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是世界级的大文豪,他的作品往往触及到许多尖锐的社会问题,所以他曾遭流放十九年。他的思想智慧博大精深,不仅对法国社会有深刻影响,而且遍及全世界。对于他在作品中所体现的思想,可挖掘的很多。 copyright paper51.com 雨果自称为伟大史诗的《悲惨世界》,内容精深厚实,很多学者对《悲惨世界》的研究,一是人性转变问题,二是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三是雨果的宗教观问题。董克林先生在《一个扭曲灵魂的再生——谈〈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一文中主要谈了冉阿让从一个苦役犯转变为一个自我牺牲,正义善良的人。提出了主教使他的生命升起了美德的曙光,珂赛特则给他带来了爱的曙光。傅守祥先生在《人的心灵向善迈进的精神史诗——试论〈悲惨世界〉的人道主义思想和浪漫主义风格》一文中,主要阐明了以“爱”为基础的人道主义理想,在人道主义的理想构建中又体现了作者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万春在《〈悲惨世界〉对社会与人生的人道主义关怀》一文中,从人类对宗教、社会、自然的三大斗争中去探讨雨果对社会和人生的人道主义关怀。袁素华先生在《从人到恶魔,从恶魔到天使——试论〈悲惨世界〉的人性问题》一文中也论述了冉阿让从善到恶再到善的人性转变过程,提出根源于不良人性的社会陋习也是作者最关注的社会问题。而清除陋习,改善人性也要靠道德力量。高韵青先生在《从〈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形象看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一文中提出了雨果道德感化思想的两个方面:一是完全利他主义,二是以德报怨。沈露儒先生在《论雨果浪漫主义小说中的理想因素》一文中从雨果的生活理想和社会理想两方面论述,前者表现为雨果对个体理想环境和忠贞爱情的憧憬,后者表现为雨果对理想社会环境和社会生活的设想和要求。生活理想主要是塑造理想人物,理想人物形象又包括两种:典型美和缺陷美,典型美是自然美和心灵美的完美结合,更多的突出美感,而缺陷美突出了美的精髓,即心灵美。徐鸿荣先生在《论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雨果创作思想发展的轨迹》一文中,提出雨果人道主义思想的基本含义是“仁慈、博爱、宽恕、道德感化”,其发展是一个变化过程,一是《巴黎圣母院》道德感化下的“灵魂”复苏,二是《悲惨世界》中道德感化了邪恶,战胜了邪恶。三是在《九三年》中把“恕”和“仁慈”看作是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灵丹妙药。吴廷美先生在《雨果人道主义思想内涵及其发展轨迹》一文中认为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中表现反封建和反神权性,论述了人道主义不仅是雨果的伦理道德原则,也是雨果的一种世界观和历史观。近代以来,对雨果本人和其作品进行研究的学者很多,从各个方面提出观点,但始终不离上述的三大主题。本文的认识也跳不开对雨果的传统研究。本文就从“爱”的内涵去理解雨果笔下的道德力量,阐明雨果构建的“理想之爱”的现实意义。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