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语言概述 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时代的到来造就了网络文化和网络语言的兴起。网络语言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在网络交际领域中使用的一种语言形式,它是网络这一特殊环境中传递和交流信息的载体,是伴随着新科技出现的现代汉语社会方言的变体。广义的网络语言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与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如:硬件、软件、防火墙、病毒、宽带等;二是与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如:网民、网吧、电子商务等;三是网民在聊天室和BBS中用于交流的常用语和特殊符号,如:斑竹、楼主、潜水、灌水等。狭义的网络语言即网络口语,仅指第三类。而本文所要论述的网络语言则是指除语音和视频聊天外,通过键盘、鼠标和各种输入法进行网络交际的常用语和特殊符号。 paper51.com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各种网络词汇层出不穷,构成网络语言的独特性的一些词汇,既包括各种特殊用法的汉字词,同时还包括非汉字的英文字母、数字以及象形符号等。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网络语言的出现除了得益于网络技术的发展之外,对文字输入速度的追求、对网络交际中人情味和形象化的追求、对个性化和时尚感的张扬等都是催生网络语言产生的必不可少的因素。 http://www.paper51.com 二、网络语言的“返祖”现象 http://www.paper51.com 由于受到网络客观环境的制约,网民们不能漫无边际地发表长篇大论,并且网络文化是一种快餐文化和休闲文化,崇尚简练、直接、随意的表达方式,从某种角度看,它与古代文言文的应用功能是一致的,所以,作为一种新兴语言的网络语言,与同为初生语言的古代汉语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即网络语言的“返祖”现象。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一)合音造字 copyright paper51.com 古代汉语中有一类词可以一个词同时兼有两种词性,这种词是兼词,又称为兼性词,兼词一般是合音词,是由两个不同性质的词经常连用并快读而造成的,也有个别兼词和所兼两个词的语音没有关系。古代汉语中兼词数量并不多,常见的有“诸”、是“之于”、“之乎”的合音词,并兼有这两个词的词性,即代词和介词或者代词和语气词。其他还有:盍——何不,焉——于之,于此,耳——而已,尔——如此,旃——之焉,叵——不可,等等。 paper51.com 以“诸”为例: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1、“诸”作指示代词,用在句尾,是“之乎”的合音,作用与指示代词、人称代词“之”加语气词“乎”相当,如: http://www.paper51.com ⑴《论语·子路》:“一言而丧邦,有诸?”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⑵《人皆谓我毁明堂》:“人皆谓我毁明堂,毁诸?有乎?”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⑶《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 copyright paper51.com 2、“诸”用在句中动词(包括活用的)后,是“之于”的合音,作用与指示代词、人称代词“之”加介词“于”相当,如: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⑴《齐桓公伐楚盟屈完》:“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⑵《左传·僖公三十二年》:“穆公访诸蹇叔。” http://www.paper51.com 网络语言中,有诸如“酱紫”(这样子)、“酿紫”(那样子)、“表”(不要)之类的合音造字现象,这与古代汉语中的兼词相类似。网络语言中的合音造字现象是网民为了提高文字输入速度,从而达到最快捷方便的交流而产生的,同时,这类合音造字也使谈话风趣诙谐,气氛轻松随意。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