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学界,以其思想、艺术和风格上的重要意义而奠定了撰写者的文学地位的,首推卢梭的《忏悔录》。《忏悔录》是卢梭面对着紧追不舍的迫害,教会的排挤,朋友的人身攻击,迫切感到必须站出来为自己辩护的境遇下,怀着悲愤的心情写成的自传。“忏悔,是以一个据说是‘自为’存在的绝对真理的名义而生发出来的,而特定的真理,则仅仅是这一绝对真理派生的次要方面。”(1)卢梭想给自己一个全面彻底的赦免,在他看来既然他鼓起勇气袒露了自己的内心,赦免便是受之无愧的。他直言不讳和受尽苦楚本身就是一种补赎,洗涤了他的罪孽,他可以坦然地凝视那个迷途知返的人。 http://www.paper51.com 卢梭说他能公正客观的叙述自己的故事,其实这是不可能的,在一切方面,把自己说得过于伟大。他说,即使让世上所有人都在上帝面前同样真诚地披露自己的心灵,也没有人敢说:“我比这个人好!”这其实意味着卢梭认为自己才是世界上心灵最高尚的人。究其自述的“真实”性而言,是令人怀疑的,他真的是世界上心灵最高尚的人吗?在这里,我们就他行为上所表现出来的,对他做一个正确的评价。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他对自己的堕落行为,常用一些抽象化的概念来为之下定论——诸如“偷窃”、“撒谎”之类,这些让人看起来似乎是严重的不道德行为,但经他的笔描写出来之后的“事实”却一反而为可爱,只因为在他信誓旦旦的忏悔中,那些“堕落行为”本不出于害人之心,还不对人造成显著的危害。而这种行为又恰好在小丝带事件中毫无遗漏地表现了出来:在卢梭十六岁时候,他在维尔塞里斯夫人家中当仆人,夫人死后,家中难免有些混乱。卢梭由于小偷小摸的坏习惯,偷了一条他所喜爱的已经被主人用旧了的小丝带子。事情被发觉了,卢梭一时慌张,便推说这是诚实可爱的女仆玛丽永姑娘送给他的;又由于害怕丢脸,在两人对质时仍一口咬定是对方所为。主人无法辨明真相,把二人同时辞退了。 错了就错了,这是个不可挽回的事实。可是,他忏悔的时候还不忘为自己犯下的错误寻找种种借口:“其实我要拿的话可以拿到许多好得多的东西,可是偏偏这条小丝带把我迷住了。”(2)他竟然用了“偏偏”两个字,似乎偷东西本就不是他的错而是被偷的东西的错一样。 copyright paper51.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