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 席勒(schiller,1759—1805),德国伟大的诗人,剧作家和美学家,具有狂飙突进时代浪漫主义的特征。他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剧本和美学、哲学方面的论著。他的作品始终表现出反封建的强烈情绪和对民族独立自由的热烈愿望,同时也显露出他在政治上的妥协性与改良主义倾向。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审美教育书简》是席勒最主要的美学著作,是他美学思想最集中的最有系统的体现,在德国美学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是第一部美育的宣言书。同时也是一本对美的本质特征进行深入哲学探讨的罕世之作。然而也正是由于它的开创性。这本著作自面世以来,就不断引起广大学者的争论和分歧,不论研究美育学说的历史,还是探讨美学思想的发展,都不同程度的涉及到了这本著作。对这本书的认识,200多年来一直争议不断。其中,究竟把美当作一种手段还是一种目的,即席勒美育思想是否存在矛盾的问题,就是人们一直关注的重点之一。 copyright paper51.com 综观前人对席勒的研究,在西方,以黑格尔最具代表性。对于《审美教育书简》的看法,黑格尔特别赞赏席勒把美看作“理性与感性的统一”。(1)他认为:席勒的美是和谐统一的,是实现完整人性的基础。近代的哈贝马斯,马尔库萨等人深受席勒人性异化思想的启迪,并进一步的对审美的现代性等问题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他们认为席勒所分析的人性的异化理论是现实存在的,还认为他所提出的美育理论是具有可行性的。 paper51.com 在中国,作为把西方美育理论介绍到中国的先行者,朱光潜在他的《西方美学史》中说:“席勒的美学思想是充满着矛盾的。”(2)他认为这种矛盾性在于:席勒没有寻找到人性扭曲的真正原因,以及解救人性的真正出路,从而导致其美育思想的不和谐。因此他提议把席勒的《美育书简》与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进行比较,从而来更好的揭示这一矛盾。而徐恒醇在他1984年所译的《美育书简》序言中总结到: http://www.paper51.com “美究竟是目的呢?还是手段呢?在书简中,他有时把美只看作德育的手段,认为美只是有相对的价值,把审美的人作为达到理性、道德的人的中间状态,把美的王国作为最高境界。他自己甚至没有发现这种矛盾。这说明他已经朦胧地意识到美既是目的又是手段的辩证关系。这一点可以从书简的全部论述中看出。”(3) paper51.com 显然,徐先生认为,席勒已经意识到了美既是目的又是手段的辩证关系,并把这种关系完整的体现在书简中,这一点可以从书简的全部论述中得到证实。 http://www.paper51.com 综述上述观点,我认为:席勒作为伟大的美学理论家,作为向世界提出完整的美育理论系统的第一人,他的首要任务和根本动机是以美育理论为武器来改良当世的社会政治形态,从而解放人性,构建自由和谐的人性。书简从分析当世社会的扭曲变态的人性入手,寻找到美育的途径解放人性,并最终确立美育作为解放人性的唯一途径;又是达到完整人性的一个中间状态;同时它还是维护理想王国的唯一法律准则。通过分析人性,发现感性与理性两种冲动的矛盾,提出游戏冲动,即审美的冲动。作为实在与形式,偶然与必然,受动与自由的一种美的和谐,游戏冲动是人从感性的人过渡到理性的人的原动力,而这一过渡的唯一途径就是审美教育,游戏冲动创造了美,美促成人性中理性与感性的和谐统一,最终实现人性自由,美的辩证统一使人性的完整和谐变成了现实。美是手段,亦是目的,也是维护结果的准则。整部书简逻辑严密,层层深入,奠定了美育理论的基础和正确导向。虽然审美王国的乌托邦能不能实现,不置可否,但“美育理论”的提出,却为人类的诗意化生存和审美教育开创了新的前进方向。下面就从三个方面,递进的来分析席勒美育思想的“和谐性”。 copyright paper51.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