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温庭筠词的创作数量和作品总体介绍 晚唐温庭筠,创作了很多词,很多都没有保存下来,根据近人林大椿先生所编的《全唐五代词》统计,温词共有70首,共有19个曲调。《花间集》收有温词66首,《金奁集》收有83首,不过《金奁集》中的温词有许多是别人的作品混杂进去的,不全是温飞卿的词。他的词有《握兰集》和《金荃集》,现在已失传。温庭筠是在中晚唐以来文士诗人开始插手为流行音乐填写歌辞的风气中,大力投注于词之写作的第一位作者。在中晚唐以来的诗人中,像白居易、刘禹西、张志和所写的《长相思》、《渔歌子》、《梦江南》之类,他们运用的牌调及少,温庭筠则不然,他是使用新的词牌最多的作者,如《荷叶杯》,《南歌子》,《女冠子》等。女性的闺阁情思是其词的总体内容,词传达女性幽渺的心曲,是其摹写的重点,风格上,香艳、柔婉、华丽。温庭筠的词主要是描写妓女的感情生活和男女之间的离愁别绪。温庭筠开始,则文人词不仅使用多种词牌,形式错综变化,且内容几乎全为艳情,风格绮丽柔媚,可以说奠定了花间词专写艳情而绮媚的特色。词这种文学形式,到了温庭筠手里,形成了一种正式的文学体裁,在韵文史上脱离了诗,获得了独立的生命。随后五代与宋代的词人竞相为之,终于使词在中国古代文坛上蔚为大观,到现在仍然有着广泛的影响。在文学史上,诗与词正式分开了。 copyright paper51.com 二、温庭筠词的艺术特征 copyright paper51.com
(一)形式音律美 http://www.paper51.com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从配音乐这一点上说,它和乐府是同一类的文学体裁,也同样是来自民间文学。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文人的词深受律诗的影响,所以词中的律句特别多。在唐五代,词是供歌妓们在宴席前演唱的曲子,因此词与音乐的关系极为密切。在创作时,温庭筠特别注重音乐声律的优美动听,在用字上,他推敲十分严格,如对平仄四声、双声的叠韵都有一定的规格要求。他很注意用声音响亮的去声字,如《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中,“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两句竟用五个去声,又适当换头,在歌唱时就显得跌宕飞动,曲折多姿,与含蓄不尽的词意配合,十分动听。“明灭”、“鬓云”双声叠韵的运用,显示出声音的和谐之美。他还善于选取词调,并且他还能自创曲调,如《南歌子》、《荷叶杯》、《番女怨》、《女冠子》等,其中除《玉蝴蝶》、《番女怨》2调外,大都是见载于唐崔令钦《教坊句》“曲名表”,其它17调59首作品都是长短句的词,尤其是像《诉衷情》、《思帝乡》、《蕃女怨》、《荷叶杯》、《河传》这几首曲调的作品,不仅句式极尽参差错落,而且音韵也特别繁促多变。。以《河传》词为例: “河畔,相唤,晓妆鲜。仙景个女采莲,请君莫向那岸边。少年,好花新满船。 红袖摇曳逐风暖,垂玉腕,肠向柳丝断。浦南归,浦北归?莫知。晚来人已稀。”这首词写江上迷离的景色,思妇惆怅的心情。在句法上是二、三、六、七字句,错杂相交,长短参差不齐,而且换韵较为频繁,抑扬婉转,声调曲折尽情,或敛或放,情致极其缠绵悱恻。白雨斋称颂“直是化境”。温庭筠开始奠定了文人词以长短句为主体的形体特征。 http://www.paper51.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