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其实,老庄的含蓄美源于老庄“有无相生”的大美观点。老子云:“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第四十章》)又“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成功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老子·第二章》)老子认为人世间万物都是从“无”到“有”的,并且对立的方面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相反相承”的作用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力量,可以说“有”就是“无”,“无”就是“有”,二者是相统一的。庄子在这个问题上也言“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庄子·齐物论》),这是道家追求的最高境界,即“物我合一”的和谐之境,其实也就是说“无”与“有”相统一的结果,它体现出大道所蕴含的无限的至美。 paper51.com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看出老庄认为“道”是“无”与“有”的统一,在美学范畴上就是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含蓄美的追求。譬如,中国绘画所追求的“以形写神”的真境,绘画中讲究的“布白”,主张的“咫尺有万里之远”,皆是老庄所追求的含蓄之大美的表现。此外,在戏曲表演,书法创作等艺术创作活动中,都有一套共同的法则:虚实相生,有无统一,形神兼备,情景交融这都是在有限与无限的统一中来展现一种“境生象外”的至美。【15】 paper51.com 3.阴柔之大美 paper51.com 老庄的“大美追求阴柔之美。”大“就是“道”,阴柔是“道”的特征,亦是“大”的特征,它是一种以“清静无为”为特征,通过“柔、弱、静、无”所表现出来的美,是与阳刚之美相对的。 paper51.com 老子云:“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老子·第四十三章》),“柔弱胜刚强”(《老子·第三十六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居下,柔弱居上。”(《老子·第七十六章》)老子认为“柔弱”可以战胜一切“刚强”,主张“处柔居弱”,提倡以柔克刚,这就是道家所提倡的柔性。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