见之处,寻觅到他们得以栖息之地。如:信仰基督教的傈僳族、怒族,历史上这两个民族受其他大民族统治者的欺压,不得不寻择“三江四山所盘踞”的怒江大峡谷为居住之地。可谓生活在“生存的极限边缘”。(1)这种人与自然的“不能关系”扭曲了他们的心态,造成心理上的长期压抑和深深的痛苦。为了解脱这种恐惧和痛苦,他们转而祈求超自然的力量,希望获得庇护,并拯救民族的生存和得到心理的慰藉。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二、政治结构的双重性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云南信仰基督教的少数民族,其社会的政治结构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沿袭了少数民族社会传统的、以地缘和血缘两条纽带为联系的村社组织;另一方面建立了由中央封建王朝通过对各民族政治首领进行控制的土司制度。云南少数民族的村社组织是在家庭联合基础上形成的。地域性和传统性则阻碍了与外界的联系和交流,使自己处在一种封闭状态,并产生排外心理,难以形成统一的政治组织。土司制度是封建中央王朝无法直接统治西南各民族群体时所采取的一种变通的民族政策和控制手段。少数民族的头人被直接任命为各级政权机构中的官吏。只要服从驱调,“谨守疆土,修职贡,供征调”,(2)履行王朝规定的义务,就可确保自己在原势力范围的统治为合法。如怒江,土司制度仍“长期存在,奴隶主蓄奴,直至辛亥革命前,仍在福贡,碧江等地存在,泸水、兰坪的土司制度,事实上保留至1950年。”(3)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云南少数民族社会政治结构的双重性,对其传统宗教的保留及宗教的转变有着极大的影响。一方面,农村公社的组织结构构成保留其原始宗教的基础,原始宗教的图腾崇拜、祖先崇拜、自然崇拜,以及鬼神观念均可从中得到支持;另一方面,土司制度的存在及削弱,又构成了他们原始宗教转变的动因。 copyright paper51.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