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中国两千多年前战国时代的先哲,道家学派的巨擘,中国古代浪漫主义的宗师,主要著作收入《庄子》一书。以逍遥洒脱、傲岸不羁被后世封为南华真人;卡夫卡,二十世纪初奥地利现代主义集大成者,表现主义的开山鼻祖,主要作品有孤独三部曲(《城堡》、《审判》、《美国》)和各类优秀的中短篇小说。其忧郁、孤独、恐惧、自卑的个体意识透过作品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人。庄子与卡夫卡相隔两千多年,跨越东西方,似乎不会有什么关联,然而缘于共同的人生际遇,二者在心理体验上具有了很大的相似性,本文以平行研究的方式,从孤独体验、异化认识、死亡意识层面进行比较,揭示二者的共通之处,说明在相似的人生际遇下不同的作者之间也会突破时空的限制产生心灵的共鸣,创造惊人相似的文学现象。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一、孤独体验 copyright paper51.com 庄子所处的时代正是诸侯之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章句上》)的时代,人人为富贵、为名利而汲汲以求,人性中最丑陋,最凶残的一面暴露无遗。面对这样人为物役的丑恶现实,面对举世征伐、生灵涂炭、血流成河、天下滔滔的战国时代,庄子提出了“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庄子·内篇·逍遥游》)的主张,认为人应该修身养性、远祸全身,以无为无用对抗压迫人、敌视人的黑暗现实,一句话以“隐”与“适道逍遥”的审美生存超越污浊肮脏的现实社会,绝圣弃智,回归“道”生万物时所赋予的人的自由本性,体验不为物役、清静无为的自由人生。然而,在那样动乱的年代,又有几人能真正安贫乐道,能真正理解、接纳他的主张呢?当“非梧桐不止,非练食不食,非醴泉不饮”(《庄子·外篇·秋水》)却仍为“食腐鼠之骶”疑之时,当“宁生而曳尾于途中”而不肯“藏于庙堂之上”(同上)却告贷于监河侯而被拒时,其孤独的心理体验自然而然地显现于字里行间。在战国末世、百家争鸣的时代,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学说,始终没有步入显学之列,始终徘徊在学术的边缘地带。苏秦以纵横之术贵为六国之相,扬眉吐气、衣锦还乡;李斯以法家之说一越为秦国重臣,尽享名利权贵;当是时天下之士十之八九莫不欲借一家之言以立身扬名、博取富贵的!庄子却不投其所好,而以安时处顺、无为无用、隐迹于世为旨,大反其道而行之,其学说受人漠视、门可罗雀、不成显学的命运自然也就不可避免了!面对人生无穷尽的苦痛,面对学说不为广泛接纳的孤独,庄子仍然固守着自己的追求,不为权贵所迫、不为名利所惑,孤高自许、凄然化蝶,尽情地体验着超然生死、物我两忘的自由快适! paper51.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