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无忧网提供:计算机毕业论文范文|计算机毕业设计|计算机毕业论文
栏目导航 英语 对外汉语 汉语言文学 代写论文
当前位置: > 语言论文 > 汉语言文学 >

试论现代童话中狼形象转型的现代文化意识

试论现代童话中狼形象转型的             现代文化意识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paper51.com

昌云

copyright 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

(某某师范学院中文系05级专升本班,学号:2005051404 )

paper51.com

http://www.paper51.com

http://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摘要】狼是较为常见的童话形象。在传统童话中,狼一直是凶残邪恶符号的代表,而现代童话却赋予狼儿童的天性,开始出现天真的狼、稚拙的狼、有爱心的狼等形象,对传统文化进行颠覆。本文主要针对童话人物形象中狼形象的转型问题展开论述,旨在通过一些代表性的传统童话作品与现代童话作品中狼形象的对比,揭示其转型中所体现的多元文化意识、审美文化意识和商业文化意识。

http://www.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

【关键词】狼;多元文化;审美文化;商业文化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千百年来,人们闻狼色变,究其原因是对狼凶残本性的厌恶与恐惧,换言之, 狼在人心目中已成为凶狠的代名词。狼是较为常见的童话形象。传统童话中,狼一直被描写成反面角色,以体现其凶狠狡诈的动物本性。无论是在民间童话故事还是民间传说中,狼形象都呈现出这种同一面目的类型化性格特征。在这些狼童话中,常常出现“狡猾的老狼”、“凶狠的狼”等词,故事对狼的性格用形容词下了定义。

paper51.com

paper51.com

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民间童话《三只小猪》,故事说:森林里有三只小猪离开猪妈妈后自寻生路,猪大哥和猪二哥分别用稻草和树枝造房子,结果都被狼推倒了,他们就跑到猪小弟的房子里躲着,因为猪小弟的房子是用砖头造的,非常牢固,狼无法推倒它,却就想出一系列主意找机会吃掉三只小猪,于是狼就从烟囱里爬进小猪的家,最终被小猪设计掉进炉火里活活烧死。狼想用阴险的计谋吃掉小猪,结果被聪明的小猪智斗致死。故事通过一系列富有动作性的反复述说将狼塑造成贪婪奸诈的形象。

copyright paper51.com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在传统童话中,狼总是以这样一幅贪婪的面孔出现,为了能捕获食物,它也往往装作可怜态以获取同情,或是先与动物友好相处,之后趁其不备而吃掉小动物,而结局往往是被对方识破。狼的形象主要体现在他凶残、狡诈、贪婪的性格上,也正因为如此狼一直给人一种可怕、可恨、可憎的形象,从而成为凶残邪恶的代名词。在传统童话作品和人们的观念中,狼都是很凶恶、很残暴的,这几乎成了一种民族文化和心理。

paper51.com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然而,随着现代文化意识的渗入,许多动物形象却出现了将传统童话里的“反面形象”正写的现象,突破了“形象”长期以来固定的角色类型。90年代这样的打破其固定性格特征的形象越来越多。狼形象在作家笔下日趋丰满。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paper51.com

如北董先生的《撕了身份证的狼先生》中,塑造了一只从美洲来的狼,为了改掉他的本性,一开始就撕了他那不光彩的狼的身份证,彻底整容,成了大嘴岔小伙子,向勤劳的人们学习各种手艺,从而博得了人们的一致赞扬。再看孙幼军的《小猪唏哩呼噜》中所塑造的大狼形象,也不再是那么邪恶,他最终被小猪感化而当了老师,遇到小学生还亲自向学生鞠躬。此外,在前一段时间热销的汤素兰的《笨狼的故事》,故事中塑造了一个可爱的狼形象,笨狼是一只笨得可爱的小狼,是一只非常憨厚的、单纯的小狼。在黄一辉的《小儿郎,小儿狼》中,猎人和狼本是天敌,但小儿狼受伤后扮成小儿郎去找老猎人治伤,后来,小狼为了给老爷爷做一个窝把身上的毛全部都拔下来。

copyright paper51.com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上述的狼各具个性,有天真、有善良、有稚拙、有博爱,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形象是具体而丰满的,现代童话一改传统童话中单一反面的恶狼形象,对传统文化进行颠覆。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http://www.paper51.com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文学,每个时代的童话都深含着这个时代的种种痕迹。“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必然承载着特定时期的社会文化内涵。”(1)狼作为一个文学意象,也有他内在的文化内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狼成为凶残、贪婪、邪恶的代名词,狼这一形象一开始进入童话也是凶残的角色。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却出现了如上的转型或者颠覆。这一转型的原因是什么?根深蒂固的恶“狼”形象不早已成为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等等的这些问题,本人认为这和一个时代的文化意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copyright paper51.com

paper51.com

http://www.paper51.com

一、      多元文化意识

copyright paper51.com

http://www.paper51.com

20世纪90年代是多元文化相互融合的时代,传统的东方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的融合,生态文化,大众文化,媒体文化……随着科技革命风暴席卷全球,这一切文化现象也都通过现代网络的形式呈现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同时也呈现在每一个文学创作者的面前。而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必然承载着特定时期的社会文化内涵。“儿童文学中童话形象就像一面反光镜,映射出五光十色的幻影。幻影中的每一道色彩都代表一种文化,它们相互冲撞而又相互交融、互渗,共同使这面镜子色彩斑斓。”(2)

http://www.paper51.com

paper51.com

在这样的文化大融合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社会里任何作为“一元”的形式都必然走向多元化的发展态势,童话中的狼形象也必然从传统单一反面的固定角色走向多元化的形象塑造,于是我们看到了善良、可爱、稚拙、博爱与凶残的狼形象并存的现代童话。

copyright paper51.com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童话作为一种文学体裁,虽然不像一般的写实文体那样与现实贴近,但它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呈现,仍离不开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仍表现出现代所具有的特征,仍表现出对现实的一种折射。所以,童话中狼形象的现代版当然有着浓厚的现代文化意识。 copyright paper51.com

于是在作家笔下,狼不再只出没于大森林里,它们开始走进城市。如《笨狼的故事》之三进城历险中,写笨狼在森林里呆着觉得怪没意思的,于是就到热闹的城里看看,笨狼看到了“出租车”,还开着它冲向“百货商店”,在商店里它看到了“自动扶梯”,觉得新鲜也去上面玩了一会……在这则童话中出现的场景、事物无不与现实事物相贴近,无不与现代文化紧密联系。“出租车”、“商店”等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我们在传统童话中所看不到的,而这样的场景与当代儿童的生活环境更为贴切,这也正说明了童话是和儿童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的。

http://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更何况在现实生活中,儿童所能看到的狼,是动物园里笼中的狼,它们温顺,没有自由,并非传统童话里的如此凶残,如此贪婪。因此,狼也可以被同情而不是一味的受敌视,所以在作家笔下,狼就有了同其他动物和人和平共处,甚至成为朋友的机会,展现出与传统童话截然相反的新狼形象。正如孙幼军的《小狼请客》,作品一开始写狼先生和狼太太(小狼的爸爸妈妈)原先也住在村子里,后来因为狼先生太饿了就吃了猪太太的一只小崽而被轰出来,住在村外小树林一座孤零零的小房子里。而小狼作为一个“孩子”,它希望村子里的那帮小家伙能接纳它,能让它一块玩耍。起初大伙儿并不欢迎,后来因为小狼不搀嘴,不小心眼儿,不欺负人而受大家的喜爱。在这则童话里,没有现代文明的标志,但它同样流露着现代文化的气息。小狼与小猪、小白兔们的交友,而不是与它们为敌,这就充分反映了在现实生活中儿童看到的狼是温顺的,没有攻击性的狼,它们同其它动物一样在动物园里生活着,被饲养着,与其它动物没有什么不同,所以在现代童话中所反映出来的狼没有被固定于邪恶形象中,这与现代文化是有直接联系的。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此外,由于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是一个飞速发展的国家,但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不断进步,自然生态失衡现象日益严重,能源危机、物种灭绝等一系列生态问题浮出地平线。而这些与环境问题息息相关的童话形象就成了90年代独特而有新意的一类形象。为了“培养一种崭新的精神上的环保主义”,对下一代灌注生态危机意识,所以“童话作家们没有继续沉侵在童话的理想境界中自娱自乐,没有将现实问题向小读者隐瞒。他们带着对成人和儿童的强烈的责任感,将他们看到和感受到的社会现实问题进行审视和折射。”(3)面对现实中的生态问题,作家写了许多表现自然生态危机的作品,如《救救红小姐》、《天空之海》等,还有一些绿色环保童话,《香菇仙子》《纸星球》等。如此众多反映生态危机的作品一跃而起,在这样的背景感染下,孩子们知道人类应该爱护地球,保护动物,那么,狼是否也应该受到保护呢?是否让它也有一个正面形象而引起儿童的怜悯?是否应该一改传统童话中令人闻之生畏的恶狼形象?答案是肯定的。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样的作品: http://www.paper51.com

《彼得与狼》被改写,在改写后的新版《彼得与狼》中,有着不同的结局:彼得抓获狼后,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他忘记了自己的胜利,最终放走了狼。之所以有悔意,是受现代文化的影响,在倡导爱护动物的社会里,使得彼得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所以他最终放走了狼。作品中彼得的悔意之心与他放走狼的行为,是现代儿童环保意识加强的表现。再看《别让大灰狼死》中,幼儿园的小朋友在做“狼与小山羊”的游戏时提出异议,因为游戏规定的结局是:狼就要吃掉小山羊时被猎人打死了。小朋友们都不愿意让大灰狼死,最后大家决定把狼交给警察。从这稚拙的儿童行为与儿童对动物的怜悯之心中我们不难看到,生态意识已经进入了儿童幼小的心灵,驱使他们同情小动物,保护生态环境。

http://www.paper51.com

当然,也并非所有现代童话中的狼形象都改头换面,不少现代童话中的反面角色依然由狼来扮演。如《披着狗皮的狼》就塑造了一只向来温顺的狗麻五,却是掩藏在主人家里等待时机报仇的披着狗皮的狼。这与传统童话中的狼形象相似,伪装成弱小动物却以报仇为目的。这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从而说明现代童话狼形象正反皆有的、多元而并非单一的体现。

copyright paper51.com

paper51.com

综上所述,由于受现代文化意识的影响,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再看到狼的动物属性,所以现代狼童话渗入了许多现代因素使得我们深感狼形象与儿童生活的贴切;由于受环境保护意识的作用,儿童环保意识加强使得狼也被列入保护范围之内;由于传统文化的原故,狼依然留有其反面的形象,这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这所有因素都使得狼不再一味的只能扮演反面人物,传统类型化的人物性格走向了多元化。 http://www.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

二、      审美文化意识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http://www.paper51.com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一直以来,我们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其核心主要是仁慈、忍让,就是温良谦恭,讲究中庸平和。儒家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忍三分,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等等这些耳熟能详的句子,从中可以看出我们的文化因子有太多的温文尔雅,也太恬静如水。这样的文化反映在童话作品里,则或含蓄或明显地弘扬讲善、扬善、行善和同情的思想情感。可是,什么是善呢?以“羊”和“狼”这一绝对对立的形象为例,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羊的安分守纪、安于现状就是善,温文尔雅、逆来顺受就是善,善者多被同情,被认可。相反,对于狼,由于其是肉食动物,以弱小动物为食且富有攻击性,所以在童话里它总是被固定于反面形象中,它与生俱来的生活习性使它成为恶的化身而遭人唾弃。而这种恶的形象在传统童话中有一鲜明的特征——丑陋。中国传统审美观里向来主张心灵之美,但在传统童话里却竭力表现“以貌取人”的观点,认为“美的就是善的,丑的就是恶的”,形成了“美善-丑恶”的模式,且“多数形象非好即坏、非善即恶,性格固定不变。”(4)比如对女巫和残疾人的丑化、抵触和排斥,无疑揭示这样一个基本论点:美与善、丑与恶的相关联,这同时也体现了传统童话扁平、单一的人物塑造。

paper51.com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基于以上观点我们不难想象,狼形象在传统文化中的定位——狼具有攻击性且外貌丑陋,所以在童话中人们不会给他善良的心灵和同人类和平共处的机会。他的性格只能是单一的邪恶丑陋。

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

正如在《小红帽》中的狼是一只具有高明骗术的狼,它先在路上骗得小红帽外婆家的住址,在吃了外婆之后又扮成外婆的模样想吃小红帽。而在狼与小红帽的对话中有涉及狼的外貌描写,我们可以看到狼的胳膊粗、腿粗、眼睛大、耳朵大、牙齿大这些特征,而对于童话的主人翁小红帽,故事开头就用“可爱”一词给予形容。可见,基本上传统童话中的正面形象不仅有或动人美丽或可爱的容貌,还有崇高纯洁的心灵和善良的感情。他们以安分守纪、温文尔雅而获“美”与“善”的双重称号。相反,对于反面形象必定是长得容貌丑陋,而且心灵卑鄙奸诈,一心作恶。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http://www.paper51.com

到了现代,传统童话的美丑善恶观念已经不适应当今儿童的审美要求,“美的就是善的,丑的就是恶的”这种观念已经发生变化,那种集完美于一身或集邪恶为一体的形象是不利于儿童认识也不符合现实的。所以“现代童话形象对传统童话形象作为善、恶二元符号进行反叛。人们开始以一种更为开放的思维模式去着手童话人物形象的塑造,不再在二元对立的角色加以定位,或是‘善’的代表,或是‘恶’的化身,‘善’不再是集完美于一身‘恶’也不再集邪恶为一体。”(5)这是时代的要求,“童话形象作为作品中一个重要的审美对象如果都是具有或丑或美的特点,而且丑美又总是分属于固定的形象,便会造成模式化、类型化。”(6)“所以现代形象开始告别传统形象那种和谐美、极至美的单纯明净。”(7)而现代童话中的狼形象也告别了传统一元的邪恶角色而呈现出多样的美学特征,它们或稚拙、或荒诞、或幽默、或喜剧、或悲剧……走向了更为审美的方向。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

关于稚拙美,《美术辞林》说:“原始时代的美术即为具有稚拙的形式者,但其稚拙可以使人唤起真挚与纯真的感情,故能给人以一种美感。”(8)如此看来,原始艺术是稚拙的,它唤起的是人们真挚与纯真的审美情感。“因此,稚拙美就是以幼稚而拙朴的形式表现了一种原始而又纯真的感情的艺术形式。”(9)童年时代是稚拙的时代,到处无不充满天真与浪漫,因为在儿童眼里,世界充满新奇感,无论一只小羊或是一只狼,甚至一草一木都是一个美丽而神奇的世界,在他们看来,动物及花草树木同自己一样都具有生命有人性。儿童生活的天真与稚趣反映到童话作品里则给人予稚拙感。这一点体现在狼童话中我们可以看《笨狼的故事》,对笨狼这一形象的塑造,作者抓住稚拙这一特点,“酷暑里天真地冰冻太阳光,对着滑动电梯喊停下”,这都是些尚未懂事的孩子才会做的“傻事”!正是由于稚拙美的存在,才使笨狼这个形象更加鲜活、真实而深受小读者的喜爱。

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荒诞创造也是一种新的美学意义,“荒诞是儿童文学作家用以进行童话艺术创造的手段,它的表现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在童话中常常离不开强烈的夸张、离奇的幻想、扭曲变形和机智的反讽,其中夸张和想象是最重要的。”(10)在童话作品里,幻想是其最显著的特征,因为幻想,所以什么样的事情都可能发生,如何不可思议的事也能成为一次真实的体验,作家以无限的想象去创造一个完全不同于现实的奇幻世界,但同时也蕴含有现实生活种种意蕴。正如之前我们所提到的作品《披着狗皮的狼》中颇有用心的狼形象荒诞而有很强的现实批判意味,影射了现实世界那些心机不正、人面兽心的坏家伙。再看《不不园》中的大狼即使肚子饿得发慌也不吃脏孩子茂茂,怕吃了肚子要疼,这里的大狼已经不可怕而是可笑的傻狼了。大狼极富个性色彩,荒诞而幽默的形象才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

对于悲剧美,虽然儿童文学追求的是娱悦欢快,但由于生活中各种各样不尽如人意的事情常有发生,悲剧就很难避免,儿童生活也不无例外。所以童话并非拒悲剧于门外,而是给予适当的反映。“对童话而言,悲剧美主要是通过悲剧来展示一种崇高悲壮之美,体现一种精神的力量。”(11) 现代童话把这种悲壮之美体现到了狼童话作品中,正如以母爱为主题的狼童话《母狼的智慧》中讲述了一只母狼为了保护小狼,在被猎人追杀得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毅然决定牺牲自己换取孩子的一条生路。她引开了猎人,最终死在了猎人的枪口下,她的孩子因此得到重生。狼妈妈对小狼的爱不亚于任何一位母亲,狼的母爱同样是如此伟大!再看一个真实而又感人的故事——《人与狼》讲述了一只母狼收养了一个男婴,对他非常疼爱。但有一天,当母狼出去觅食,狼孩被猎人发现就抱走了他。多年后,长大了的狼孩上山打猎时遇到了母狼,母狼用温柔的眼神看着他,狼孩却抽出箭,准确地射入了母狼的心脏,而与此同时狼孩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大喊一声“妈妈…… ”读了这些故事,这种悲壮之美也能深深打动小读者的心——不只人有母爱,动物也有,而且一点也不比人逊色。它们慈爱的母性,它们爱子、护子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精神得到了小读者的同情和肯定,于是狼形象走向正面。

http://www.paper51.com

paper51.com

是的,对于狼人们不再追究其食肉的生活习性和为生存而食弱的丛林法则,和人一样,我们不能因为人饲养牲畜而又杀以食之而不再肯定其存在的价值。现代审美文化要求我们全面的认识事物,要知道事物并不存在绝对的丑与恶,在狼身上同样存在值得肯定的一面,它们同样具有慈爱之心,同样善良。所以关于狼的童话同样体现了现代童话形象的审美特征而深受小读者喜爱,荒诞、稚拙等手法被用予描写狼形象,于是我们看到了充满爱心,助人为乐的狼形象,它摆脱了传统童话形象类型化的人物塑造,走向了更为审美的个性化。

paper51.com

paper51.com

三、      商业文化意识

http://www.paper51.com

paper51.com

中国社会数千年来一直处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状态中,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无不深深地打着小农经济的烙印:从生产过程来看,封闭保守,缺乏合作;在生活价值取向上,与世无争,满足现状。“封闭保守而缺乏创新意识;自给自足而缺乏合作精神;与世无争而缺乏竞争意识。” (12)的确,这个农业民族不像商业民族那样善于竞争,也不像游牧民族那样好斗。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培养出来的大都是“文弱书生”和“谦谦君子”。他们大都缺少刚烈的豪气,缺少勇猛的血性。对于狼那种好斗的本性人们不会加以欣赏,只会排斥和诋毁。反之欣赏的则是与人们追求价值相似的那些软弱、听话、驯服的动物,比如小白兔、小山羊等。所以在传统童话中,狼一直处于反面形象。恶狼形象几乎成为汉民族的文化心理。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http://www.paper51.com

然而,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商品经济组织社会生活的作用日益突出。在现代竞争激烈的商业社会,中国人温柔敦厚的性格特点和中庸平和的行为规则似乎无力参与世界性的大竞争。人们开始重新思考,怎样一种精神、怎样一种生存方式才能使自身在这样一个时代有所立足?人们在为理想而奋斗着,在人生理想的实现过程中,我们总会用很多方法很多经验,而历史和经验告诉我们,勇敢、智慧、执着、团结是我们选择的标准。   

http://www.paper51.com

http://www.paper51.com

我们的社会是市场经济社会,市场经济的显著特点就是竞争,这是人才的竞争,强者的竞争,面对逆境、竞争与挑战,懦弱的动物选择逃避与放弃,而强者选择的是高歌。社会要发展,国家要强盛,仅仅有乖乖的小绵羊是不行的,时代呼唤的是威猛勇敢的动物!这时人们想到了“狼”,狼的性格特征,狼的野性符合当代社会竞争需要,特别是在企业文化中体现尤其明显。过去人们心目中狼的“凶狠、邪恶、贪婪、狡猾”等形象已经不存在,而转变为“野性、团结、激情、挑战”的坚忍不拔、一往无前的新的狼形象。狼的勇猛、狼的团队精神出现在许多文学作品中,狼的野性被人类文明重新拾起,狼也开始成为新潮人物的崇拜对象。“狼文化”热成为这一时期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

paper51.com

http://www.paper51.com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态危机与之俱来,审美文化的影响等等,如上所论述,狼的形象不再一味地被否定。对于狼,我们有了新的认识。狼文化被作为企业文化,于是我们知道“七匹狼”、“与狼共舞”等服装品牌,网络上也出现了“中国狼论坛”、“小狼的家”、“野狼工作室”等形形色色的网站名。在这种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儿童,其审美结构和知识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他们更乐于接受一些新鲜刺激的、与现代社会同步而不是传统教化式的童话形象。而我们的作家们也为了适应这样的商业文化生产流程,开始捕捉适应市场、满足当代儿童审美需求是新型人物形象。这样,社会背景与作家主观的改变使得狼这一形象得以施展其多元的一面。狼,被视为丛林中的强者,童话中也出现了正面形象的狼。它们有了和小山羊、小白兔和平共处的机会,它们在作家笔下也就拥有了同样可爱的面孔。

copyright 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狼,不再一味的被固定为邪恶的代表, 20世纪90年代童话为之申辩,现代人的文化意识为之辩护,对传统的打破与颠覆是当代文化渗入的结果。多元文化、审美文化、商业文化等等新的文化现象,都表现出与传统文化的极大差异,体现在形象上则是对传统童话形象的一种突破。这样的突破是儿童所喜爱和期待的,这样的突破能给予儿童新鲜感、刺激感、愉悦感,同时也满足了儿童好奇的心理,也只有这些与现代社会同步、紧密联系儿童生活而不是传统教化式的童话形象才能走向永恒、成为经典!

paper51.com

paper51.com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注释: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

(1)(2)(3)(4)(5)(6)(7)马力《建构与解构:一个文学史现象——20世纪90年代两岸通话范式转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年版,第114页、第128页、第57页、第104页、第107页、第107页、第141页。

copyright paper51.com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8)何其昌《美术辞林》,转引自周澍晖《论绘画艺术中的稚拙美》,河南大学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第2页。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http://www.paper51.com

(9)周澍晖《论绘画艺术中的稚拙美》,河南大学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第2页。

http://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10)周晓波《童话的荒诞美》来源:www.61tonghua.com

http://www.paper51.com

paper51.com

(11)周晓波《童话的悲剧美》来源:www.61tonghua.com

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

(12)《封建社会农民阶级局限性的形成原因》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来源:http://hi.baidu.com/xdls/blog/item/116c947edfe6d3380cd7da82.html

paper51.com

http://www.paper51.com

参考文献:

copyright paper51.com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1]马力《建构与解构:一个文学史现象——20世纪90年代两岸通话范式转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paper51.com

paper51.com

[2]刘毓庆:《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狼祖神话与中国文化中之狼意象》,见《民族文学研究》2003年,第1期。

copyright paper51.com

paper51.com

[3]周晓波《童话的荒诞美》,来源:www.61tonghua.com

copyright 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4]周晓波《童话的悲剧美》,来源:www.61tonghua.com

http://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5]周晓波《现代童话形象的美学特征及其存在方式》,来源:www.61tonghua.com

copyright 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

[6] 周晓波《古代童话形象的美学特征及其存在方式》,来源:www.61tonghua.com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7]刘杰英《童话形象的“扁”与“圆”》,见《理论与创作》1998年第4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paper51.com

[8]方卫平《论童话及其当代价值》,见《文艺评论》1998年第3期

copyright 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9]黄云生《儿童文学教程》,浙江大学出版社。

http://www.paper51.com

paper51.com

[10]陈丽丽《试论现代童话中狼形象的儿童化倾向》,浙江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copyright 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

[11] 李瑰丽《沈石溪动物小说中的狼形象解读》,浙江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http://www.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

[12] 徐轶《稚拙的意味 ——谈汤素兰的〈笨狼的故事〉》,浙江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paper51.com

http://www.paper51.com

[13]《封建社会农民阶级局限性的形成原因》

http://www.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

来源:http://hi.baidu.com/xdls/blog/item/116c947edfe6d3380cd7da82.html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

  

http://www.paper51.com

http://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http://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http://www.paper51.com

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http://www.paper51.com

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

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http://www.paper51.com

http://www.paper51.com

paper51.com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Modern Fairy Tales wolf image transformation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

of modern cultural awareness

http://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

ChangYun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paper51.com

(the upgraded Classes , Grade 2005,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

YuxiTeachers’ College.Student No.2005051404)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Abstract: The wolf is more commonimage of a fairy tale. In the traditional fairy tale, the wolf has been brutalon behalf of the evil symbols, and modern fairy tale has given the nature ofthe wolf children, began to appear naive wolf, the wolf Beauty and caring wolfimage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subversion. This paper mainly deals withthe lovely characters image of the wolf image transformation exposition throughto a few representative works of the traditional fairy tales with modern fairytale works wolf image contrast. reveal its restructuring, as embodied in themulti-cultural awareness, cultural awareness of aesthetic and commercialculture.

copyright paper51.com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Key words: wolf; Cultural diversity;Aesthetic Culture; Commercial Culture

http://www.paper51.com

http://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

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

paper51.com

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致  谢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经过努力毕业论文写作终于划上了圆满的句号,面对这份研究成果,我想向曾经给我帮助和支持的人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paper51.com

    首先要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李丽萍老师。她在我的论文写作阶段,给予我悉心的指导。针对我的论文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而且耐心细致的帮我修改论文,是她的再三修改和循循善诱的指导才让我的论文得以完成。

http://www.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

    其次要感谢学校图书馆的开放让我查找到了许多重要的资料,为我的论文写作准备了充分的条件。还要感谢系上的其他老师,是他们为我打下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的基础,并且锻炼了我的思维模式,让我顺利的完成论文写作。

http://www.paper51.com

paper51.com

    最后要感谢中文系对我各方面素质的精心教育和培养,感谢我的母校—某某师范学院对我的大力栽培!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

     

http://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paper51.com

                        签名:  昌云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2007 年  6  月 5  日

http://www.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http://www.paper51.com

http://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paper51.com

paper51.com

http://www.paper51.com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分隔线----------------------------
联系方式